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优先出版
优先出版

基于半结构访谈法对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心理状态的现况分析

章棋,朱柳,张文丹,韩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的心理现状。[方法]运用半结构访谈法分析产褥期产妇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状态,再运用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殊时期,剖宫产术后产褥期产妇这一特殊人群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殊时期产褥期产妇心理状况应引起医护高度重视,采用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适当降低病人焦虑、抑郁等症状。

中老年普通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况调查

穆婵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北京社区中老年普通居民对该疾病的认知及其心理状况。[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17名居民进行电话访视,利用自制的“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知晓程度的简易问卷”评估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程度,利用GAD-7量表、PHQ-9量表,评估居民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知晓程度的简易问卷”得分为(8.594±0.71)分,知晓率99.08%;GAD-7评分为(1.152±2.13)分,焦虑检出率为 7.83%;PHQ-9评分为(0.700±1.89)分,抑郁状态检出率为5.53%。是否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是中老年居民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呈负相关。[结论] 社区中老年普通居民,对新冠肺炎认知率高,心理状况普遍平稳。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在疫情期间需要更加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遂宁市一线医护人员配偶的焦虑与社会支持现状

杨艳,赵界,齐玲,张红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医护人员配偶的焦虑与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一线医护人员配偶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一线医护人员配偶的焦虑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度评定量表(SSRS)对176名一线医护人员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一线医护人员配偶中的焦虑检出率为40.3%,SAS评分为(46.48±8.07)分,社会支持度评分为(34.56±3.73)分。[结论]配偶的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均高于常模。需要日常照顾老人数的数量、职业、月收入、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是一线医护人员配偶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一线医护人员配偶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

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

刘明畅,李曈,刘腊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设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78.2%的大学生对新冠肺炎认知程度较高,大学生获取新冠肺炎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微信微博(95.8%)。85.5%的大学生重视新冠肺炎,87.9%的大学生对战胜疫情有信心,91.5%的大学生预防新冠肺炎行为较完善。[结论]多数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较为全面,态度端正、防御积极,并能采取有效的预防行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心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

吴菊,张雨燕,钟静,王立芬,廖利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心理与行为变化,为病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调控。[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38例病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等疾病本身的特点是造成病人恐惧的主要原因;目前病人心理状态保持良好,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疫情关注程度的病人心理状态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疾病预防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及技术需求程度较高。[结论]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病人的陪伴及健康宣教,并持续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着重加强对女性、文化程度低、对住院表现担忧等病人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应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用护目镜的防雾处理方法

梁团团,陈亚丽,李玲,何畅,张淑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针对疫情期间按照三级防护时护目镜容易出现雾气的问题,提出碘伏内涂法、涂抹表面活性剂法、防雾喷剂法、保鲜膜法、纯棉柔巾法、丝绸布胶带法以及替代法的措施,以期预防雾气的形成,减少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的不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和防控分析

黄斌英,张婷婷,邹国娟,李焱,吴丽萍,黄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老年人心理状态,为老年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心理防控提出策略和建议。[方法]从我院出院随访的病人及专科门诊群的老人护理服务档案库中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300例,使用自测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老年人得分为(9.49±2.960)分;不同年龄之间和婚姻及居住状态的老年人的焦虑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执业状态、文化程度、亲属新型冠状病毒患病情况的老年人的心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良情绪来源占前3位的是不能正常出行、买不到防护用品,担心自己被感染等。[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老年人存在焦虑情绪,建议加强新型冠状病毒心理防护和疏导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应对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营养风险评估研究

张曼,许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临床营养干预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性别、年龄和感染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中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按照采用营养不良风险筛查估量表(NRS2002评分表)进行调查,并按病人性别、年龄和感染程度3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营养风险病人48例,占样本的52.2%,营养风险与病人性别无关,与病人年龄和病人感染程度相关。[结论]。

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时期隔离病房的实践效果

吴贤君,杨彧,孙珂,罗媛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层级管理模式隔离病房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支援病区的96名护理人员进行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分为8组,每组12人,每班4 h,做到N1~N4搭配。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14item CPSS)和我院自行设计量表统计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实施1周后护士的工作压力、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满意度、护理人员感染率,并与实施前1周采取该隔离病房传统责任制排班模式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的工作压力、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感染率均低于传统责任制排班模式,护患满意度高于传统责任制排班模式。[结论]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层级管理模式能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隔离病房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护理人员焦虑、护理人员感染率高的突出问题。

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预防措施调查研究

王瑶,赵燕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预防措施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部分农村居民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270人中,84.38%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SARS-CoV-2,96.88%知道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是14 d,93.7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播,96.88%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87.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内也有传染性,96.88%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关于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遮挡,正确、及时洗手,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这5种防护措施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3.75%、90.63%、93.75%、99.31%、90.63%。[结论]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度高,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申微,秦月兰,陶美伊,李珍,陈醒,陈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以便给予有效的心理及社会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97名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结果]湖南省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总分为(57.11±8.22)分,单项平均分为(3.35±0.48)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r=0.142,P=0.046)与因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亲属、朋友担心导致负性情绪呈正相关;目前所在的岗位(r=-0.141,P=0.048)、轮科经历(重症监护室、急诊和感染科)(r=-0.149,P=0.037)、此次疫情发生前是否参与过此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甲型H1NI、非典、乙型流感等)(r=-0.148,P=0.039)与不同原因导致负性情绪皆呈负相关。[结论]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培养一线医务人员调节负性情绪的能力、满足多元化心理健康需求。

护理配合模式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病人实施麻醉介入紧急气管插管术的效果

黄陈红,胡晓焱,肖春桥,张晓玲,余伶俐,潘群,韩裕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模式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实施麻醉介入紧急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医护人员感染病毒风险结果。[方法]对2020 年1月—2020 年2月收治的 11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在护理配合模式下进行麻醉介入紧急气管插管术,优化医护人员及麻醉医师插管抢救的分工合作,建立紧急气管插管防护流程,保障插管及抢救成功率,降低医护操作人员感染概率。[结果]本研究中 9 例为一次插管成功,2 例二次插管成功,插管及抢救成功率均为 100%;追踪检查参与插管操作的医护人员及麻醉医师均无感染临床症状,肺部 CT 检查影像学正常,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行紧急气管插管术,制定严密防护标准及麻醉护士配合流程,可明显提高一次性插管及抢救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避免医护操作人员病毒感染。

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干预效果研究

钟燕萍,黄洁莹,谢志伟,颜婵,李粤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隔离病房内首批承担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性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方法]选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隔离病房的首批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医务人员干预前心理状况:焦虑89.47%,失眠73.68%,恐惧47.37%,躯体不适42.11%,悲伤10.53%,挫败无力感5.26%,失望5.26%,内疚自责0%。干预后心理状况:焦虑36.84%,失眠36.84%,恐惧21.05%,躯体不适15.79%,悲伤10.53%,挫败无力感15.79%,失望5.26%,内疚自责10.53%。[结论]在重大疫情面前,对医务人员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有效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

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男护士应急现状调查分析

薄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支援武汉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孙迟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防控期间支援武汉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为提高护理人员疫情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疫情期间在武汉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 97例调查对象症状评分总分为(0.56±0.43)分。不同职称、受教育程度的支援武汉一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不同,已婚、已育护士心理状况较差(P<0.05)。调查对象应对方式量表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为(2.11±0.53)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为(1.24±0.47)分。[结论]支援武汉一线护理人员躯体不适、焦虑及抑郁症状较严重。不同职称、受教育程度的支援武汉一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不同,已婚、已育护士心理状况较差。武汉一线护士应对方式较好,能较好地应对疫情期间的变动.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定点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观察

任莹、王龙安、臧舒婷、刘亚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及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对河南省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定点收治医院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然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干预前后的测评。[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收治定点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后,SCL-90得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定点收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干预措施

王芬,舒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并提出干预措施,以确保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借助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群、QQ群对168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应激反应。[结果]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无助、同情疲劳、工作压力及应急能力下降的心理应激反应。[结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

责任制整体+功能制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廖常菊,张翠翠,马德惠,张会礼,刘文莉,钟英,姜文婧,朱丽丽,熊万红,罗雪飞,郝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医院感染科和护理部临时性整合,参照责任制整体护理+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感染控制成员分成为6个片区(责任制整体模式)、6个专项(功能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工作。为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在院内传播,提供安全保障,采取了5个方面的对策:细分亚组,落实责任;研判标准,科学防控;全员培训,提升能力;科学管控,保障物资;消毒隔离,切断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反应调查分析

龚莉,蒋建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湖州市5所三级医院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反应情况。[方法]于2020年1月15日—2020年1月17日对湖州市5所三级医院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与压力反应问卷(SRQ)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心理、躯体、社会行为及总压力反应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与睡眠时间与非疫情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存在轻度心理压力反应,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基层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和认知现状调查

邹贵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基层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和认知现状。[方法]采用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和灾害护理认知问卷对19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总分为(106.59±10.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年限、职称、以前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和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基层护士灾害护理认知程度各条目的非常认可度均较低。[结论]基层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水平和认知程度较低,工作年限、职称、以前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和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均影响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水平。因此,应制订系统的灾害护理培训方案,加强护士的灾害护理培训。

太极拳对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抑郁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徐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2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指导其进行太极拳锻炼,采用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ndex)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病人的抑郁水平及希望水平。[结果]病人在接受太极拳锻炼1周后的PHQ-9评分为(4.29±1.12)分,低于干预前的(9.29±1.23)分(P<0.05),希望水平为(39.63±3.61)分,高于干预前的(32.05±6.69)分(P<0.05)。[结论]太极拳可有效缓解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心理压力,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促进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落实率现状调查

周萍,彭红,廖常菊,刘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定点治疗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卫生清洁落实情况。[方法]成立项目组,培训荧光标记法布点方法、时间及评判标准。分组对全院44个科室如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感染病区、重症监护室(ICU)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共35个项目布点,检查统计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落实率。[结果]全院布点1 839个,落实739个,落实率40.18%。35个项目中落实率排在前5位的是预检分诊台布3点,落实率100%;诊断桌布19点,落实率100%;餐板布13点,落实率85%;电梯上下键按钮布8点,落实率75%,门把手342点,落实率67%。35个项目中落实率排在后5位的是门铃布4点、转运床布9点、厕所冲水箱按钮布18点、电话布4点、楼梯扶手布1点,落实率均为0。[结论]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落实率低,有零落实“真空”地带,存在医院感染风险。应为医院在新冠状病毒流行期有针对性精准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及应对方案。

1例高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王林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高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经验。认为早期发现、加强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是病人康复的重要条件;早隔离、早防护是预防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肿瘤内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零感染”为目标的防控策略

杨晋杰,黄秀艳,张仰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零感染”为目标的防控策略。[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疗方案结合医院防控工作实际,从就诊病人及工作人员2个方面制定,从疫情防控培训、病人分流、预检筛查、流程制定、病房管理、病人教育、人员调配等方面综合考虑。[结果] 2020年1月21日—2月13日肿瘤内科病房工作人员全员参与院内疫情防控培训,疫情防控知识掌握达标率100.0%。病人的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从最初的45.5%提高到100.0%。口罩选择知晓率由75.6%提高到100.0%。口罩佩戴使用正确率从80.6%提高至100.0%。工作人员及病人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结论]肿瘤内科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及病人的易感性,成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危科室,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综合医院中的普通病房,合理有效的防控策略可以提高病区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1例气管造口术后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

张艳,唐雪林,黄迎春,官计,黄丽萍,赵霞,周娟,徐晓丹,饶欣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气管造口术;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袁鹏斌,林晓琪,蔡美华,唐婷英,陈鹏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52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职称的援鄂护士对积极应对维度有较大影响(P<0.05),援鄂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各个维度与简易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呈正相关。[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工作压力受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影响,医院决策者与护理管理者应密切关注援鄂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调适,以缓解其工作压力及疲惫感,保证援鄂护士身心健康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病人心理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杨艳利,钟李芳,彭丽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探讨相关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病人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病人干预前后焦虑状况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发生率为72%及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疫情对病人情绪总影响率为90%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焦虑,疫情对病人情绪有较大影响,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发生率。

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李格丽,张全会,范晶晶,蓬勃,李秋明,姚晚侠,辛爱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体验,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确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020年1月15日—2020年1月31日在深圳市及西安市医院一线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15名临床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主要提取5项主题:①惊恐、疑虑应激反应;②知识缺乏,正确判断认知;③正确面对个人及他人防护;④众志成城,保卫家园;⑤预防为主,重视教育。[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复杂多样,需要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保障防护用品及设施的供给外,确保足够的护理人力资源梯队,以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的发生 。

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评估及对策

康坦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估医院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面临的风险,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封闭式管理期间风险调查问卷结合访谈对医院91名具备代表性的临床工作者、10名相关管理人员、6名老专家和教授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面临风险较多,包括院内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院外人员输入病毒的风险、医疗过程发生事故纠纷的风险、防疫物资供应不足的风险、人员思想过于恐慌或懈怠的风险、居家隔离人员失管失控的风险。[结论]医院实施封闭管理,培训防护技能,落实三级防护,院内分区域管控,实施医护三线排班,加强教育引导,能够降低疫情传入扩散风险,增强安全系数。

普通病房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

张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普通病房;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儿童社区防控

吴倩,魏丽丽,陈蕾,郁晓曼,于蓉,毕雯,王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儿童;感染;预防控制;社区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急诊手术管理

刘济,舒怡,杨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急诊手术管理。[方法]对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0日35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严格核查血常规、胸部X线片和CT结果并报备科室登记,积极向医护宣教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措施,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佩戴N95口罩,穿无菌防护服并佩戴护目镜,严格执行手术间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出现医务、病人、病人家属之间交叉感染,手术后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参与手术人员实行14 d的隔离观察。[结果]手术前按手术所需准备物品,避免手术物资浪费,35例手术配合娴熟,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未出现交叉感染。[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医务人员需提高警惕,加强感染控制观念和手术室护理管理,既能保证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又能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留观患儿的隔离防护与护理

李林隅,刘金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留观患儿的隔离防护与护理。强调严格执行留观病房的隔离与消毒制度,做好医务人员、患儿及陪护家属的隔离与防护。同时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重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加强医务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提供多方面的生活支持。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儿病人红臀的护理

邓作为,杨爱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儿;红臀;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救援护士心理应激的质性研究

刘海艳,郑柏芳,杨誉芬,蒋倩,卢文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救援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方法]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Gadamer 的哲学诠释论,对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的15名救援护士进行访谈,其中对9人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对其余6人进行焦点团体访谈,了解其在疫区救援工作的心理应激反应及救援体验,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结果]归纳出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救援护士的心理应激经历了3个不同的心理历程:紧张、焦虑、恐惧、兴奋、身心疲惫等心理变化;遇到救援困难以及社会舆论压力的反应;勇于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努力寻找战胜困难和排解压力的策略。[结论]救援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的救援工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救援护士应提升自我应对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的心理素质,医院管理层面除了应在日常工作中设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针对性培训项目外,还应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展救援情景式培训,优化相关伦理、法律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社会形象的提升,有利于保证疫区救援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

负压救护车转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安全管理

段红霞,吁英,谢青梅,蔡丹嬿,覃利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医院运用负压救护车转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安全管理,通过组建转运医护团队,制定转运流程,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实施转运用具准备及管理人员的分工,转运前做好病人的病情评估及护理,转运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重点落实转运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及转运用具的清洗、消毒,为其他医疗单位的转运工作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急诊手术应急护理管理

林文金,欧阳秋怡,陈小俊,王 萍,苏月焦,谢丽洪,姚典业,吴耀业,龚凤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终末处理等方面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急诊手术应急护理管理措施,以保证手术室具有高效的应对能力,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减少重症病例发生,使手术医护人员在全面防护下安全地为病人实施手术。

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

朱加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的隔离和消毒措施、病情观察和生命支持、心理护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营养支持及疾病健康宣教。4例病人经过积极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均已康复出院。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査与干预对策

蔡芳芳,袁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进行测评,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48名医护人员参加救援后1周内有42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援后易发生心理应激反应,医院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应对策略,加强对应急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应急小组的护理实践

余文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组建发热门诊应急小组的护理实践情况,对现行措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与安全提供参考。

临床护士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齐晶晶,刘腊梅,李文婷,徐艳华,山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临床护士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UCLA-L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00名临床护士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临床护士孤独感占比较高,其中高度孤独占27.5%,一般偏上孤独占24.5%,中间水平孤独占20.0%;24.0%护士轻度焦虑,7.0%护士中度焦虑,18.0%护士轻度抑郁,6.5%护士重度抑郁。[结论]临床护士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时期存在心理问题,相关部门及单位在开展卫生服务工作时应重视临床护士心理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居家隔离措施及其应对方式

樊增增,贺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居家隔离措施以及人们面对疫情对居家隔离措施的应对方式,分析目前攻坚克难阶段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特点,隔离措施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及管理实践

张晶晶,于翠香,周玉兰,曾桂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与管理措施,根据发热病人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开隔离待诊、就诊、检查,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就诊待诊区域的环境消毒、病人待检及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送检的消毒制度。同时避免病人与家属及病人与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及防护

胡悦,秦春花,蒋维连,张唐馨,黄韵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剖宫产;护理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钟英,张翠翠,廖常菊,熊万红,姜文婧,朱丽丽,张会礼,周莲,王雪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呼吸道疾病

对新入院病人精准采集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史的策略探讨

张芹飞,李玉琼,赵欣,罗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史;疫情;指南;预防;采集病史;入院病人

1例肺占位性病变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病人的护理

尤艳丽,方登星,徐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占位性病变;护理

门诊病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现状及护理对策

吴丽萍,叶荔妮,李志萍,吴琪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在预检分诊过程中对门诊病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和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门诊病人的认知水平较高,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门诊病人焦虑程度存在差异。提出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可提升门诊病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和防护水平。

规范培训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焦虑水平的影响

黄小萍,柯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焦虑情况,探讨规范培训对其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摘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指南、指引中相关知识,对50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并不定时在微信群进行培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通过微信问卷星调查规范培训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焦虑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SA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培训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SAS标准得分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全国常模,通过规范培训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焦虑水平。

叙事护理在1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孕病人中的应用

陈桂丽,钟美浓,练荣丽,杨帅,任文娟,黄慧虹,黄师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孕;叙事护理

衣食住行防护措施在预防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向黔灵,江智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预防;医护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付茂亮,张娜娜,赵华,贺聪,耿希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期;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

杨洋,耿岩,马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疑似人员;心理护理

精神科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护理应急管理

曾君芳,蔡红涛,邹彩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精神科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护理应急管理措施,包括建立护理三级指挥系统,做好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相关指南、指引及工作流程的培训,防护物资储备及管理,加强病房消毒管理,严格做好门诊病人发热筛查,医护协调,做好病人的收治工作,做好病区病人的安抚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关注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精神卫生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措施

温春良,路海云,李燕如,李肖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的防治应对措施。[方法]医院紧急组建多部门联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领导小组和护理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医院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哨口和发热病人/疑似病例分诊、转诊等工作流程;加强各类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和卫生宣教;强化特殊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结果]从2020年1月25日全体医务人员返岗至2020年2月2日门急诊就诊量为8 913人次,初步筛查出发热病人221例,及时转送至发热门诊;期间发现疑似病例13例,1例核酸试验阳性,及时转定点救治医院,未出现发热病人的漏诊、误诊情况;全院医护人员没有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结论]多部门协调应对,建立有效的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采取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方法,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传播。

1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护理

江哲珍,张祥翰,宋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新型冠状病毒;体外膜肺氧合;护理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探讨

张苍,郭晓迪,李洁娜,吴金萍,刘书红,曾咏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点;应对措施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肺炎病人手术应急流程的建立

朱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流程

肿瘤放疗科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举措

韩英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肿瘤放疗科;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