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24年 22卷 7期 刊出日期:2024-04-15 目录

论著

缩短解压间隔时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影响

徐莎,高西旺,古换华,周雅慧,闫清华,王平凡,陈保增,王志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缩短解压间隔时间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8月入住聊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114例行桡动脉PCI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均接受螺旋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试验组至少每1 h解压1次,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每2 h解压1次。比较两组桡动脉PCI术后病人桡动脉压迫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桡动脉PCI术后病人桡动脉压迫时间比较,试验组(5.1 ± 1.2)h,少于对照组(6.5 ± 2.4)h(P<0.05);在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肿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并发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6%、20.7%,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皮肤压力性损伤并发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0.0%、12.1%,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3);在舒适度方面,试验组舒适度为(72.4±7.9)分,对照组舒适度为(54.1±6.3)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短解压间隔时间能有效缩短经桡动脉行PCI术后病人桡动脉压迫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舒适度,促进病人康复。

弹穴位情绪释放法在炎症性肠病病人中应用的适用性修订

廉赞洁,孟艳君,彭菊意,任燕,闫晓瑞,朱丽萍,黄玉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弹穴位情绪释放法在炎症性肠病病人中应用的适用性修订,构建炎症性肠病病人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方法:检索文献,修订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形成初稿,通过3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炎症性肠病病人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终稿。结果:形成了包括团队管理、干预前培训、干预技术实施、出院指导、随访管理、效果评价共6个模块、43项操作性条目的方案终稿。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5.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3轮专家函询后模块及操作性条目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685和0.414(P<0.001)。结论:本研究形成的炎症性肠病病人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医护人员改善炎症性肠病病人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预防老年人跌倒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段月涵,聂含竹,景祥阳,陈杰,王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健康教育模式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30日。采用Stata 16.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涉及7种健康教育模式。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Teachback模式、PMT模式、KAP模式、HBM模式、格林模式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效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eachback模式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效果最佳,PMT次之。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eachback模式和PMT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效果具有一定优势。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疾病感知研究的范围综述

赵晶晶,李瑞玲,程芳,王乐欣,陈少如,陈颂歌,支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国内外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疾病感知相关研究进行描述、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Arksey提出的研究方法为框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提取该人群疾病感知相关文献,对文献内容进行筛选、讨论和总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8日。结果:最终纳入34篇文献,21篇有关疾病感知对病人影响的研究;2篇有关疾病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4篇涉及评估工具;7篇为随机对照试验。结论:疾病感知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健康结局中具有关键地位,护理领域应重视疾病感知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影响,积极研发特异评估工具,探索相关理论框架并制订干预方案,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骨折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周钰凤,王安素,包丽沛,陈伟,夏同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预防骨折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6S”资源金字塔模型,由上至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库(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PubMed、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医脉通、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有关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骨折预防管理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1日。采用AGREE Ⅱ工具对临床指南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l(JBI)标准评价专家共识方法学质量,采用JBI标准评价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从危险因素、筛查工具、用药护理、运动指导、营养管理和生活指导6个方面得出26条证据。结论:汇总了26条最佳证据,为预防与管理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发生骨折提供了循证依据。

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居家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整洁,刘阳,潘利洪,贺晓华,黎静,谌永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居家期间自我管理的体验,为护理干预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6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免疫治疗的18例头颈肿瘤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的居家自我管理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缺陷(认知受限、技能不足、行为依从性弱)、居家自我管理支持资源匮乏(家庭支持不足、专业指导缺乏)、居家自我管理心理负担重(对副反应预后的不确定感、自我形象紊乱、病耻感增强)、居家自我管理的行为动力(同伴支持和医务人员支持、对个人健康及家庭的责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结论: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病人居家期间,护理人员需关注病人心理感受、生理体验及支持需求,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与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隐性缺勤的相关性研究

孙磊,袁经雪,王迎通,王卫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与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隐性缺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青岛市8所三级医院工作的263名高年资护士,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疏离感问卷、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量表及隐性缺勤量表对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查找影响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职称、工龄、年度考核情况及有无职务/科室兼职是影响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与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957~-0.686,P<0.01);与隐性缺勤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732~0.93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有无职务/科室兼职、团队心理安全气氛及隐性缺勤是影响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因素。结论:女性、正高职称、无职务/科室兼职、团队心理安全气氛水平低及隐性缺勤行为严重的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疏离感水平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此类护士的职业规划与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疏离感水平。
综述

移动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雷静,李刚,刘科,平燕茹,李晶晶,贾竹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基于短信服务、微信平台、移动应用程序、“互联网+”的干预手段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人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面临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移动医疗在我国PCOS诊治、预防与管理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老年慢性病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干预的研究进展

陈晨,郑美洁,李伟,胡婧,刘文秀,陈紫叶,庞玉灵,安楠,于秋洁,李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老年慢性病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概念与发展、评估工具以及基于理论的干预现状和干预策略这3个主要方面。旨在明确构建电子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时可借鉴的相关理论模型和干预策略,为我国老年慢性病病人构建基于理论的干预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

ICU病人身体约束与护理不良结局的研究进展

吴悦,李金秀,谭江红,吴衍娴,彭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身体约束的概念定义,分析其造成的护理不良结局的种类,并总结身体约束引起不良结局的原因,以期为制定有效的重症监护室病人身体约束缩减方案、降低重症监护室病人身体约束率,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护理本科生临床推理能力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

彭娟,石国凤,卜梦兰,饶柳,梁远俊,陈宗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传统临床推理能力评估方式、国内外护理本科生临床推理能力评估工具以及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比较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其选用合适的评估工具,为缺乏临床推理能力的护理本科生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成人回肠造口病人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

董玲,欧玉兰,颜媛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回肠造口术后病人营养状况以及回肠造口病人营养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对回肠造口病人进行营养管理提供临床指导。

国内外老年评估工具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思颖,曹明睿,李若丹,王海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近10年国内外老年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为开展老年评估工具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6.2.1文献计量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分析。10年间,国内外老年评估工具的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起步时间和趋势相似,但具体的应用有所不同;国外相关工具的应用范围更广,更细致;各研究者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内老年评估工具相关应用与国外相比范围较窄,需要我国研究者加强合作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及应用。

棋盘游戏在慢性病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艳惠,林翠霞,姜孟涵,杨艳霞,朱洁,刘振奥,耿咏晴,张雅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概述棋盘游戏的定义、特点、理论基础及类型,介绍其在慢性病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不足提出建议,以期为棋盘游戏的发展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互联网+多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韦梅娟,尹海鹰,农洁金,宁静,林舒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互联网+多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接诊的160例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互联网+多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在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在护理3个月后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护理总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多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基于照顾者需求的老年失智病人居家照护方案的应用

吴航,林传行,蒋智,杨玉明,钟彩虹,林燕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基于照顾者需求的老年失智病人居家照护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12月在贺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老年失智病人的照顾者48人按单、双月分为对照组22人和干预组26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基于照顾者需求的老年失智病人居家照护方案的照顾者支持干预方案,共6 个月。比较两组失智病人再入院率、生活质量,以及照顾者照护能力、照顾者负担。结果:干预组失智病人再入院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干预组照顾者照护能力较对照组强、照顾者负担较对照组轻,两组之间各项量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照顾者需求的老年失智病人居家照护方案的实施可减少老年失智病人再入院率,提高老年失智病人生活质量,提高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减轻照顾者负担。

督脉灸治疗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护理研究

杨勇,王雪伟,王明明,贝贝,方传敏,郑梦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督脉灸,共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估治疗分数(JOA)及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人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缓解病人疼痛程度及改善病人腰部活动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灸可有效缓解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并可改善其腰部活动功能,减轻腰痛对病人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消极影响,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肺康复训练结合认知行为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

朱菱,汤爱秀,唐雅婧,谢湘梅,周极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结合认知行为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ILD)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2年4月—2023年8月收治的78例ILD病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肺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率相比,观察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DLco均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总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GQOL-74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结合认知行为护理可提高ILD病人对疾病知识掌握度,促进康复锻炼依从性的提升,利于病人肺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配偶产后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晴,纪梦甜,张翔娣,蒲丛珊,谢琳琳,吕丽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配偶产后安全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2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配偶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后父母安全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配偶产后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配偶产后安全感总分为(39.62±5.3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育儿信心、产妇产后血压控制情况、产妇产后安全感及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1.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配偶产后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育儿信心、产妇产后血压控制情况、产妇产后安全感及领悟社会支持是其影响因素。产妇配偶的产后安全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产后对于初为人父或有经验的父亲来说都是极具压力的时期,我们在关注产妇心理健康的同时,对于产妇配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循证实践

刘秀,刘畅,马骏,朱妍,鄢建军,吴会军,王李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证据,将其应用于临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高质量文献,并进行证据汇总,构建循证实践方案并应用于临床,评价实施前后动静脉内瘘肱动脉血流量、成熟率及成熟时间、医护人员和病人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循证实施前后,病人动静脉内瘘在术后第4周、第6周、第8周肱动脉血流量显著提高,第8周内瘘成熟率增加,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循证实践的实施可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

以家庭复原力为主导的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在腹膜透析首次置管病人中的应用

刘艳华,赵培培,尚向娜,罗冬平,赵新爽,段真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家庭复原力为主导的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在腹膜透析首次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腹膜透析首次置管病人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肾内科一病区42例病人为对照组,肾内科二病区44例病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复原力为主导的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锻炼自我效能得分(58.19±14.39)分,高于对照组得分(41.29±15.23)分(P<0.001);干预后试验组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得分(210.08±23.62)分,较干预前得分(180.20±22.27)分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181.24±21.18)分(P<0.001)。干预后试验组生理健康维度得分(48.76±4.89)分及心理健康维度(51.28±9.26)分得分高于对照组生理健康维度得分(44.23±4.22)分及心理健康维度得分(26.18±8.63)分(P<0.001)。结论:以家庭复原力为主导的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提升腹膜透析首次置管病人的家庭复原力,促使病人坚持运动康复锻炼,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在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姜婷,肖嫔,罗天女,杨理,范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在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10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症状管理动态模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化疗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及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口腔炎、胃肠道反应、疲劳和衰弱等化疗副反应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能有效提升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病人化疗症状,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式下心理弹性支持对剖宫产产后抑郁初产妇抑郁程度、心境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许莹莹,李平,蒋丹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式下心理弹性支持对剖宫产产后抑郁初产妇抑郁程度、心境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42例剖宫产产后抑郁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71例,常规组产后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基于S-O-R模式下的心理弹性支持,比较两组抑郁程度、心境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L-100)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S-O-R模式下心理弹性支持能帮助剖宫产产后抑郁初产妇转变心境状态,降低心理压力,减轻产后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李季,任宛丽,王晓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1月急性脑卒中危重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追踪组(n=30)、常规组(n=30)。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追踪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压力性皮肤损伤、尿潴留、肺部感染)、预后效果[脑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CSS)]、生活质量[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追踪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追踪组治疗依从率为96.67%,高于常规组70.00%(P<0.05);干预后追踪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常规组的26.67%(P<0.05);干预后追踪组SSQOL评分高于常规组,C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急性脑卒中危重病人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疲劳症状管理方案在肺癌抗PD-1抗体免疫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陈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疲劳症状管理方案在肺癌抗PD-1抗体免疫治疗期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肺癌抗PD-1抗体免疫治疗病人9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疲劳症状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感、症状、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感评分及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及肺癌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疲劳症状管理方案能有效减轻肺癌抗PD-1抗体免疫治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感及疾病不确定感,可提升病人心理弹性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基于PN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宋君丽,王亚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9例锁骨骨折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PN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6周后,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愈合率、肩关节功能[采用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DASH-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量表评定)、二次骨折率。结果:观察组愈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6.82%(P<0.05);6周后两组DASH值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6周后两组最大主动前屈、外展、后伸幅度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骨折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27%,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结论:基于PNF技术指导下改良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在促进锁骨骨折术后病人肩胛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及上肢功能,提高临床愈合率。

改良版Beck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

胡慧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改良版Beck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24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22例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123例行改良版Beck口腔评估表指导下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第1天、第5天、第7天时改良版Beck口腔评分、口腔溃疡情况、口咽部细菌培养菌株数,比较两组在护理第7天时卒中相关肺炎(SAP)发生率以及吞咽功能,比较护理7 d后病人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第1天、第7天观察组改良版Beck口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第5天、第7天后观察组口腔溃疡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第5天、第7天后观察组口咽部细菌培养菌株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7 d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版Beck口腔评估表指导下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口腔健康状态,降低口腔黏膜溃疡出血,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改善病人吞咽功能,有效预防SAP产生,减少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病人TIPS术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

李明,徐亚,周红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PHC)伴门静脉高压(PHT)病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康复效果、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PHC伴PHT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IPS术治疗,通过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在TIPS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免疫功能(CD3+、CD4+、CD8+)、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方位护理组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CD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期间全方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全方位护理用于行TIPS术治疗的PHC伴PHT病人围术期,可明显提升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的负性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进而提升病人护理的满意度。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雷丹毅,刘二萍,石洁,张建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9例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4例行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组65例增加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6周后对比表面肌电测试指标、踝关节运动学参数、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踝关节最大背屈及最大跖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Fulg-Meyer评分、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步长、步速、步频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步行能力。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DVT的预防效果

孙丽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7月选取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9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DVT预防护理,观察组45例予以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凝血功能指标、静脉血流速度、DVT风险及DVT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2 h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胫后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的血流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DVT风险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DVT发生率是2.22%,比对照组的6.67%低(P<0.05);观察组术后7 d时的40项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QoR40)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管理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中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调查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恐动症成因的质性研究

黄钰雯,韩小云,吴智水,蒋玉芬,冯科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恐动症的形成原因,为该群体术后早期康复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恐动症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恐动症成因可归纳为应激性疼痛感知(对疼痛的过度警觉、视疼痛为潜在伤害);消极自我应对(负性情绪产生、自我效能低下);对术后早期锻炼存在认知偏差(害怕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术后锻炼效果的不确定感、不良的锻炼体验);院外康复支持不足(缺乏家庭支持、康复信息获取中断)4个主题。结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恐动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应注重恐动症的早期评估及干预,指导病人有效应对运动恐惧,促进病人积极参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6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魏艳丽,王秋菊,晋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6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为临床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本院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65例撤机失败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5例撤机成功患儿为对照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撤机失败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吸痰耐受力差、撤机时高PCO2、撤机时高自主呼吸频率、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胎龄<37周为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似然比χ2值为206.421,Wald χ2值为141.26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值为10.27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撤机失败的AUC为0.912[95%CI(0.816,0.957)]、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87.69%。结论:机械通气时间长、吸痰耐受能力差、撤机时高PCO2、撤机时高自主呼吸频率、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胎龄<37周为NRDS患儿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对撤机失败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医护人员可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并在撤机前充分评估,以减少撤机失败发生。

腰椎滑脱病人术后自我效能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吕慧,雷婷,邹庆华,胡文龙,邓三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LS)病人术后自我效能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L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后3 d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定病人自我效能水平,制定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病人相关资料,并对比不同资料LS病人自我效能水平差异,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S病人术后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105例LS病人GSES评分为(24.63±3.68)分,病人自我效能水平中等;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腰椎中重度疼痛、心理弹性低下、患病行为严重是LS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S病人术后自我效能欠佳,受病人文化水平、腰椎疼痛度、心理弹性、患病行为因素影响,未来可加强疾病宣教、疼痛管理、心理干预等,以期提高病人术后自我效能水平。

膀胱癌病人疾病进展恐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陈敏杰,胡雅,居雪琴,卢惠明,郑霞,蒋梦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卡介苗维持膀胱灌注病人疾病进展恐惧、生活质量水平,探索其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于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卡介苗维持膀胱灌注的267例膀胱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第4版 FACT-G量表测量病人的疾病进展恐惧、生活质量水平,分析、探索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维持膀胱灌注病人疾病进展恐惧(24.40±5.61)分,其中生理健康(12.01±4.60)分、社会家庭(12.38±5.03)分,17例总得分>34分,占比6.41%;生活质量(88.27±12.14)分,其中躯体症状(10.99±4.06)分、社会/家庭状况(23.74±7.92)分、心理状况(11.26±3.98)分、功能状况(22.36±7.99)分、膀胱癌特异性模块(19.93±5.10)分;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两者呈负相关(r=-0.367,P<0.01),病人疾病进展恐惧感越强烈,生活质量越差。 结论:维持膀胱灌注病人存在疾病进展恐惧,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应重点关注病人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唐文君,唐璐,谢永红,易银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的心理社会风险现状,分析影响这些风险因素的可能因素。通过深入了解患儿在就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改善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22年5月—2023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术后患儿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儿科病人心理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回收问卷110份。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总分为(14.69±3.33)分,得分最高的条目为“侵入性操作经历”。数据分析显示,患儿术后时间、手术次数、患儿最主要照顾者以及患儿家庭年收入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的影响因素(F=23.824,P<0.001)。结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较高,尤其是家庭收入较低、术后时间短、手术次数多以及父亲为主要照顾者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

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疾病感知与疾病进展恐惧的相关性研究

谷佳芸,丁云美,卢晓虹,魏丽丽,崔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疾病感知及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并探讨两者相关性。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12月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63例心房颤动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和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30.71±8.81)分,疾病感知总分为(45.38±10.52)分,疾病感知与疾病进展恐惧呈正相关(r=0.42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数、疾病感知是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的疾病感知水平越高,疾病进展恐惧程度越严重,医务工作者应多关注其疾病感知水平,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减少负性疾病感知,从而减轻恐惧心理。

医护人员辐射防护线上学习态度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魏兴宇,刘凤刚,刘雅卿,刘珣,张珑瀚,骆安,廖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开展辐射防护线上学习的态度和需求,分析医护人员线上学习培训体验,以进一步整合临床辐射防护带教资源,改进辐射防护培训方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参加过辐射防护培训学习经历的16名在职临床医护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个人深度访谈,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学习感受、线上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3个主题以及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收获、优势、不足、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更新和可视化学习资源和需全面深入的学习内容7个子主题。结论:辐射防护培训学习需根据实际情况及医护人员需求增加线上学习策略的调整及学习平台的打造,鼓励更多医护人员参与,以促进辐射防护知识全员覆盖。

骨折病人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白志刚,沙丽艳,伊静,张涛,陈熠蔓,邬昊冉,李韵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骨折病人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感染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在辽宁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02例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202例病人中有12例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9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3 h、住院时间≥7 d、术中出血量≥500 mL;骨折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预测模型为:Logit(P)=8.046+(3.830×高血压)+(3.456×糖尿病)+(-2.519×手术时间)+(-5.876×住院时间)+(-5.224×术中出血量)+(-2.493×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验证试验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为0.797~0.982。结论:该模型可有效预测骨折病人发生切口感染,且预测效能较好。

323例脑卒中住院康复病人营养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

胡敦蓉,伏玉,季婷,吴梦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323例脑卒中住院康复病人营养状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住院的323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以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判断营养不足状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病人贫血发生率为42.4%;总蛋白低于正常发生率为8%;白蛋白低于正常发生率为17%;前白蛋白低于正常发生率为31.9%。脑卒中病人血红蛋白水平为(126.80±14.65)g/L,总蛋白水平为(66.78±5.12)g/L,白蛋白水平为(39.64±3.41)g/L,前白蛋白水平为(221.71±50.47)mg/L。不同性别、发病部位和是否鼻饲病人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人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程、是否鼻饲、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和排便困难病人白蛋白的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在性别、年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和排便困难病人前白蛋白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住院康复病人存在严重营养不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提高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重视度,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早期干预,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营养状况。

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疾病风险教育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洁,刘玉凤,苏月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疾病风险教育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50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心血管疾病风险教育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风险教育能力自评问卷得分为(97.7±38.9)分;是否参加过心血管风险的相关培训和现有的心血管风险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心血管内科护士疾病风险教育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风险教育能力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疾病风险教育能力的培训。

地中海饮食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李金星,古治容,吴柳,钟淋莉,黄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探究地中海食物群与炎症性肠病(IB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IEU公开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GWAS Catalog的遗传信息。采用MR来估计地中海食物组成与IBD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逆方差加权(IVW)、加权中位数和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此外,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共筛选到502个相关SNPS。IVW模型显示全脂牛奶[OR=0.015,95%CI(2.660,0.865),P=0.042]、甜品[OR=0.511,95%CI(0.278,0.942),P=0.031]是克罗恩病的保护性因素,谷物[OR=2.226,95%CI(1.003,4.940),P=0.049]是克罗恩病的危险性因素。结论:研究表明全脂牛奶、甜品、谷物与克罗恩病存在关联。食用全脂牛奶、甜品对减少克罗恩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长沙市儿科护士领导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胡继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长沙市儿科护士领导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1月—7月通过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领导力问卷对长沙市儿科在岗护士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结果:318名护士的护士领导力总分为(162.01±13.05)分。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关系、学历、月均收入、工龄对护理人员的领导力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结论:长沙市儿科护士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但仍然有一定的改善空间。因此,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完善薪酬体系、鼓励在职护士提升学历、开展多样化培训等多方面提升儿科护士的领导力。

济宁市居家失能老人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

丛东青,高玉芳,苏鑫,刘盾,张学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济宁市居家失能老人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失能等级≥2级的居家失能老人进行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结果:64.7%的居家失能老人愿意使用健康管理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每月可接受支出的护理费用、健康自评情况一般的是影响居家失能老人愿意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因素(P<0.05)。结论:济宁市居家失能老人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意愿较高,今后在开展失能老人健康管理服务时应多关注其性别、年龄、每月可接受支出的护理费用、健康自评情况,同时加大推行健康管理服务,以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以提高居家失能老人的使用意愿,同时满足居家失能老人对健康管理的差异化需求。

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住院治疗的118例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生育忧虑问卷、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问卷条目均分为(1.82±0.53)分,与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疾病分期、疾病感知以及生活质量水平为影响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泌尿外科癌症病人生育忧虑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要重点关注女性、疾病分期较高、疾病感知水平较高以及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的病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降低其生育忧虑水平。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表的构建与信效度检验

黄艳虹,谭雪梅,蒋远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OVCF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表,运用方便抽样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OVCF病人140例进行测试,对评估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构建的OVCF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表包括3个部分。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2,0.869,协调系数为0.156,0.159,变异系数为0.003~0.352、0.002~0.230。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2%、100.0%。第三部分出院准备度评估表,I-CVI为0.857~1.000,S-CVI/ave为0.961,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出院准备度评估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可为评估OVCF病人出院准备度提供工具。

颅内肿瘤病人术后住院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杨琴,张明月,严静,孙启媛,张锐,付晓凡,唐智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探讨颅内肿瘤病人术后住院期间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方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术后生理不适:疼痛、睡眠障碍;沉重的心理负担:负性情绪、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感、家庭经济压力大、对家人的愧疚伴随自身价值感缺失、社交回避;不同的疾病应对方式充满希望、积极面对、消极应对;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渴望获得医护支持。结论:颅内肿瘤病人术后面临诸多不适与压力,医护人员应根据颅内肿瘤病人术后的生理状况及心路历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教育

“岗课赛证”融通下高职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助产学课程为例

万丛芳,钟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随着孕产妇对孕检和分娩要求的提高,对助产士的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也不断增高。为培养高素质的助产人才和大国工匠,适应助产岗位需求,结合助产专业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的特点、区域职业教育水平分析目前助产专业的教学现状,在“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探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助产学课程为例,整合具有适用性、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更好地将“岗”“赛”“证”与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以期望能培养高素质助产人才,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个案护理

1例瓣膜置换联合ECMO、IABP、CRRT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病人的护理

刘艳,卢山,杨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瓣膜置换联合ECMO、IABP、CRRT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增强风险预判能力;多学科协作急救护理,提高救治效率;控制颅内出血,严密观察瓣膜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精准化容量管理,预防和发现早期撤机失败;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防范与控制感染;采取舒适与康复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体现人文关怀。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病人病情稳定,转康复医院继续行高压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