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24年 22卷 5期 刊出日期:2024-03-15 目录

论著

冠心病合并衰弱病人营养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杨怡菲,邓欣彤,胡小梅,张霞,宫静,杨滨旭,周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检索、评价及汇总冠心病合并衰弱老年病人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护理人员实施营养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专业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站关于冠心病合并衰弱老年病人营养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并按照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 Ⅱ)、澳大利亚 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量评价标准对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中营养管理的证据,最后采用2014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分级与推荐级别系统,对提取的证据进行等级评定。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9月15日。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4篇。从评估、饮食摄入、营养治疗、健康行为4个方面汇总了28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冠心病合并衰弱病人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营养健康管理的参考,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合并衰弱病人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麻醉科护士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鑫,兰星,熊莉娟,林颖,张静,单京京,向利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麻醉科护士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行为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为制订对应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选取383名麻醉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士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行为得分为(94.30±17.7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工作时间年限、是否定期进行健康锻炼为麻醉科护士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麻醉科护士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行为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具备较强的自我预防意识,但预防腰背痛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和教育计划提升其预防职业性腰背痛能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药物素养的质性研究

张紫莹,白玲,丁雯,曾美玲,潘婷,蒙浩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药物素养现状,为制定病人药物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3月—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例PCI术后病人和9名心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素养理论为框架,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根据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即药物信念(产生担忧情绪、对服药的认知存在差异、主动学习意愿低)、功能性药物素养(药物知识掌握不足、药物技能缺乏)、互动性药物素养(药物知识获取需求大、医护人员支持 、家庭及同伴支持、网络支持利用度低) 、评判性药物素养(缺乏正确辨别信息能力、服药依从性低)。结论: PCI术后病人存在服药信念不强、药物知识及技能缺乏、药物知识获取途径单一、 服药依从性低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的服药信念,加强医患沟通交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病人药物知识,并通过服药管理平台规范病人服药行为,同时不可忽略同伴、家属支持的重要作用。

基于CiteSpace的糖尿病中医饮食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吕俊嘉,郭桂英,闫丹,申婷婷,李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梳理我国糖尿病中医饮食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3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录的糖尿病中医饮食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1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学者间合作较少,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食疗、药膳、联合疗法、糖尿病及其合并症人群是研究的热点内容,持续提升生活质量是重点研究方向。结论:糖尿病中医饮食研究集中于临床应用,学者间合作有待加强。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开展机制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探索“互联网+”中医饮食管理体系提升临床应用效果。

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体验的Meta整合

袁洁,张经纬,马俊杰,崔娇,吕文娟,孙佩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的心理体验,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改善临终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关于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整合研究结果。 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29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即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时的情绪反应、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时的障碍、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的方式、病人死亡对低年资护士的影响。 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低年资护士在应对病人死亡时的压力和障碍,给予低年资护士心理支持与专业帮助,提高其死亡应对能力,进而提升病人的临终护理质量。

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龙维平,李亚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Scopus、CLNAHL 6个英文数据库,纳入评价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4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合并检出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2015—2023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检出率为0.51%[95%CI(0.004 1,0.006 1)]。描述性分析显示,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治疗相关因素、心理因素是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率与其他肿瘤相比发生率较高,主要受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治疗相关因素、心理因素影响,未来可在国内外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及时对头颈癌病人自杀行为进行干预。

护患人文性沟通能力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敖博,李芳,智喜荷,马晓,和丽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护患人文性沟通能力量表(Nursepatient Humanistic Communication Ability Scale)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拟定量表初稿;便利抽取云南省、河南省高校的实习护生和医院的正式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并进行因子分析和信效度评估。结果:护患人文性沟通能力量表包括32个条目,包含“人文性沟通态度、内容和效果”和“人文性准备与人文性反思”2个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8;量表总分与2个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0.873(P<0.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共能解释总变异量的63.483%,且各条目在相应维度上有较高的因子负荷(共同性>0.5)。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评估护患人文性沟通水平中的工具,可作为护患人文沟通教育的形成性评价指标。

基于CiteSpace的腹膜透析症状群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崔荣,乔欣然,张丽,詹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症状群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前沿、热点动态,为研究者全面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以2013—2023年发表的腹膜透析症状群相关领域的文献为主要分析对象,使用CiteSpace 6.2.R1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571篇相关文献,发文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慢性肾病、死亡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风险等相关方面;研究前沿主要围绕代谢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方面逐步发展变化。结论:我国未来在腹膜透析症状群研究领域方面应加强与国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关注研究前沿及动态、深入探讨研究热点,提高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综述

宫颈癌病人经济毒性的研究进展

李冬柳,卢艳,贺春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宫颈癌病人经济毒性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危害及应对措施,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医务人员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以帮助宫颈癌病人及家属更好地应对经济问题,减少经济毒性的发生。

肠造口病人家庭照顾者需求及相关支持研究进展

胡茂森,万晶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肠造口病人家庭照顾者需求评价工具及家庭照顾者具体需求内容和支持模式进行综述,为后续肠造口病人家庭照顾者研究中了解家庭照顾者相关需求提供指导。指出未来可基于现有研究编制肠造口病人家庭照顾者特异性需求调查工具,通过构建肠造口病人居家照护标准化方案给予家庭照顾者相关指导,此外可积极利用多媒体中介为居家指导提供便利。

腹膜透析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

蔡慧芳,吴宗壁,徐洁玲,徐明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腹膜透析(PD)病人睡眠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阐述PD病人睡眠障碍的中医护理干预进展,旨在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为治疗PD病人睡眠障碍提供参考。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伤口专科护士使用及考核现状

郭彩霞,郭彩旭,郭锦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伤口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及其模型、护士岗位胜任力相关概念,国内外伤口专科护士使用及考核现状和角色定位,提出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伤口专科护士使用及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保障和提高伤口护理工作质量,推动伤口护理专科化。

不同体位雾化吸入联合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ARDS病人中的研究现状

耿珍珍,李燕春,卓玲玲,张鹏,高照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ARDS病人中的应用,综述俯卧位、半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坐位等不同体位雾化吸入治疗ARDS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排痰中的应用现状

李雪松,耿珍珍,杨玉涵,于卓男,薛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的内容及步骤、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内外科排痰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多频震动排痰、有氧运动、呼吸训练、氧疗技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寻找新的排痰方案,进一步探索更适合病人排痰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辣椒素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田玲玲,谌秘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病机制、辣椒素治疗吞咽障碍原理以及辣椒素在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成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康复干预提供参考。

非药物干预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唐媛媛,吴锦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心理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中医干预、以数字化远程监测为辅助的干预等非药物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干预效果,总结出各干预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进一步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负性情绪,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开展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

肿瘤病人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赵蒙,韩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后续临床护理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复方氯己定联合沙利度胺含漱液在Ⅲ级和Ⅳ级化疗性口腔炎中的应用效果

王丽,李金芬,易环,刘玉珍,钟佳丽,黄凤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复方氯己定联合沙利度胺含漱液在Ⅲ级和Ⅳ级化疗性口腔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6例Ⅲ级、Ⅳ级化疗性口腔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复方氯己定联合沙利度胺含漱液进行护理,护理10 d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23.81%、93.6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氯己定联合沙利度胺含漱液护理Ⅲ级、Ⅳ级化疗性口腔炎疗效佳,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宋庆华,韦玉娟,黄玲,蒋汛,何彦瑾,苏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相结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且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1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5例,第一产程两组初产妇均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舒适体位,直至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膀胱截石位,干预组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支撑式前倾跪位。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及使用催产素、产后尿潴留、产后腰背痛、产时胎心音减速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产时胎心减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可缩短第二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母婴结局。

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病人体位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韦群梅,蒋维连,李佳梅,农承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在专家函询基础上构建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病人体位管理方案,并探讨其效果。方法:2021年8月—2023年8月便利抽样选取医院220例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体位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士体位安置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体位管理方案后手术室护士体位安置行为评分为(41.23±6.87)分,高于实施前的(33.25±5.12)分(P<0.05)。结论: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病人体位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士体位安置行为。

基于4R危机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LDVT的预防效果

潘耀宏,农荣国,覃佩红,黎荣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基于4R危机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 LDVT发生率及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股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第5天、第7天 LDVT发生率分别为2.50%、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15.00%(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PT、APTT比干预前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D-D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值速度比干预前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总满意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基于4R危机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术后LDVT,改善其凝血功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改善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的效果观察

闫丹,郭桂英,吕俊嘉,李瑾,申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改善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住院的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治疗,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68.30%(P<0.05);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能有效改善消渴病痹病病人神经症状,对轻、中度神经病性疼痛疗效显著。

耳穴压豆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内痔套扎术后溃疡的效果观察

徐玲燕,叶长根,饶锦峰,姜慧腾,吴白慧,胡娜,杨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后(ERBL)创面溃疡的效果及对病人术后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在医院接受ERBL治疗的80例内痔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ERBL术后给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中医耳穴压豆法治疗。分别于病人术后第24小时、第3天、第7天、第12天应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病人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第3天、第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GQOLI-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临床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能缓解病人ERBL术后疼痛,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短期疗效,安全可靠。

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智能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

何竹,蒋晓芳,朱首东,陈勇,陈娇,黄玲,钟海军,廖茂,张林,蒋晓涓,柏平,谢瑜涵,杨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构建的智能预警体系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取智能预警体系构建前(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的住院病人为对照组,选取智能预警体系构建后(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依据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落实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构建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智能预警体系并应用,比较两组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落实率及单项正确率、跌倒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跌倒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单项正确率及落实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高效、安全的跌倒智能预警体系,通过高危筛查、实时监控、预警提示、反馈处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护士对病人跌倒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科学化,确保病人安全。

基于学术团体的肿瘤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模式在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王晓松,顾艳荭,洪金花,施敏,陈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学术团体的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模式在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6月江西省某肿瘤医院收治的136例晚期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学术团体的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模式。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两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病人干预后焦虑子量表、抑郁子量表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2个功能领域(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总体生命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3个症状领域以及5个单测项目(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学术团体的肿瘤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模式能有效降低病人焦虑、抑郁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基于风险感知的认知-态度-行为强化策略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朱婷婷,何莉华,施庆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风险感知的认知-态度-行为强化策略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通州区社区建档在管的104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风险感知教育,试验组为病人实施基于风险感知的认知-态度-行为强化策略,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及行为、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基于风险感知的认知-态度-行为强化策略对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构建及预防护理建议

刘芳,侯喜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股骨颈骨折(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并提出预防护理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月在医院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264例FNF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人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并发下肢DVT分为并发组(40例)与未并发组(22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与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预测模型的符合度,通过校准曲线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精准度与区分度。结果:并发组的年龄、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术中失血量及体质指数(BMI)>24 kg/m2、Garden分型为Ⅲ/Ⅳ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0.5 mg/L、受伤至手术的时间≥3 d、切开复位、使用止血带、术后隐性失血、术后卧床时间≥5 d的病人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入院时血小板计数高、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0.5 mg/L、受伤至手术的时间≥3 d、切开复位、术后卧床时间≥5 d均是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C-index为0.82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81,0.875)],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年龄、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复位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均是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风险的预测效能良好。

动静互补平衡论康复锻炼对四肢骨折术后病人的影响

姚瑶,周飞,李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动静互补平衡论康复锻炼对四肢骨折术后病人自我效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68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动静互补平衡论康复锻炼。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4周和8周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病人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病人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互补平衡论康复锻炼能够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其自我效能、促进病人腕关节功能恢复。

ACTED康复护理模式在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术病人中的应用

曹雅琼,祝艳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ACTED康复护理模式在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ACTED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功能锻炼自我效能、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功能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CMS)、日常生活功能评分(ADL)]。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自我效能、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疼痛情况、肩袖关节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TED康复护理模式可提升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术病人术后功能锻炼自我效能及依从性,从而改善病人肩关节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关联规则在成人住院病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王玮,唐为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挖掘成人住院病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事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CAUTI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21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上报的144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事件发生的数据信息,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通过条件设定、结合专业知识评定,最终获得全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强关联规则8条,规则1~3揭示了短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发生CAUTI的相关因素、规则4揭示了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发生CAUTI的相关因素、规则5和规则6揭示了意识障碍病人发生CAUTI的相关因素、规则7和规则8揭示了高龄病人发生CAUTI的相关因素。结论: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变量之间进行关联分析,可发现不同条件下发生CAUT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事件的发生进行预见性、个性化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情绪释放疗法联合授权赋能教育在白内障高龄病人中的应用

张晓莉,陈文莺,周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联合授权赋能教育应用于白内障高龄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白内障高龄病人为研究对象,依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情绪释放疗法与授权赋能联合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生理应激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绪释放疗法联合授权赋能教育应用于白内障高龄病人中,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疾病不确定感、生理应激指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移情玩偶疗法在住院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激越行为控制中的应用

张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移情玩偶疗法对住院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激越行为、认知功能、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移情玩偶疗法干预,干预内容包括玩偶游戏疗法和玩偶角色认同疗法,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简单精神状况检查量表、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老年痴呆生活品质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认知功能、激越行为、生活品质。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激越行为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总分、生活品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移情玩偶疗法能及时满足住院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健康需求和人际交往诉求,有助于促进其认知功能恢复,控制激越行为,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自我愉悦。

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及下床活动的效果研究

赵彩艳,曾令霞,强华,刘盈盈,李玲汝,刘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体位干预与下床活动对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病人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0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术肢制动6 h,卧床至术后12 h方可下床活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体位干预并在术后8 h下床活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舒适度评分提高(F=11.923,P=0.01),术后腰背疼痛程度减轻(Z =-3.455,P<0.001),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降低(χ2=4.332,P=0.037),术后肢体麻木发生率降低(χ2=7.162,P=0.007),术后焦虑评分降低(F=9.174,P=0.003);两组病人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及下床活动能降低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由于制动和卧床引起的躯体不适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焦虑,提高术后病人的舒适度,且不会增加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生率。
护理管理

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的建设与思考

郭青,马黎,谭西西,陈岩,曾丽华,施佳亮,侯素春,刘晓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为促进特应性皮炎专科门诊的专业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2017年12月科室建立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明确了门诊设立条件、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重点,为特应性皮炎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体系化管理。结果:专病门诊建立后,至2022年12月共接诊病人约2万人次,病人复诊率由建立前67.5%提升至92.8%,就诊流程满意度由建立前72.1%提升至96.7%,疾病控制满意度由建立前70.8%提升至92.5%。结论: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的建设获得病人及家属的认同,利于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刘倩,支慧,单单单,蒋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11月在医院手术室工作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均接受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8周。比较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S)、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中文版工作压力反应量表(SRQ)、中文版护士工作倦怠表(NBS)及中文版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的NJSS、CPSS及SR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手术室护士NB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GWB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基于CDIO模式下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在院级护理应急队伍培养中的实践

陈思仙,刘金金,司菲,李年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模式下的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在院级护理应急队伍综合能力培养实践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12月共70名护理应急队伍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工作坊培训,观察组采用基于CDIO模式下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培训前及培训末评价护理应急队伍的培训效果、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及团队综合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及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DIO模式下的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可系统有效完成护理应急队伍培训管理,提升培训效果。

费曼式学习法在低年资护士儿童PICC维护培训中的应用

杨洁,范菊红,李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费曼式学习法在低年资护士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培训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3月—12月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80名低年资护士参与儿童PICC导管维护培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行规范性培训,观察组应用费曼式学习法,比较两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参与率、PICC置管知识及技能考核评分、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及PICC知信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第4次~第6次培训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结束时PICC置管知识评分、技能考核评分、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及PICC知信行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费曼式学习法可提升低年资护士参与儿童PICC维护培训参与率,改善低年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及PICC维护知信行水平,有助于护士PICC维护知识及维护技能的提升。
调查研究

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反思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邹玉婷,梁瑞晨,张洪霞,程捷,赵越,张代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反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临床实践能力量表、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量表、本科护生实习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对四川省3所高校的595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反思总分为(131.93±21.27)分。是否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带教方式总体满意度、实习医院等级、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实习转型冲击是本科护生临床实践反思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反思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影响因素较多。护理教育者可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进一步提升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反思水平。

大数据背景下新入职护士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蕾,魏万宏,宋科,祖萌萌,何思思,陈艳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大数据背景下新入职护士的信息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新入职护士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新入职护士网络自主学习评价量表、新入职护士信息需求调查问卷,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标准的262名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信息素养总分为(138.16±19.29)分,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37.76±19.62)分,信息素养总分与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01),新入职护士网络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文献时间是其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729,F=176.671,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的信息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人员需针对其影响因素实施相应措施,重视高百分比信息培训需求,采用多样化培训教育,加强新入职护士信息能力的培养。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曾晗月,陈腾霞,彭寅森,李韵,黄小英,邓怡,彭淼,毛世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6月四川省综合医院的急诊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杀相关心理健康服务倾向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病人心理健康服务得分为(84.83±12.74)分,行为态度维度得分最高[(3.36±0.42)分],知觉行为控制维度得分最低[(3.18±0.66)分]。职称、所在医院等级、是否使用心理量表、是否接受过预防自杀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病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有待改善,管理者应引导急诊医护人员改变对自杀未遂病人的负性态度,加强急诊医护人员特别是职称较低人员的培训,形成区域学科联盟,开发本土化的自杀风险评估工具,优化急诊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以提高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的意愿,预防和减少自杀未遂病人再自杀。

株洲某地农村老年慢性病居家病人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黄彦,董彩梅,谭江红,田艳珍,王浪,朱小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株洲某地农村老年慢性病居家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1月株洲市某地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的居家病人4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老年慢性病病人安全用药的知识问卷、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赋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株洲某地农村老年慢性病居家病人自我管理得分为(21.69±8.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安全用药、健康赋权、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患慢性病种类、获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是影响该类病人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株洲某地农村老年慢性病居家病人自我管理水平不高,医护人员应精准疗护,高质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营养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社会支持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

仉珍,海瑞,王慧,张蓉,徐亚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营养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社会支持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衰弱管理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1月—5月在新疆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23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衰弱得分为2.00(1.00,3.00)分,衰弱发生率为43.0%,营养得分和社会支持分别为(11.87±1.99)分、(36.58±3.10)分;社会支持与营养呈正相关(r=0.277,P<0.01),与衰弱呈负相关(r=-0.371,P<0.01),营养与衰弱呈负相关(r=-0.595,P<0.01);营养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社会支持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为-0.064[95%CI(-0.041,-0.090)],占总效应的42.67%。结论:营养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社会支持与衰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医护人员通过提高病人社会支持水平和营养状况,可有效降低衰弱发生风险。

乳腺癌放疗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雪丰,张曦,王永琦,许洋,牛萌,张嘉怡,铁万琴,潘璐,陈思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乳腺癌放疗病人的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161例乳腺癌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癌症疲乏量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为调查工具,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放疗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得分为(94.47±13.5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否发生放射性皮炎、焦虑和生活状况是乳腺癌放疗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放疗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呈中等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可结合相关影响因素与病人共同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满足其支持性照护需求。

前列腺癌病人伴侣益处发现体验的质性研究

杨洁,黄定凤,唐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探讨前列腺癌病人伴侣的益处发现体验,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前列腺癌个性化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3年6月—8月在医院治疗和复查的前列腺癌病人的伴侣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在对访谈进行记录和转录后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和非数据资料处理软件Nvivo11 Plus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根据对访谈的分析和总结,共提炼出4个主题,即自我效能的提高(主动学习知识,家庭照护信心的提高)、感知人际支持的力量(情感及经济支持,医护团队的支持,社会其他支持)、高度心理韧性(积极的心态,接受现存的问题,采用积极方式解决困难)、健康人生的正性转变(积极的生活方式,未来生活的规划)。结论:医护人员在为前列腺癌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同时,应逐渐关注前列腺癌病人伴侣的负性情绪以及所产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深入挖掘其在病人患病过程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益处发现水平,使其以更健康的身心状态主动投入前列腺癌病人的照顾当中。

呼吸内科护士实施病人安全进食行为调查分析

邓英,王园,刘秋文,冯晓瑜,罗冠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护士实施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全国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300名呼吸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对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呼吸内科护士对病人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66.00 (58.00,73.7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呼吸内科护士是否接受过吞咽障碍相关培训对病人实施安全进食行为有影响。结论:呼吸内科护士需加强对病人进食前筛查与评估,从而前瞻性地发现和降低吞咽障碍的风险。医院应对护士积极开展吞咽障碍相关知识教学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进食意识和识别病人发生吞咽障碍的能力。

宿命观在宫颈癌术后病人家庭抗逆力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

陈佳,王奂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宿命观在宫颈癌术后病人家庭抗逆力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3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问卷、Herth希望量表(HHI)、中文版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C-FRAS)、中文版宿命观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宿命观、希望水平、家庭抗逆力的相关性,建立宿命观在宫颈癌术后病人家庭抗逆力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模型并验证。结果:143例宫颈癌术后病人宿命观、HHI及C-FRAS评分分别为(63.98±3.37)分、(28.93±2.78)分和(102.03±26.0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术后病人C-FRAS评分与宿命观评分呈负相关(r=-0.423,P<0.001),C-FRAS评分与HHI评分呈正相关(r=0.479,P<0.001),宿命观评分与HHI评分呈负相关(r=-0.554,P<0.001)。家庭抗逆力对宿命观、希望水平有直接预测作用(P<0.05),宿命观在家庭抗逆力和希望水平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26%(0.135/0.514)。结论:宫颈癌术后病人宿命观、希望水平、家庭抗逆力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家庭抗逆力能直接影响病人的希望水平,还可通过宿命观间接影响病人希望水平;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针对宫颈癌手术病人宿命观进行有效干预,影响病人家庭抗逆力对希望水平的作用路径,促进病人希望水平的提升。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我接纳水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武孟君,李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掌握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我接纳水平,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问卷(SSEQ)、中文版Barthel指数(BI)、自我接纳问卷(SAQ)、中文版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我接纳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17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SAQ评分为(40.68±6.51)分,自我接纳水平良好者65例,占38.2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333,95%CI(1.117,4.869)]、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OR=2.357,95%CI(1.106,5.020)]、合并抑郁[OR=2.923,95%CI(1.398,6.113)]、生活自理能力较差[OR=2.929,95%CI(1.334,6.427)]、自我效能感低[OR=2.780,95%CI(1.279,6.044)]、照顾者准备度较差[OR=3.224,95%CI(1.350,5.907)]是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我接纳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我接纳水平较低,其水平受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临床应密切关注高风险病人,并以此为据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