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24年 22卷 3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目录

论著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PICC相关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钮祎朋,张红梅,杨姣姣,张红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性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490例接受PICC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临床资料,3∶7比例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建模组(147例)与验证组(343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与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147例病人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为27.89%。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水平、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穿刺部位、穿刺导管尖端位置、既往中心静脉导管(CVC)或PICC置管史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预测PICC相关血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的Cinde分别为0.941,0.844。结论:基于年龄、血压水平、BMI、合并糖尿病、穿刺部位、穿刺导管尖端位置、既往CVC或PICC置管史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PICC相关血栓风险。

护士感知的病人安全文化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安全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丁西萍,张巧玲,吕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变革型领导行为、护士感知的病人安全文化、护士安全行为三者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路径,为提高护士安全行为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岗的西安市4所医院48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变革型领导风格测评问卷”“患者安全文化感知问卷”“安全行为问卷”,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感知的病人安全文化呈显著正相关(r=0.724,P<0.05);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安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554,P<0.05);护士感知的病人安全文化与护士安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5)。结构方程显示: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护士安全行为的总效应为0.827,直接效应为0.182,间接效应为0.645,护士感知的病人安全文化在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安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78.0%。结论:病人安全文化是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安全行为间的中介变量,管理者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及护士感知的病人安全文化,从而间接地提高护士的安全行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中国COPD病人认知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

陈云晓,唐文婷,戴冬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章,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章,由2名研究者进行严格的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2 805例COPD病人,其中1 415例病人合并认知障碍。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总患病率为53.0%[95%CI(43.05%,64.0%)]。亚组分析结果:60岁以下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40.0%[95%CI(21.0%,58.0%)],60岁及以上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9.0%[95%CI(42.0%,76.0%)];男性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2.0%[95%CI(38.0%,66.0%)],女性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5.0%[95%CI(37.0%,74.0%)];小学及以下学历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66.0%[95%CI(43.0%,88.0%)],初中学历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76.0%[95%CI(64.0%,89.0%)],高中/中专学历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4.0%[95%CI(30.0%,77.0%)],本科/专科学历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35.0%[95%CI(20.0%,50.0%)];无吸烟史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37.0%[95%CI(18.0%,57.0%)],已戒烟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6.0%[95%CI(33.0%,80.0%)],仍未戒烟的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64.0%[95%CI(40.0%,87.0%)]。结论:我国COPD病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应早期识别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及干预。

芳香疗法缓解原发性痛经疼痛效果的Meta分析

程春芳,云洁,何沁芮,毛雨婷,吴婷婷,张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芳香疗法缓解原发性痛经病人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维普数据库(VIP),并结合手工全面检索芳香疗法干预原发性痛经病人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1月,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合并效应量显示:疼痛程度[MD=-1.74,95%CI(-2.25,-1.23),P<0.000 01],疼痛持续时间[MD=-2.79,95%CI(-5.23,-0.36),P=0.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疗法可减轻原发性痛经病人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持续时间。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预防建议

陈勇,季曼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259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有无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是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氧分压、左心室内径缩短率是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以上7项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781,0.916)],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P=0.440)。结论:整合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对临床评估、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运动干预对改善认知衰弱老年人身体和认知功能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童新梅,钟名阳,杨春晓,朱丹,郑丹萍,农秀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在改善认知衰弱老年人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3月30日。纳入老年认知衰弱病人使用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2 49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有助于改善衰弱水平: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评分[MD=-0.97,95%CI(-1.30,-0.64),P<0.01];身体活动能力: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测试[MD=-1.07,95%CI(-1.36,-0.78),P<0.01];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MD=3.78,95%CI(3.09,4.47),P<0.01]、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评分[MD=1.47,95%Cl(0.33,2.62),P=0.01]。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改善认知衰弱老年人身体和认知功能,但目前关于不同运动强度对认知衰弱老年人的益处仍有争议,缺乏固定最佳运动强度的证据。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的可视化分析

胡甜,胡梅园,王金明,耿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的相关文献,探讨国内外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等问题,为后续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4日应用CiteSpace软件6.1.R6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所有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图谱的绘制。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共纳入中文文献200篇,共得到8个聚类:心理护理、影响因素、创伤、应激障碍、焦虑、危机干预、应对方式、创伤事件;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纳入英文文献224篇,共得到10个聚类,分别是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ntensive care unit;post-traumatic growth;miscarriage;ptsd;parent;coronary heart disease;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critical care;taskshifting。结论:国内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深度及广度不足,但整体上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希望在今后加强国内个人、各团队、各机构之间的交叉合作,形成国际化的、精细化的科研团队。尽快制定相应的标准及参考指南,对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综述

老年肌少症病人跌倒风险的研究进展

孙璐,钟娟平,牛雪庭,吴霞,徐娟,道杰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老年肌少症病人跌倒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老年肌少症病人跌倒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旨在降低老年肌少症病人跌倒的发生率。

国内临床试验参与意愿分析及招募启示

梁梦音,梁嘉恩,张恩恩,陈玲玲,刘玉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归纳总结国内临床试验参与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国内招募策略的方向。为改善国内临床试验的招募策略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临床试验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进展

胡小雨,王梅杰,宋红霞,李媛媛,郭迎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概述以及围术期护理进展,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剂使用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毛敏,谢湘梅,严婷,郑婉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一般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药物治疗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对病人吸入剂使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从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健康角度提出增强其吸入剂使用依从性的措施,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病人生育忧虑的研究进展

李婷婷,李晓琴,杨如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病人生育忧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以加强医护人员对育龄甲状腺癌女性病人生育问题的关注,为建立生育忧虑干预计划提供参考。

卒中后失语症病人筛查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张丽,高萌,杨琪,崔昕,赵心怡,东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从筛查工具及各种康复护理措施等方面阐述卒中后失语症病人筛查和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筛查工具和临床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以期为卒中后失语症病人探索出最佳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

膀胱癌尿路造口病人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常小霞,王飞杰,黄丽洁,王璐,楚银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分析膀胱癌尿路造口病人延续护理需求,阐述了膀胱癌尿路造口病人延续护理的开展方式,包括基于微信或应用程序(APP)的延续护理、自我管理干预、造口门诊随访、家庭访视/社区随访等,提出了我国膀胱癌尿路造口病人延续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节置换术病人合并衰弱的研究进展

秦灵,吴曦,李子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衰弱定义及相关理论框架、衰弱对关节置换术病人不良结局的影响、关节置换术病人的衰弱评估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医护人员应尽早识别关节置换术病人合并衰弱状态,结合我国病人需求,组建多学科团队,从医患双方视角下探索并制定适合我国关节置换术病人合并衰弱的标准化综合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病人的功能状态和健康结局。
临床研究

五行音乐联合穴位按摩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疗效的影响

陈百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五行音乐联合穴位按摩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方法:纳入江西省抚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给予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并施以穴位按摩。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五行音乐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4周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血压值。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的SRSS、PSQI、SAS、SDS量表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分别是(13.59±1.41)分、(6.65±1.19)分、(32.22±2.89)分、(35.14±3.22)分、(23.59±2.18)分、(131.17±7.28)mmHg、(86.34±6.13)mmHg,同常规组的(17.31±2.33)分、(9.64±2.28)分、(39.78±3.45)分、(43.45±4.13)分、(35.31±4.26)分、(141.07±10.05)mmHg、(90.25±7.35)mmHg比较均更低(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的SF-36量表评分(704.11±89.02)分,同常规组的(618.28±78.18)分比较更高(P<0.001)。结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接受五行音乐联合穴位按摩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更有效改善失眠、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相关症状及血压水平。

基于科技接受模型下多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姚琴,李晓瑞,王新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科技接受模型的多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于24~28周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18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科技接受模型多元化管理干预,于干预后采用妊娠糖尿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妊娠期间抑郁症测定量表(EPDS)进行调查,评价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指数(BMI)变化,继续干预至产后42 d,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母婴结局。结果: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的多元化管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体重管理及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病人子痫前期重度、泌尿系统感染、流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等发生率以及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湿疹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理论的多元化管理方案能够提高 GDM 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妊娠期相关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护理方案在重症创伤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

卢跃,刘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漏尿方案在重症创伤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急诊急救重症创伤中心重症创伤尿失禁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漏尿方案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漏尿、皮肤损伤、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人对尿管留置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导尿管自拔率、引流袋滑脱率、漏尿发生率、导尿管重置率、皮肤损伤率、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期间漏尿量、每日更换尿垫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尿管留置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漏尿方案能有效预防急诊急救重症创伤中心重症创伤尿失禁病人留置导尿管时漏尿的发生,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提升病人对导管留置的满意度。

5例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病人行TAVR术后联合ECMO救治的护理

孙长远,乔莹,魏寅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5例极危重主动脉瓣膜狭窄病人在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ECMO团队的配合,TAVR围术期的护理,ECMO支持期间的管理,并发症的护理及病人心理护理。5例病人最终全部实现脱机,4例生存率,1例死亡。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在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仇海敏,李悦,吴肖月,朱秋菊,乔根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在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病人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伤口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足部护理知识、足部自我护理能力、足部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足部护理知识评分、足部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显著提升(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足部皮肤及趾甲状况评分、IWGDF糖尿病足部风险分级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可提升糖尿病足病人足部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有效预防足部溃疡。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徐素芳,徐素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混合痔病人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连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疼痛缓解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水肿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可改善混合痔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及肛周水肿状况,促进术后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FCOUS-PDCA循环在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中的应用

尚静,刘丽莹,高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FCOUS-PDCA循环质量控制管理在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及提高手术间周转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COUS-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择期接台手术间隔时间进行改善,并将改善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接台手术平均间隔时间由原来的(42.12±8.51)min缩减到了(33.79±7.4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运用FCOUS-PDCA循环,有效缩短了接台手术间隔时间,减少了接台手术医生等待时间,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手术室护士的加班率由原来的57.1%降低到28.5%,医护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

基于IMB理论与护理解剖知识的健康教育在MIS-TLIF围术期中的应用

黄莹,祝明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围术期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理论与护理解剖知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90例接受MIS-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例,常规护理+基于IMB理论与护理解剖知识的健康教育),两组均连续干预至病人出院。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对比两组干预前、出院时知信行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出院时VAS评分比对照组低,JOA、ADL、知识、信念、行为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理论与护理解剖知识的健康教育可加快MIS-TLIF手术病人术后康复进程,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知信行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依从性。

不同热量的早期营养治疗对危重病人预后的影响

郑佳佳,张艺霞,王少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不同热量的早期营养治疗对危重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病例回顾,采用自行设计的资料收集表收集159例危重病人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第1周的实际摄入热量、目标热量和预后指标。根据实际摄入热量/目标热量(%)的比例将病人分为低热量(≤33.3%)、中热量(33.4%~66.7%)和高热量(>66.7%)3组,比较3组病人预后的差异。结果:高热量组的感染率(P=0.026)和医疗费用(P=0.003)均高于低热量组,且热量摄入越高的病人高血糖次数和胰岛素用量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0 d死亡率、60 d不住ICU天数、60 d不住院天数、60 d无需机械通气天数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治疗时摄入较高的热量不能改善病人60 d死亡率等预后,反而可能增加病人的感染率和医疗费用。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阶梯式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负面情绪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罗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阶梯式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病人负面情绪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根治术后化疗80例NSCLC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阶梯式干预,分别在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化疗周期、干预4个化疗周期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病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但研究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与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随着干预时间变化而变化,干预时间越长其评分改善越明显(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F交互=18.758,P<0.01;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交互=34.044,P<0.01)。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阶梯式干预可缓解NSCLC化疗病人负面情绪,提高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

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及心理异常行为的影响

刘秀平,冯淑芳,王凤颜,冯美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心理异常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2月在医院首次住院诊疗的10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据抛币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及出院前指导等方案,观察组实施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异常行为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为96.08%,对照组患儿依从性为80.3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异常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84.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施行住院期间闭环式护理配合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患儿心理异常行为,调节其情绪状态,提升了家属对整体护理方案的满意度。

Cox健康行为互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皮肤瘙痒的影响

岳争萍,高丽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2022年1月—7月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Cox健康行为互动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皮肤瘙痒程度以及钙磷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和伙伴关系评分以及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瘙痒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x健康行为互动护理模式可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改善钙磷代谢,并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行为。

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王炎义,张家栋,商全梅,王伟,赵乐伟,常文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肠内营养病人14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及腹内压监测;将2022年9月—2023年4月收治的70例作为研究组,基于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热卡达标率、营养指标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7天时,研究组病人腹泻及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热卡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降低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早期达标率,且可改善其营养状况。

中医适宜技术在恶性肿瘤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价值研究

袁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在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价值研究。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案预防上肢静脉血栓护理方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应用中医适宜技术预防,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两组病人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锁骨下静脉血流参数、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置管后第7天、第21天观察组锁骨下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第14天、第28天观察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PICC置管病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上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锁骨下静脉血流速,降低D-二聚体水平,且不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风险。

基于血压波动调节桡动脉压迫器压迫强度对TRA-PCI术后病人的影响

冯山玉,陈宇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基于血压波动调节桡动脉压迫器压迫强度对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CI)术后病人术侧手掌肿胀程度及血运的影响。方法:对医院109例TRA-PCI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均在TRA-PCI术后30 min开始进行手指操锻炼;对照组54例术后进行常规桡动脉压迫器止血,观察组55例进行基于血压波动调节桡动脉压迫器压迫强度的方式止血。对比两组病人术肢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氧饱和度、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24 h末中指指根围度、前臂围度、术侧手掌周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24 h末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6、24 h末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O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血压波动调节桡动脉压迫器压迫强度对TRA-PCI术后病人效果确切,能够有效促进病人术后术肢肿胀消退,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血氧饱和度。
调查研究

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杜春林,东莉,杨丽君,林莹鋆,忻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手术室护理培训经验和实践,了解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真实体验,以获取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现象研究学方法,选择10名新入职手术室的护士、8名手术室护理教育者、6名护理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方法的观点数据分析结合Colaizzi 的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整理,现象学方法的观点数据分析包括身体性、时间性、社会性、空间性。结果: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出了3个主题,即“手术室环境”“情绪”和“职业生涯规划”,9个副主题,即培训经历、团队合作与交流、兴奋、困惑、焦虑、恐惧、享受、手术室护士、非手术室护士。结论:在临床环境中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应得到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支持,培训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其身心健康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硬膜外镇痛产妇产后尿潴留影响因素分析

吴晓远,王君颖,赵叶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硬膜外镇痛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产妇在产程中进行科学的膀胱管理方案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12月在硬膜外镇痛下阴道分娩的1 13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发生产后尿潴留的82例产妇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病例组。按照1∶1配比收集同期未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电子数据调查表,经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和产程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21年1月—12月实施硬膜外镇痛术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1 137例,发生产后尿潴留82例,发生率为7.21%。病例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硬膜外镇痛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初产妇和缩宫素使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会阴Ⅱ度裂伤例数和间歇导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时长[OR=1.004,95%CI(1.001,1.008)]、会阴裂伤[OR=5.695,95%CI(1.693,19.156)]、初产妇[OR=6.596,95%CI(2.407,18.076)]和缩宫素[OR=3.040,95% CI(1.425,6.483)]的使用是硬膜外镇痛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间歇导尿次数[OR=0.343,95%CI(0.130,0.907)]是保护因素。结论:缩短产程中硬膜外镇痛给药时间及减少麻醉药物剂量,可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实施硬膜外镇痛后,临床中应探寻最佳的间歇导尿间隔,在避免产妇膀胱处于过度充盈状态的同时获得产程中最佳的导尿次数。

认知性访谈在PROMIS瘙痒简表恶性肿瘤病人人群中汉化的应用

李慧文,卜丽文,张淑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认知性访谈了解翻译后的PROMIS瘙痒简表在目标人群中的认知理解过程,检验简表条目概念和语义是否等价,并对条目进行调试、修订,进一步进行本土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0名访谈对象开展了3轮认知性访谈,结合访谈结果及翻译团队意见进行量表的修正。结果:第1轮认知性访谈显示受访者能够理解大部分条目,能够用语言表述其含义。瘙痒干扰简表中有7个条目存在“措辞”问题,主要表现是“表述有歧义,指向性不明确,或中文表达含义相似”。2个答案选项区分度不清;在搔抓行为简表中1个条目表述“书面化,专业化”不易理解。经过条目修正进行第2轮认知性访谈,发现修改后搔抓行为简表中的条目依然存在表述不清问题。条目修订后在第3轮访谈条目中英文实现了概念、语言及语义的基本一致,语言受试者易于接受。结论:认知性访谈是一种有效地促进量表汉化的方法,能够提高条目与原量表中内容及属性等价性,为下一步进行大样本的调查信效度检验等奠定基础。

心理弹性在抑郁症病人自杀意念和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

李华芳,彭燕,卢敏,夏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抑郁症病人自杀意念和应对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特质应对问卷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在某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120例抑郁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意念处于较高水平。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自杀意念及各因子(掩饰因子除外)呈负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显著预测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意念;心理弹性在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01)。结论:提高心理弹性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是降低自杀意念的有效途径。

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陈红,贺延岩,陈琴,安春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4%、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8,0.91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6,0.220。最终构建的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1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全面、专科性强,可为评价早产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范纪燕,王东莉,解建平,刘晓莉,孙彩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了解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与社会支持的现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22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6名早产儿母亲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早产儿母亲的积极感受总分为(39.22±5.00)分、社会支持总分为(66.10±9.93)分。早产儿母亲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其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早产儿母亲的社会支持水平,通过给予其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早产儿母亲的积极感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索心肺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周诗,韩辉武,张京慧,岳丽青,温明,李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专科护士参与临床实践培训的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22名心肺专科护士、7名带教老师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并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心肺康复专科护士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教学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3个部分,包括对参加实践培训的认知、态度、学员压力、师资支持、资源支持、角色认同感、角色定位不明7个主题。结论:心肺康复专科护士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培训受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控制信念的影响,建议培训基地应在实践中逐步调整教学计划、编制相关指南或教程,提升角色认同感,形成规范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优质的培训效果。

沉浸体验式教学对护理本科生伦理敏感性的影响

张曦月,张美蓉,殷雪平,任元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沉浸体验式教学对护理本科生伦理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2022年在医院驻点学习的院校联合培养的41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施沉浸体验式教学。实施前后对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护理伦理学笔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生伦理敏感性、护理伦理学笔试成绩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沉浸体验式教学可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伦理敏感性及考试成绩,能推动其在教学中进一步应用。

乳腺癌术后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锻炼促进及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吴显菊,蒋维连,姚小琼,唐芳,陈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锻炼促进及障碍因素,为构建、完善乳腺癌术后病人出院后功能锻炼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取 14例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资料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主题。结果:分析促进因素包括意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功能锻炼需求、自我效能、社会支持;阻碍因素包括康复行为认知不足、躯体症状困扰、康复信息体系不完善。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锻炼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强化病人上肢功能锻炼的主动与积极体验,通过正向的信念性因素,规避不良认知的形成,纠正康复行为认知偏差,激发和提升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使参加功能锻炼的阻碍因素转化为动力,促进功能锻炼健康行为的产生及维系,最大程度地恢复病人患肢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自我照护经历的现象学研究

石帆,孔荣华,李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探讨病人对淋巴水肿自我管理的看法,包括识别、描述和探索影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病人自我管理健康行为中的促进、阻碍等因素,为今后临床上制订有效的淋巴水肿居家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BCRL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访谈数据,提炼主题。结果:对12例BCRL病人(年龄30~64岁)进行了访谈,产生了7个主题,即自我管理最有意义的结果、角色、感受、触发点、影响因素、支持需求和条件。结论:研究显示BCRL病人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阻碍。医护人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加强淋巴水肿病人的自我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将有利于促进淋巴水肿的自我管理。

危重症病人转出ICU过渡期护理循证实践

侯冰倩,杨经文,陆惠慧,罗丹华,郭钰,熊丽,刘楚欣,黄淑仪,牟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危重症病人转出重症监护室(ICU)过渡期护理最佳证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危重症病人转出ICU过渡期护理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纳入相关文献16篇,其中指南5篇,证据总结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9篇,汇总35条最佳证据。同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订了20条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指标,并在重症监护病房、脑血管病房开展临床质量审查。结果:证据应用前后,危重症病人转出ICU后重返率降低,转运护士最佳证据应用依从性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提升,病房护士转运满意度提高。 结论:基于证据的危重症病人转出ICU过渡期护理最佳证据应用,能有效提高转运护士应用证据的依从性,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改善病房护士对于转运交接前后的满意度。

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甘桂,陈美玲,黄日敏,易小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中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体检中心选取326例中青年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等工具进行调查,评估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74.33±15.33)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居住方式、社会支持是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3.4%。结论: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关注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院外随访计划和健康教育,促进其快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控制高血压疾病进展,改善疾病结局。

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居家网约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亦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居家网约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网约护理服务提供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119例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FRAIL量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居家网约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19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有效回收率为96.64%。老年创伤性骨折居家网约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总分为(90.28±8.45)分,问卷7个维度中“互联网+”康复训练维度得分最高,为(3.57±0.62)分,其次是“互联网+”医疗护理(3.49±0.65)分、“互联网+”信息管理与急救(3.41±0.6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是老年创伤性骨折居家网约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对于居家网约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会影响其服务需求,因此定点护理机构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的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制定合理的网约护理服务模式。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灾难化认知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艳丽,陈成妹,曹嘉玲,戴凤娟,方锦华,欧诗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疼痛灾难化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4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疼痛灾难化得分。结果:病人疼痛灾难化得分为(39.27±8.71)分。年龄、病程、自我缓解疼痛的办法、外向情绪稳定型人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型人格、使用止痛药、焦虑、抑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疼痛水平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灾难化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存在疼痛灾难化倾向,高龄、病程长、无自我缓解疼痛的办法、内向情绪不稳定人格、未使用止痛药、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疼痛程度高的病人疼痛灾难化水平更高。医护人员应重视RA病人的疼痛灾难化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策略。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病耻感影响因素分析

李宁,赵丽,赵永乐,陈思思,王金州,王延涛,张桂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为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病耻感相关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月—2023年3月选取济南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外科住院的311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病耻感得分为(69.14±18.5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感受负担、消极应对与病耻感呈正相关,心理韧性、积极应对与病耻感呈负相关(P<0.05)。心理韧性、自我感受负担、消极应对对病耻感有直接或间接效应;积极应对对病耻感有间接效应。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提高其心理韧性、降低自我感受负担、避免消极的应对方式是降低其病耻感的有效途径。

肿瘤科护士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霞,成芳,秦怡菲,杨萍,唐志娜,孔贺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武汉市5所医院227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肿瘤科护士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肿瘤科护士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知信行总分(140.77±23.50)分,知识维度得分(51.28±14.21)分,态度维度(43.17±6.86)分,行为维度(46.32±6.07)分;专科护士、参加过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相关培训、处理过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人是肿瘤科护士对铂类药物过敏反应知信行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肿瘤科护士对铂类药物过敏反应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但是知识储备不足。根据影响因素开展铂类药物过敏反应针对性培训十分必要。

心理弹性在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中介效应

李彩蝶,李亚辉,孙春英,郭燕玲,张会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的27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分娩恐惧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进行调查。应用SPSS 26.0软件及AMOS 2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产妇心理弹性量表总分(77.31±10.68)分,分娩恐惧量表总分(36.84±10.23)分,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总分(43.44±12.66)分。初产妇心理弹性与分娩恐惧呈负相关(r=-0.473,P<0.01),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负相关(r=-0.589,P<0.01)。分娩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r=0.326,P<0.01)。心理弹性在分娩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6.12%。结论:初产妇分娩恐惧能够加重其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心理弹性在初产妇分娩恐惧对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建议医护人员制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初产妇心理弹性,帮助其降低分娩恐惧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
个案护理

1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伴腹壁瘘病人应用气囊导管冲洗治疗的护理

郭慧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伴腹壁瘘病人应用气囊导管冲洗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体位管理、腹壁瘘管的冲洗和引流的护理、营养支持的护理、心理护理。经41 d治疗后,病人瘘口愈合良好,腹壁皮肤瘢痕愈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

1例扩张型心肌病儿童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围术期护理

周军,林茹,诸纪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扩张型心肌病儿童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术前做好充分的评估与心理疏导;术后调节合适的血泵转速,维持左右心容量负荷的平衡,做好出凝血的管理,积极防治右心功能不全,并注意经皮缆线伤口感染和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术后Ⅰ期心脏运动康复的护理,同时做好出院指导与随访。经过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及护理,患儿恢复良好,术后32 d步行出院。

1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并发失禁性皮炎的护理

冯雅楠,张建,段艳艳,洪键雄,曾顺菲,贺劲松,阎嶂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出院化疗相关性腹泻引起失禁性皮炎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护理经验。病人重度肥胖,活动受限,在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出现化疗相关性腹泻并发失禁性皮炎,针对病人粒细胞缺乏和皮肤破溃的状况,制订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采用降低黏膜损伤、抗感染和促进皮肤黏膜愈合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药物和敷料护理,病人失禁性皮炎痊愈,最终好转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