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36期 刊出日期:2021-12-30 目录

论著

磁性护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陈丽贤,杨云智,张小明,范银萍,杨晓珍,王从华,韦冬琴,吴丽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某院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和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两者关系。方法:运用中文版医院磁性要素量表和马氏人际工作倦怠量表对某院380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得分为(137.06±24.98)分和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8.95%。磁性护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工龄、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护理管理者的支持、教育支持和文化价值观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管理者应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构建健康工作环境,以期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不同心理干预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改善效果的Meta分析

丁锐,王连红,郭云梅,刘颖,严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关于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筛检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2名研究人员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计1 278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不同心理干预方式中,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减轻围绝经期女性焦虑[SMD=-0.41,95%CI(-0.75,-0.06),P=0.02]、抑郁[SMD=-0.55,95%CI(-0.82,-0.27),P<0.000 1];综合心理干预能减轻围绝经期女性焦虑[SMD=-3.86,95%CI(-4.13,-3.59),P<0.000 01]、抑郁[SMD=-2.88,95%CI(-3.41,-2.35),P<0.000 01];而正念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改善效果不明显。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女性的焦虑和抑郁,正念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尚需一些试验支撑。

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发生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王倩,王素云,蒋岩,谷桂芳,王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发生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术后363例病人临床资料,采用自行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Barthel指数(the Barthelindex of ADL)、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及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对病人进行评测,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发生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腹部手术史、自理能力、睡眠、癌因性疲乏程度、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吸烟史、体质指数(BMI)、NRS2002、有无糖尿病、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术后有无造瘘及白蛋白是病人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睡眠、吸烟史、BMI、NRS2002结果、有无糖尿病、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术后有无造瘘及白蛋白是病人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年龄、睡眠、吸烟史、BMI、NRS2002结果、有无糖尿病、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术后有无造瘘及白蛋白等因素建立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列线图模型,Bootstrap结果显示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C-index指数为0.956,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敏感度为0.876、特异度为0.917,提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结论:高龄、存在睡眠障碍、有吸烟史、BMI偏低、NRS2002诊断为存在营养风险、有糖尿病、开放式手术、肿瘤分期为3/4期、术后有造瘘及白蛋白异常是病人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病人的诊断或护理技能。

基于Citespace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李仁会,张桂兰,沈云霞,罗恒萍,陈珂奕,唐涛,钱晓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分析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作者、机构合作情况,挖掘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今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论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1.R6分析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 611篇,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陈锦秀,发表10篇文献;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共发表60篇文献,机构间最大的合作网络是以南华大学护理学院为中心,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等组成;研究热点是肺功能、生活质量、稳定期、肺康复训练,研究前沿是康复护理、肺康复护理。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核心作者群与机构不够广泛,研究质量不高,未来需加强跨区域、跨院校的合作交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为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妇产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需求的质性研究

朱社宁,赵晓蕊,陈丽莲,龙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索妇产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的实际需求及新的临床实践模式,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妇产科护理人才提供现实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的研究步骤和方法,对16名妇产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妇产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妇产科护理专业硕士能力需求;对轮转科室及时间的需求;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及教学形式的需求;对科研时间的需求。结论:应根据妇产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需求及专业特色制订临床实践培养计划,临床实践单位对于临床实践带教老师的资质筛选需更加严格,对于临床实践教学及评价方式应进一步规范,重视妇产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推进我国妇产科护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综述

“互联网+”时代下中医护理技术院外开展现状研究

贾晓洁,魏雅琪,洪珍兰,赵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在“互联网+”时代下,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在院外开展的现状,明确中医护理技术借助互联网于院外开展的可实施性及意义。通过SWOT策略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医护理技术在院外开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虽然有发展局限和外部挑战,但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优势,借助中医药复兴之风和国家大力支持得以迅速发展。借助“互联网”平台大力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并集思广益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运营、医院管理制度以及服务安全等方面的不足,促进中医护理技术走进社区、家庭。

肝癌相关抑郁的研究进展

戚龙菊,何佳枫,余静,顾思思,王佳慧,谢幸尔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肝癌病人抑郁状况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识别肝癌相关抑郁和开展有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

陈城,范颖,袁秀群,王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应用情况及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临床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林婧,王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获取与临床护理人员相关的创伤后成长文献,对临床护理人员主观经历的创伤事件、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行了总结;讨论创伤事件特征、社会人口学资料、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方面对临床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管理的研究进展

陈佳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标准、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以及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流程化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流程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耐受度。

健康意识理论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祁郑晴,许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健康意识扩展理论的相关概念及主要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回顾国外健康意识扩展理论在精神病学护理教学、反思性护理教学及戏剧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指出该理论有助于评估护理教学效果,在培养护理高级人才、增强护生的自我健康意识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以期为我国护理教育领域应用该理论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功能锻炼量化卡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中的效果观察

黄菲菲,阙纤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量化卡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使用功能锻炼量化卡进行锻炼。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4 d、术后1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量化卡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中可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

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应用效果分析

邓旭,陈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骨科病人为研究人群,分为干预组(采用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措施)和对照组(使用传统康复措施)。比较方案实施后两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在髋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平衡情况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方案实施后2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髋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平衡情况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障碍康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管理办法,将其应用至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锻炼中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关节功能和平衡功能、促使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并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生活质量。

肺癌放疗病人施以正念行为训练配合亲情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MCSQ与MAAS评分的影响

陆红梅,解金凤,吉冬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病人施以正念行为训练配合亲情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SQ)与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接收的82例肺癌放疗病人资料,按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正念行为训练配合亲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MCSQ评分、MAAS评分、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困扰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CSQ中的面对评分比对照组高,回避、屈服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MAAS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比对照组的31.71%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埃德蒙顿症状评价系统量表(ESAS)评分比对照组低,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肺癌分表(FACTL)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肺癌放疗病人施以正念行为训练配合亲情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CSQ与MAAS评分,减少放疗不良反应,并且有助于减轻症状困扰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午时开天门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干预研究

刘祎,张敏,兰霞,郭佳,钟俊,王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运用“子午流注”理论午时(11:00~13:00)开天门探究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病人21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开天门组和午时开天门组,每组7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开天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避开午时进行开天门治疗,午时(11:00~13:00)开天门组基于常规组进行午时开天门治疗。使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和头痛计分法来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疗效。结果:开天门组和午时开天门组头痛程度评分、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头痛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午时开天门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减少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安全易行。

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联合团队式授权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陈燕华,徐艳玲,王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联合团队式授权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匹配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联合团队式授权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在社会功能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更高,症状及副作用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经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更高(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联合团队式授权教育可提升病人社会功能,保证病人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自我效能,加快院外康复速度。

家庭式平衡训练对老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病人髋关节功能、下肢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刘琼,李沙沙,李西子,王培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针对老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病人实施家庭式平衡训练对其下肢活动能力、髋关节功能和平衡能力的作用。方法:将125例老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居家功能指导,观察组63例在此基础上增加家庭式平衡训练,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下肢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和A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式平衡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病人髋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屈曲角度,促进下肢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基于福代斯幸福感训练的早期乳房按摩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泌乳水平、产后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侯旻,袁琳,郑书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在进行基于福代斯幸福感训练的早期乳房按摩后对产后抑郁、睡眠质量及泌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119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激励式早期护理联合产后乳房按摩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福代斯幸福感训练的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水平、产后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初产妇起始喂养时间、泌乳发动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泌乳量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福代斯幸福感训练的早期乳房按摩可以改善初产妇的产后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进一步促进初产妇血清泌乳素的分泌。

基于合作共赢模式的器械预处理清洗效果研究

马莉,郝晓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擦拭、流动水冲洗、短时间内酶液浸泡后捞出、湿中单覆盖保湿方法预处理器械。观察组经科室间联动培训后采用较短时间内使用预处理剂浸泡器械的方法。通过目测+放大镜法、ATP检测法和残留蛋白检测方法,对不同预处理方法影响器械清洗效果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器械污染程度降低、清洗合格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处理剂能有效降低使用后器械污染程度,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科室间协作能加快器械的周转及延长器械的寿命,为医院节约成本。

音乐低频共振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合并睡眠障碍的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恶心呕吐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张楠楠,阚亦非,王艳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音乐低频共振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合并睡眠障碍的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恶心呕吐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合并睡眠障碍的胃癌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并指导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音乐低频共振。观察两组的负性情绪、恶心呕吐程度、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低频共振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通过改善合并睡眠障碍的胃癌化疗病人的负性情绪,并缓解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生理盐水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病人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梁瑞,董小方,杨彩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假性球麻痹(PPCI)病人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7例PPC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54例在此基础上进行38~43 ℃与0 ℃的生理盐水棉球对口咽行冷热刺激。观察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理盐水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能够通过对中枢神经的刺激,增强病人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营养状态。

盆底康复联合凯格尔运动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郭芬,常明明,王丹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联合凯格尔(Kegel)运动对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盆底肌力、肌纤维功能及性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2020年8月107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凯格尔运动干预,观察组给予凯格尔运动联合盆底康复,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纤维功能及性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盆底收缩压和阴道静息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联合凯格尔运动可通过改善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盆底肌纤维功能,强化盆底肌力,促进性功能恢复。

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的影响

刘倩,贾锰,田永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9例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联合舌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咬合诱导。观察两组的矫正时间、咬合功能、牙周健康程度。结果:观察组的转位牙矫正、倾斜牙矫正和治疗完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颞肌、二腹肌及咬肌募集电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可改善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咬合功能,缩短矫正时间,改善牙周健康程度。

ABCD护理分级与主动气道加温湿化干预结合对急性肺炎病人症状改善效果及HAD评分的影响

张春晓,赵世娣,周静怡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ABCD护理分级联合主动气道加温湿化干预对急性肺炎症状的改善效果及焦虑抑郁(HA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肺炎病人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行常规护理及主动气道加温湿化干预,观察组(n=60)实施主动气道湿化及ABCD分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症状、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94,6.572,7.458,7.855,6.994,6.507,P均<0.05);随访时,观察组的焦虑、抑郁(HA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41,7.432,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睡眠质量评分(4.21±1.05)分低于对照组(7.95±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5,P<0.05)。结论:主动气道加温湿化与ABCD护理分级干预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急性肺炎病人的症状体征,改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袁凤新,王江华,陈静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术后优质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心内科因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基于对照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血气胸、心房颤动复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病人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围术期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病人心理不良情绪,缓解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
护理管理

逆境评价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张智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逆境评价、职业认同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护士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为经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士群体缓解心理应激反应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使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逆境评价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对2020年1月—2020年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开设发热门诊的某三级甲等医院41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逆境评价、职业认同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护士心理应激反应的预测力显著(P<0.001)。职业认同在逆境积极评价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护士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P<0.001),职业认同在逆境消极评价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护士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使得护士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第一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培养护士群体避免使用消极评价策略应对各种工作事件,善于采用积极评价策略来应对困难的能力;第二可以通过培养护士稳定持久的职业认同感;第三可以通过评价策略的改善和职业认同感的提高共同缓解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
调查研究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驾照式记分”过程管理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陈敏,黄霞红,林灵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借鉴“驾照式记分”的管理理念,构建一套健全、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过程管理体系,为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过程督导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小组商讨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构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驾照式记分”过程管理监测指标体系并进行修正及确立。结果:2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5和0.823,2轮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9~0.168、0.131~0.231(P<0.05);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驾照式记分”过程管理监测指标体系并设置了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的重要性均值>4.00、变异系数<0.20。结论: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相对集中,该监测指标体系可靠和科学;量化的过程评价体系建立能作为标尺衡量临床护理教师素质和教学过程行为,督促临床带教老师通过规范化的行为开展教学工作。

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刘秀英,沈春华,费网华,施巧华,成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了解急性脑梗死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的护理体验,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护理过程,以参与过该过程的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利用Nvivo 11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通过对12名参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护理人员转录稿的编码、摘录、解释,总结归纳为3个主题:溶栓前高效护理操作是保证治疗时间窗的关键;缺乏对于并发症早期识别的方法;对于rt-PA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需家属配合。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及操作准确、熟练的实施,提高其对病人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力,并创建更多并发症早期识别的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及治疗效果。

云南省助产学专业本科生报考动机和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

敖博,马永欣,田勤,和丽秀,杨国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2019年—2020年云南省本科助产学专业考生的报考动机和专业认同情况,以期对助产学本科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胡忠华编制的《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和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报考动机调查问卷》,对云南省2所本科高校的助产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24份。结果:报考助产学专业动机的影响因素排序分别为: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个人意愿>高考成绩>父母亲人意愿>二胎政策开放>社会需求>被迫调剂或其他原因。助产本科学生专业认同总分为(61.37±9.16)分。除专业认知外,其他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科助产学生的报考动机明确,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是学生报考助产学的主要动机,但学生对专业认同属于一般认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后疫情时代首届毕业护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阳绿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后疫情时期首届毕业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下其职业认同的变化,为在校教学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疫情后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661名应届毕业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首届护理毕业生职业认同得分为(29.26±4.94)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人口学资料中生源地及年龄是其职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且此次疫情让其更坚定了护理职业的选择(52.5%)。结论:新冠疫情后首届毕业护生职业认同呈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护理专业教师,结合重大疫情影响,以抗疫精神为载体,做到“课堂思政,思政课堂”,逐步培养其职业责任与使命感,最终提高其职业认同。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及护理研究

曹玲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档案抽签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1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入选病人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人的出院准备度及住院指导质量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出院准备度总分为(68.76±7.17)分,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分别为(28.12±2.83)分、(22.86±2.29)分及(17.68±1.85)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38.37±13.86)分,其中讲授技巧及效果维度得分最高,为(65.49±6.61)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病人出院准备度,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病人疾病认知程度及应对能力,提升其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减少其出院后并发症及再入院发生情况,促进其疾病康复。

肾脏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钱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肾脏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原因及干预策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对102例肾脏移植术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肾脏移植术后病人POCD发生率为21.57%(22/102),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肾脏移植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接受健康宣教、术后使用镇痛镇静剂、HAM评分、HAMD评分、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评分等。结论:肾脏移植术病人术后POCD发生率较高,病人不良情绪、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评分、ICU压力源是影响肾脏移植术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术前对病人加强健康宣教,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将有助于预防肾脏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心理韧性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急性应激障碍影响的交叉滞后研究

薛芳群,冯彬,柳玉芳,林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急性应激障碍(ASD)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追踪设计,对101例创伤性骨折病人使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以及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术前以及术后2周的二次评估。结果: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前ASD检出率为32.7%,术后ASD检出率为18.8%,术前CD-RISC得分为(50.23±11.76)分,术后CD-RISC得分为(57.54±12.76)分;相比较于术前,术后ASD检出率降低(χ2=5.07,P<0.05),CD-RISC得分则显著增加(t=-4.51,P<0.01);术前的心理韧性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病人术后的ASD(β=-27,SE=0.13,P<0.01),但术前ASD则不能够预测病人术后的心理韧性(β=-0.09,SE=0.17,P=0.43)。结论: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前的心理韧性对其术后的ASD具有延时的保护作用。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钰妹,赵惠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部分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班的福建省泉州地区部分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进行调查。采取网络发放问卷,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因素,分析其科研培训需求。结果:共回收568份问卷,单因素分析得出影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因素有编制情况、阅读护理期刊频率、申报课题情况、医院等级、所在科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编制情况、所在科室与科研能力呈正相关,阅读护理期刊频率、申请课题情况与科研能力呈负相关。结论: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科室应根据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并结合护理人员的科研知识需求,定期开展培训。

婴儿痉挛症患儿家长对疫苗接种犹豫的质性研究

张莹,夏爱梅,王相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了解婴儿痉挛症患儿家长对疫苗接种犹豫的原因,为今后此类患儿疫苗补种接种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痉挛症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最终进行总结分析并精炼主题。结果:婴儿痉挛症患儿家长疫苗接种犹豫可归纳为4个主题:患儿家长对疫苗接种态度、信念;顾虑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接种及儿童传染病知识的缺乏;疫苗接种与婴儿痉挛症发作是否有关。结论:婴儿痉挛症家长对疫苗接种持肯定态度,但要进行积极随访,向患儿家长普及疫苗接种、儿童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改变其态度及信念,督促家长对疫苗接种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婴儿痉挛症患儿疫苗的补种接种率。

改良版跌倒风险机能评测简表在社区老年人跌倒评估中的应用与评价

张晓玲,朱小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将改良版跌倒风险机能评测简表(Brief PerformanceBased Fall Risk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中,并评价该工具的诊断性价值。方法:使用跌倒风险机能评测简表对376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根据跌倒发生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评估高危跌倒的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与特异度,评价该工具预测跌倒的能力。结果:预测单次跌倒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730,敏感度为 52.6%,特异度为84.2%,约登指数0.368;预测多次跌倒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776,敏感度为63.6%,特异度为80.5%,约登指数0.441。以被调查社区老年人是否有跌倒为分组变量,对量表总分进行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跌倒风险机能评测简表基于被测评者身体机能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涉及对受试者生理、病理、用药、环境等方面,且评测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可以快速且准确地为院外初级卫生保健场所跌倒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鼻咽癌放疗病人复发恐惧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曾显溪,范人慈,聂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鼻咽癌放疗病人复发恐惧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并制订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病人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一般资料量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并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鼻咽癌放疗病人复发恐惧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鼻咽癌放疗病人复发恐惧水平评分为(85.34±8.13)分,中等水平占40%,社会支持评分为(29.43±4.16)分;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鼻咽癌放疗病人复发恐惧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r=-0.532,P=0.001)。结论:鼻咽癌放疗病人多伴有中度复发恐惧,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应加强健康教育,强化主客观支持,以减轻癌症复发恐惧。

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排空延迟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张玉清,龚细丹,陈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41例远端胃癌病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胃排空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将2019年4月—2020年9月治疗的153例胃癌病人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共有10.5%(57/541)病人出现胃排空延迟。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术前幽门梗阻、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间与胃排空延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5岁、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前幽门梗阻、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以及手术时间≥180 min是胃排空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公式Z=0.822×年龄+1.072×糖尿病+0.810×术前血清白蛋白+1.658×术前幽门梗阻+1.152×手术方式+0.910×手术时间-3.485。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43,0.865),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84.7%。模型验证结果: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95.8%,精确度为92.8%。结论:本研究对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排空延迟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效能,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评估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护理教育

五维教学体系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谭艳,李旭英,樊溶榕,魏涛,黄新娟,彭思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五维教学体系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培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级、2020级护理实习生,分别作为对照组(420名)及试验组(380名)。对照组于实习期间进行传统管理模式,试验组于实习期间开展理论带教、操作考核、护理查房、质量反馈和日常管理在内的五维教学体系;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量表、护生考核成绩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生满意度、考核成绩得分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五维教学体系一体化临床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实习满意度,能有效提高护生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