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32期 刊出日期:2021-11-20 目录

论著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呼吸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孙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呼吸护理研究的科学成果,探索该领域2011年—2020年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11年—2020年呼吸护理研究的主要文献。利用可视化技术分析该领域的期刊、机构、作者、参考文献和关键词;创建了基于时间轴的关键词共现聚类,以分析呼吸护理研究趋势与热点。结果:本文分析了近10年间呼吸护理研究的662篇文献,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发表在CHEST杂志上的呼吸护理文章获得了最高的引用;Bach J R和Finder J D的文献揭示了他们在呼吸护理研究中的重要贡献;通过关键词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是目前呼吸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结论:通过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呼吸护理领域的研究“图谱”,为研究者了解呼吸护理研究趋势与热点、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指引。

失禁性皮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不同护理措施的对比研究

陈桂园,王巧,黄利全,崔飞飞,朱楼英,丁明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大鼠模型并评估不同护理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胰蛋白酶浸渍IAD模型组、模型+氧化锌组、模型+无痛皮肤保护膜组、模型+硅酮敷料组、联合模型组(人工尿液联合胰蛋白酶)、联合模型+氧化锌组、联合模型+无痛皮肤保护膜组和联合模型+硅酮敷料组,每组6只。每天观察IAD的严重程度。4 d后,H&E染色评估皮肤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MHC-Ⅱ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STAT1、p-STAT1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IAD模型组的皮炎严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经氧化锌、无痛皮肤保护膜或硅酮敷料治疗4 d后,皮炎显著缓解(P<0.05)且pH值明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大鼠皮肤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创面无表皮覆盖,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经治疗后,皮肤组织明显恢复,其中硅酮敷料组恢复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皮肤组织中MHC-Ⅱ、NF-κB p65、p-NF-κB p65、STAT1和p-STAT1的表达显著升高。经治疗后,以上蛋白质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硅酮敷料组降低最明显。结论:氧化锌、无痛皮肤保护膜和硅酮敷料均能有效减轻IAD的症状,但硅酮敷料的治疗效果最好。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崔金锐,胡露红,旷婉,肖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04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量表(Narrative Competence Scale,NCS)进行在线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得分为(133.94±12.72)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人文关怀相关培训、领导/同事关心程度、在护理过程中注重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的程度和关注病人个体差异、医学叙事能力是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人文关怀品质总变异度的44.2%。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可通过后天培养发展而来,护理管理者应制定覆盖全人群、全岗位、全职业周期的系统化人文关怀在职培训方案,持续优化供给侧培养方式,基于叙事护理不断增强人文关怀理念与感知,促进人文关怀理论向实践迁移,打造人文关怀传递链营造良好组织氛围,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与提升。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郭丽婷,林蓓蕾,胡亚男,周欣馨,吴蒙蒙,郭萧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和健康行为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问卷对201例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总分为(96.17±1.23)分,21个条目的均分为(4.58±0.06)分,健康行为总分为(143.99±1.72)分,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实现(3.00±0.04)分、营养(2.84±0.04)分、压力管理(2.83±0.04)分、人际关系(2.76±0.04)分、健康责任感(2.68±0.05)分、运动锻炼(2.49±0.05)分;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与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发病风险感知水平越高的人群其健康行为水平越高,可关注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和健康行为现状,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的健康情况,改善对疾病的错误感知,减少影响疾病转归的不良影响,从而有效提升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

宁夏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雷新宁,白菲,朱磊,郭永合,杨丽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的自我效能,临床上护士与病患之间沟通能力的情况,旨在更好地了解临床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或能力和护理人员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分析护士与病人沟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之间是否有关联。方法:对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240名护士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7±5.13)分,沟通能力均分为(6.80±0.9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患临床沟通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层要更加注重对年轻护士、低层级、低职称护士沟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护士自我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王婷,李维佳,许翔英,张慧,殷雪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医院收治的脑肿瘤病人1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65例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未并发癫痫112例(67.88%),并发癫痫53例(32.13%),其中早发性癫痫25例(15.15%),迟发性癫痫14例(8.48%),部分性癫痫9例(5.45%),全身性癫痫5例(3.03%),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术后感染发热、肿瘤切除程度、肿瘤性质、术后病理级别、肿瘤部位、术后预防、瘤周水肿、术后水电解质紊乱、是否伴瘤卒中均为影响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相关因素(P<0.05);术后感染发热、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预防、术后病理级别均为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感染发热、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预防、术后病理级别均为脑肿瘤病人开颅术后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脑肿瘤病人的诊治过程中,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高度的重视,给予病人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将术后癫痫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从而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帮助。
综述

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高雪,赵体玉,黄德钦,徐晨,陈艳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以“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护士”“上门护士”等为检索主题词进行检索,综合分析在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大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内科住院病人VTE风险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

马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了内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及预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内科医务人员及时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老年痴呆认知干预方案构建理论及应用进展

谢娟娟,沈鑫华,钱蝶蝶,崔艳秋,费丁家,张立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老年痴呆干预方案构建中的相关理论及应用进行综述,为老年痴呆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相关理论在痴呆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

两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病人的效果观察

刘雷,胡登科,朱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两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DPMAS治疗病人10例共进行治疗40次,分为单胆红素吸附治疗组与双胆红素DSPMA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下降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胆红素下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胆红素吸附治疗清除胆红素效率优于单胆红素吸附治疗,同时丢失一定量的白蛋白,在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过程可以联合双胆红素吸附治疗。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联合耳穴压籽对脾虚型崩漏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联合耳穴压籽对脾虚型崩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脾虚型崩漏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联合耳穴压籽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孕激素(P)]、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FSH、E2、L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孕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FSH、E2、LH、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联合耳穴压籽用于脾虚型崩漏,能够显著改善病人性激素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知信行模式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高风险人群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田晓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高风险人群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及对照组75例。观察组实施包括知识学习、信念强化、行为改善三个阶段的路径化阶段化知信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知信行水平、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抗病毒治疗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知信行模式可以提高HBV相关肝癌高风险人群的知信行水平,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

预防性置管对改善食管癌放疗病人营养状况效果分析

王楠,张亚茹,王征,何俊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管饲喂养的食管癌放疗病人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变化进行分析,为食管癌放疗病人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进行管饲营养支持的食管癌病人放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变化。结果:共纳入41例病人,男36例,女5例。预防性置管28例,反应性置管13例。41例病人放疗后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放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置管组和反应性置管组病人治疗前后在体重、BMI、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病人治疗期间存在普遍的体重丢失,预防性置管对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的效果不明显,因此不推荐放疗前常规预防性置管。

个体化渐进式低温治疗在血液透析病人主观报告结局指标中的应用评价

张清云,黄淑华,陈海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个体化渐进式低温治疗在血液透析病人主观报告结局指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病人12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常温常规透析组、低温可调钠透析组、个体化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组各40例,3组病人每周血液透析2次,对病人随访3个月,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价。结果:个体化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组在各治疗时段中SF-36量表各维度(包括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高于常规透析组及低温可调钠透析组(P<0.05)。结论:个体化渐进式低温治疗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而主观报告结局指标的应用可提高血液透析病人临床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肺康复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康复效果评价

赵春玲,陈兰兰,苏皎,李安玲,武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肺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本院诊治的COPD稳定期病人12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PR干预与常规治疗6个月,于入组时及入组第2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时给予6 min步行距离(6MWD)测试,治疗前后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测量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和肺功能,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内急性加重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对6MW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人的6MWD均随时间升高,且研究组6MWD优于对照组(P=0.025)。治疗后两组病人MEP和MIP均较入组时改善(P=0.000),且研究组MEP和MI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CAT评分(16.06±3.72)分,低于对照组(18.21±3.14)分(P=0.003)。两组肺功能改善率、稳定率和进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1年内再次急性加重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PR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病人的运动耐力、呼吸肌功能和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进展速度,降低未来急性加重事件发生的风险。

SMOOTH模式在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SMOOTH模式在预防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VTE预防措施。将2020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作为观察组,给予SMOOTH模式指导下的VTE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当天D二聚体水平、VTE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当天D二聚体水平、VTE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SMOOTH模式对预防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VTE具有积极作用,该模式指导下的预防措施可显著减少VTE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招玉艳,程卓琼,李小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腹膜透析病人482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6月,n=241)和观察组(2020年7月—2020年12月,n=241),对照组行常规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治疗依从性总评分及各维度、肾脏病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腹膜炎、渗漏、导管滑脱、营养不良、废品处置不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病人居家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降低病人腹膜炎及渗漏发生率,改善病人透析期间生活质量。

影响ICU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非计划中断的多因素分析

高月芳,王艳,窦英茹,朱庆捷,郭凌翔,潘春芳,戴雪梅,陈巧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非计划中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20年3月—2020年5月入住我院中心ICU并行早期运动的124例机械通气病人,对其每次运动进行评估监测,根据运动中是否发生非计划中断,分为中断组和非中断组,分析导致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非计划中断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样本124例,运动1 316次。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18分);病人不配合;早期运动风险评估不完善;未制定个性化早期运动方案;早期运动过程中缺乏相关指导;MDT团队沟通不畅均会导致运动非计划中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早期风险评估不完善、未制定个性化早期运动方案是影响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非计划中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多种因素会导致ICU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非计划中断,每次运动根据病人情况,充分评估,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可以降低早期运动非计划中断率。

回授法联合心脏康复计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

陈春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回授法联合心脏康复计划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9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回授法开展健康教育,为病人制订并实施心脏康复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快速康复指标、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回授法联合心脏康复方案后,观察组病人的留置气管插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联合心脏康复计划运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可以提高病人术后配合康复运动的积极性,加速病人快速康复,改善病人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腹膜透析病人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姜绍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慢性肾病腹膜透析病人104例,根据生命网健康教育实施时间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前)收治的52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后)收治的5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导管维护依从率、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营养管理、运动管理、心理舒适性、健康责任等)、肾病及透析相关生存质量简表(KDTA)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慢性肾病腹膜透析病人健康行为,提高病人导管维护依从率,降低病人腹膜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及再入院率,提高病人透析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COPD病人应用自血疗法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张丽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用自血疗法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156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将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的78例设为对照组,将合并使用自血疗法的78例设为试验组,分析疗效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4%)比对照组(88.46%)高(P<0.05);试验组1秒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比对照组高,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在COPD临床治疗中将自血疗法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合并使用,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改善疗效。

改良早期预警量表在急诊胸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何丽碧,陈建江,邱芳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量表在急诊胸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0例胸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估,试验组采用早期预警量表(MEWS)评估,两组应用周期均为10个月。比较两组预检分诊情况(病人满意度得分、候诊时间),急性胸痛病人不同疾病的预检分诊评估准确率、心源性胸痛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急性胸痛病人的候诊时间缩短,满意度得分升高;试验组急性胸痛病人不同疾病的预检分诊评估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死亡率和3个月内再次出现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心源性胸痛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评分系统可提高急诊胸痛病人的预检分诊评估准确率及诊疗水平,降低病死率,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血糖管理体系在急性四肢创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

孙晓伟,刘健燕,邓银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血糖管理体系在急性四肢创作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急性四肢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的血糖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血糖管理体系,对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四肢创伤病人围术期实施血糖管理体系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

互述式教育结合情景模拟在冠心病PTCA术后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朱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互述式教育结合情景模拟在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TCA病人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互述式教育结合情景模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二级预防行为、疾病管理能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二级预防知识、二级预防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行为管理、饮食行为管理、运动行为管理、情绪行为管理及疾病管理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再狭窄、病人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述式教育结合情景模拟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TCA病人术后二级预防行为及疾病管理能力,可以有效消除或者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聚焦解决模式在胰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沈卫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胰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胰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的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况及化疗完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在化疗前、化疗期间、化疗后健康知识掌握得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评分、化疗完成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提高胰腺癌化疗期间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心理弹性,提高化疗依从性。
调查研究

南京市某医院护士信息素养与循证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杨莉,方金林,叶红芳,孙倩倩,李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信息素养与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及两者的相关关系,为提高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息素养问卷和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3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信息素养总分(73.16±9.37)分,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信息道德(3.91±0.60)分,信息意识(3.87±0.45)分,信息能力(3.62±0.55)分,信息知识(3.38±0.59)分。循证护理能力总分(51.72±21.93)分,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情景评估及证据应用(2.43±0.90)分,证据传播(2.33±1.07)分,证据检索及评价(2.20±1.06)分,证据整合(1.98±1.19)分。信息素养能力和循证护理能力呈正相关(r=0.496,P<0.01)。结论:护士的信息素养与循证护理能力呈正相关,增强护士的信息素养,可提高其循证护理能力。

重症肺炎患儿父母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岳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父母的心理体验。方法:于2020年9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13名重症肺炎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自责与愧疚、预感性悲哀、经济负担重、信息支持需求、家庭韧性增加。结论:重症肺炎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较大,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达到改善患儿父母心理体验、促进患儿康复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锻炼依从性与病人积极度、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何敏峰,严素敏,关露娟,卢琨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锻炼依从性、病人积极度、社会关系质量水平,并探索病人积极度、社会关系质量对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骨科病人锻炼依从性量表、中文版病人积极度量表、社会关系质量水平量表,对12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锻炼依从性得分为(36.65±6.8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病人积极度得分为(51.06±12.93)分,处于第二水平;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得分为(54.70±7.4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病人积极度、社会关系质量与锻炼依从性均具有相关性,回归方程显示病人积极度中的“疾病预防相关能力”维度、社会关系质量中的“家庭亲密度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共解释了总变异的26.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锻炼依从性、病人积极度得分不理想,锻炼依从性与病人积极度、社会关系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可通过提高病人积极度、社会关系质量水平来提高病人的锻炼依从性。

深圳市大学生急救素养现状调查

范伟超,杨浩烨,张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急救素养现状,为后续急救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性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某高校299名在校生,采用急救素养调查问卷,从急救学习情况及需求、急救知识与技能、急救信念等部分进行调查,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平均得分为(27.12±3.45)分;急救信念平均得分为(40.24±4.78)分;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得分有差异(P<0.05);低年级学生的急救信念较高年级学生好(P<0.05);学生主要通过电脑网络途径了解急救知识(70.2%); 63.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将急救技能作为中国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结论: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不足,急救培训需求强烈,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急救素养的培养。

麻醉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周琳,彭丽,姜丽芳,孟祥梅,滕红玉,吴穗婷,侯晓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麻醉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以期为临床开展预防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行麻醉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经回顾性分析法获取病人基础信息,借助镇静躁动(SAS)评分量表评估麻醉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状况,统计苏醒期躁动病人例数,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麻醉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验证其效果。结果:苏醒期躁动病人5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麻醉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药物催醒、术后疼痛、留置导尿管、术中低体温、术前焦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或<18岁、药物催醒、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留置导尿管、术中低体温、术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P<0.05);研究构建得到,麻醉手术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为P苏醒期躁动=1/[1+e-(-7.430+0.834X1+1.159X2+1.326X3+1.281X4+1.405X5+1.103X6)];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最佳截断值为6.3分,敏感系数为0.843,特异系数为0.874,Youden指数最大为0.717,预测准确率为98.00%。结论:麻醉手术病人易出现苏醒期躁动,且其风险因素复杂,研究构建的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能实现对苏醒期躁动风险的有效识别,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预防护理措施。

住院病人跌倒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陈森芸,罗宝林,周玉华,黄嘉佳,施楚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评估住院病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列线图模型,为病人跌倒的判别及应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跌倒的病人纳入跌倒组,未发生跌倒的病人纳入非跌倒组,对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用药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能的风险因素等进行病例回顾研究,应用SPSS 22.0和R4.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步态、眩晕、夜尿/排便增多、跌倒风险认知评估、苯二氮卓类用药、诊断个数、血清钾、Morse跌倒风险评分是跌倒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orse跌倒风险评分、血清钾、跌倒风险认知评估是病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对住院病人发生跌倒的临床判别提供新的思路,此模型尚需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优化。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罗方伶,宋青青,王野峰,杨美玉,黄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220例,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患儿140例设为建模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患儿80例设为验证组,统计建模组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患儿例数,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借助模型预测验证组患儿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风险,以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建模组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患儿共5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室间隔缺损直径、VSD上缘到主瓣距离、合并膜部瘤、封堵器直径、术前心律失常(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60 min、VSD直径≥5 mm、VSD上缘到主瓣距离<3 mm、合并膜部瘤、封堵器直径>6 mm、术前心律失常(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得到P=1/[1+exp(2.9610.734×手术时间≥60 min-0.806×VSD直径≥5 mm-0.913×VSD上缘到主瓣距离<3 mm-0.846×合并膜部瘤-1.032×封堵器直径>6 mm-1.217×术前心律失常)]。结论:研究构建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所涉变量具有代表性,且模型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强,预测准确率高,能实现对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风险的有效预测,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

乳腺癌病人的睡眠质量与住院应激、心理困扰相关性研究

童静韬,王颖,杨婷,余洪兴,夏雯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乳腺癌病人睡眠质量现况,探讨睡眠质量与住院应激、心理困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住院乳腺癌病人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入住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专科病房98例住院病人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应激量表、简式健康量表。对乳腺癌病人的睡眠质量、住院应激、心理困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88.8%病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大于7分,存在睡眠异常。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得分为(10.63±3.45)分,与国内常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住院期间乳腺癌病人睡眠质量指数与住院应激、心理困扰呈正相关(P<0.05)。结论:睡眠问题在乳腺癌病人中普遍存在,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重视影响睡眠的诱发因素,针对性进行症状及心理管理,从而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周围性皮炎预测模型设计及预防护理

黄艳波,刘玮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设计结直肠癌造口病人造口周围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并据此确定预防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预防结直肠癌造口周围性皮炎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收治的结直肠癌造口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出现造口周围性皮炎的病人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周围性皮炎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设计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果,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出现周围性皮炎病人共4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周围性皮炎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辅助放化疗、回肠造口、合并糖尿病、不了解造口护理知识、渗漏(P<0.05);据此设计预测模型为Z=P=1/[1+e-(-8.892+1.207×年龄≥60岁+1.125×辅助放化疗+1.388×回肠造口+0.985×合并糖尿病+1.000×不了解造口护理知识+0.807×渗漏)];经ROC曲线分析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最佳截断值为9.3分,敏感性系数为0.854,特异性系数为0.926,Youden指数为0.780,预测准确率96.67%。结论: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多存在造口周围性皮炎风险,研究设计的造口周围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预测有效性强,可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有效支持。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自我管理类型及行为轨迹经历

刘若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自我管理类型及行为轨迹的经历,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访谈法的形式对精神分裂症病人50例开展深度地访谈,同时通过聚类分析法对此类病人的自我管理种类进行分类分析,探究此类病人的行为轨迹状况。结果:按照聚类分析的结果,将此类病症病人的自我管理分成3类:第一类,自信、自主及自我管理(Ⅰ类),病人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具体地疾病管理当中,并能够掌握一定的自我管理方面的技能;第二类是被动顺从自我管理(Ⅱ类),病人对照料者的依赖性较强,疾病管理侧重于服用依从性和药物管理,但在症状的管理、资源的利用与支持自我管理方面较差;第三类为不参加到自我管理中,病人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其他自我管理比较差,参加疾病管理的积极性较弱。此类病人服药的自我管理及行为轨迹经历了服从—感知—决策—调整—警觉—超越6个阶段,但6个阶段并非单向推动,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形反反复复地发生变化。结论:此类病人具有不同类型的服药自我管理的方式,且服药自我管理行为轨迹是连续且动态的、逐一推进又可反复变化的过程,医护工作者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服药的自我管理行为特点,进行准确辨别,为病人提供服药管理的依据。

ICU新护士对亚谵妄综合征认知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张华,宋晴,崔菡斐,李婷,吴超,房晓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新护士对亚谵妄综合征的认知及培训需求,为ICU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建议与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对11名ICU新护士进行深入访谈,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分析、编码、汇集、提炼主题及求证,确保主题准确。结果:从访谈结果中提炼出4个主题:ICU新护士缺乏对亚谵妄综合征的认知;ICU新护士对亚谵妄综合征管理持有不同态度;影响亚谵妄综合征管理因素多样化;ICU新护士渴望得到亚谵妄综合征知识的培训。结论:为提高ICU新护士对亚谵妄综合征的认知水平,需制定相关培训方案以加强对ICU新入职护士对亚谵妄知识的系统培训。

基层医院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死亡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柳,王东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死亡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商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3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死亡态度描绘中文修订版(DAP-R)调查病人对死亡的态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382例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对死亡的态度中死亡恐惧者占21.73%,顺其自然者占7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死亡恐惧的危险因素,而接受过死亡教育、重视临终前生活质量及与别人讨论过临终问题则是病人死亡恐惧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院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对死亡持顺其自然者居多,女性、年龄<60岁的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对死亡多持以恐惧的态度,医护人员应重视女性、中青年临终病人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死亡教育,让病人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死亡。
护理管理

医护助一体化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晨交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叶秋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护助一体化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晨交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开始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实施医护助一体化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儿童重症监护室晨交班质量管理中,采用非同期对照,通过比较一体化实施前(2016年1月—2017年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儿童重症监护室晨交班质量管理:医嘱执行安全;护理质量安全;医、护、助、患满意度等指标,评判其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晨交班质量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医护助一体化模式后儿童重症监护室实时医嘱执行、辅助检查落实、医嘱处理、检查报告跟进不及时缺陷发生数比实施前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床单位环境安全、病人交接安全、输液安全、仪器设备安全较管理前显著提高; 医、护、助满意度也明显比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助一体化模式能提高儿童重症监护室晨交班质量管理中医嘱执行安全、辅助检查及时落实、检查报告及时跟进;提高护理质量安全、病人交接安全、输液安全、仪器设备管理安全;提高医、护、助的满意度。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中的应用

张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院际转运的3 618例危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将老院区未开展品管活动的院际转运危重症病人设为对照组(n=1 910),新院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进行院际转运的危重症病人设为试验组(n=1 708),按照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操作步骤,在现状调查基础上从人员、制度流程等对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模式进行构建,比较两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准备时间、转运反应时间、病人(家属)满意度分别是3.63%、21(3,65)、124(36,203)、95.72%;对照组分别是7.54%、35(15,80)、147(35,240)、9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3、Z=5.713、Z=3.445、χ2=23.055,P<0.05);此外,全体圈员运用品管手法的能力等无形成果均有显著提升。结论:通过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构建的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模式能够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转运准备时间及转运反应时间、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为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模式的推行提供基础。
护理教育

多元化培训模式提升ICU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评价

张雪静,吕露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概念图和反思日记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提升重症监护室(ICU)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实习的10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阶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9年4月)和试验组(2019年5月—2020年8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培训;试验组采用案例分析、概念图和反思日记的多元化培训模式。4周实习结束时对所有护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同时评价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培训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与操作成绩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培训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概念图和反思日记的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提高ICU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