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25期 刊出日期:2021-09-10 目录

论著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嵌入式养老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罗丽,钱英,徐东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我国嵌入式养老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以“嵌入式养老”为主题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检索2008年6月1日—2020年4月2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篇文献题录导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进行作者、关键词、机构等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嵌入式养老相关研究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基金支持不足,研究机构以高等院校以及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主,各研究者、机构间合作交流少,目前主要集中于嵌入式养老的现存问题、优势分析及改进路径,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及构建,嵌入式养老模式及养老需求的研究。结论:研究内容趋于同质化,相关问题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需要深入研究嵌入式养老方面的具体问题,结合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实现养老个性化、多元化。

共享决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瞿佳,刘于,邓淑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对2010年—2019年共享决策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共享决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010年—2019年共享决策研究的文献,并使用CiteSpac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享决策研究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产作者为LEGARE F,得到5个名词术语聚类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癌症(cancer)、服药依从性(medical adherence)、决策辅助(decision aid)和决策研究(decision study)。结论:共享决策研究大多集中在美国,研究热点以癌症为主,关注癌症防护、安宁疗护、精神疾患以及决策辅助工具应用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

中文版广泛性焦虑症病耻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潘胜茂,温李滔,来慧丽,陈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翻译“广泛性焦虑症病耻感量表”(Generalised Anxiety Stigma Scale,GASS),并评价其在医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采用Beaton提出的跨文化调适模式方法,翻译并形成GASS中文版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价。结果:中文版GASS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3,与歧视-贬低感知量表显著相关(r=0.271,P<0.001)。中文版GASS主要测量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病耻感水平和大众对焦虑症病人的歧视态度。结论:中文版GASS在普通人群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公众对焦虑症及病人的信念、认知及行为态度。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周兴婷,罗健,彭超华,刘杨,刘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SinoMed、BMJ、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相关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AMSTAR评价结果显示,方法学质量得分总体较高;对7篇系统评价进行证据质量评价,4个结局指标为中,其余均为低或极低。结论:纳入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较高,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主要为低或极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是安全有效的,但长期干预效果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综述

预防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鲁志卉,郭晓贝,王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系统综述国内外预防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全面梳理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工具、干预措施、质量控制及事后原因分析等全方位、综合管理策略,以有效降低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保障病人安全,为预防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最佳安全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丁敏,吴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的评估工具,为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和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提取和总结CINAHL、PubMed、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有关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评估工具的文献。结果:纳入9篇文献,总结出8种评估工具,分别是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elf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SMA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评估表(Development of Self-Care Competence of the Person with an Intestinal Stoma,CAO-EI:ESEP)、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问卷、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问卷、造口病人专门自我护理问卷(Specific Self-Care for Ostomized Patients Questionaire,CAESPO)、造口自理指数(Ostomy Self-Care Index,OSCI)和造口病人自我管理量表。结论:综合评估各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在我国可优先选择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估。

昼夜节律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秦兰芳,王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昼夜节律表达机制、昼夜节律与健康关系、昼夜节律与重症护理等方面对昼夜节律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医护人员护理决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声带息肉病人术后嗓音康复的护理进展

陈梦婷,李丽,赵彩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声带息肉概述、声带息肉对嗓音功能的影响、嗓音康复的内容及评价指标等多方面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促进病人术后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心房颤动抗凝病人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韩雪娜,杨富国,刘蕊,张珊珊,李雯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心房颤动抗凝病人自我管理的内涵、评价工具、影响因素及自我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心房颤动抗凝病人制订更完善的自我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儿童功能性腹痛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秦灵,张咏梅,宋凌霞,叶菁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功能性腹痛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从药物干预方法和非药物干预方法两方面对儿童功能性腹痛的干预策略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各干预方法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旨在为缓解功能性腹痛患儿症状负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优化症状干预策略以节约医疗成本提供参考。

PICC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研究现状

种婷婷,钱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国内外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特点,对国内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过程、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PICC专科护理中敏感性指标在我国所存在的不足及展望,为构建更加有效的PICC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高PICC护理质量。
临床研究

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在宫颈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李媛媛,陈志芳,任春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在宫颈癌手术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实施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指标、医疗费用、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手术病人中,可促进病人术后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

色区数字标注式肌力评估记录表在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陈洁文,王丽品,梁梦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色区数字标注式肌力评估记录表在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色区数字标注式肌力评估记录表应用前(2019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手术病人设为对照组;选择色区数字标注式肌力评估记录表应用后(2019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手术病人设为试验组。对应用前后两组病人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错评率、漏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记录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色区数字标注式肌力评估记录表应用于脊髓损伤病人,可明显减少护理人员肌力评估时的错漏问题,节省记录时间,护理人员高度认可。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霞,高蓓蓓,刘玉霞,杨其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医院神经内科90例脑卒中便秘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塞露推注式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排便总有效率、灌肠液外流发生例次及病人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便秘解除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0,P=0.025);观察组病人灌肠液外流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应用于脑卒中便秘病人,能明显提高便秘病人排便总有效率,减少灌肠液外流例次,提高病人舒适度。

短期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65岁以上失眠老年人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小欢,邓英太,周畅,林玉瑜,韩晓红,吴晓琼,黄循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短期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65岁以上失眠老年人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度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多个社康中心体检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15分的65岁以上失眠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意愿,将自愿参加短期团体CBT-I干预的286例老年人纳入观察组,予以短期团体CBT-I干预;拒绝参加短期团体CBT-I干预的102例老年人纳入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处理。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6周的PSQI、SF-36量表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PSQ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SF-36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随访,观察组病人的PSQI评分较干预后有所下降,SF-36量表评分较干预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团体CBT-I干预可改善65岁以上失眠老年人的睡眠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具有长期疗效。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欧阳意霞,何婉芳,曾文磊,林丹萍,黄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于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与治疗(围术期护理、基本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疼痛,改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髋关节功能。

马蹄形防喷溅灌肠器的设计及在肝性脑病病人中的应用

许晓红,梅瑰,唐浪娟,张小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马蹄形防喷溅灌肠器在肝性脑病病人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63例肝性脑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进行保留灌肠操作,试验组使用自行研制的马蹄形防喷溅灌肠器,对照组使用传统灌肠器。观察两组病人灌肠后静脉血氨浓度、肝功能下降程度,床单位污染、医务人员衣裤污染情况,病人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灌肠后血氨浓度、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床单位污染、医务人员衣裤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操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马蹄形防喷溅灌肠器应用于肝性脑病病人保留灌肠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肠液利用率,减少灌肠液的浪费,从而加快病人康复进程,同时有效避免灌肠过程中及拔除肛管后污染床单位及医务人员衣裤的发生,提高病人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心理辅导联合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病人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华华,曾如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联合安宁疗护在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74例肿瘤晚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辅导联合安宁疗护。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30 d后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生活质量[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疼痛[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30 d后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和EORTC 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和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肿瘤病人实施心理辅导联合安宁疗护能够促进病人养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利于缓解病人生理疼痛和心理压力。

遮盖双眼联合口服蔗糖水对缓解新生儿肺炎患儿静脉穿刺疼痛效果的研究

宋瑞,李丹凤,时富枝,石彩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遮盖双眼联合口服蔗糖水缓解新生儿肺炎患儿静脉穿刺期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入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肺炎住院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遮盖双眼联合蔗糖水组(观察组)、遮盖双眼组(对照Ⅰ组)、蔗糖水组(对照Ⅱ组),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比较3组患儿静脉穿刺期间疼痛评分和生理参数(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和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呼吸、心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但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哭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结论:护士在给新生儿患儿静脉穿刺时,遮盖患儿双眼的同时口服蔗糖水有利于减轻患儿疼痛,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效果明显。

多学科协作联合集束化管理在血液内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万滢,吴德芳,徐丽,徐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联合集束化管理在提高血液内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防控水平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有效控制CR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某院2018年5月—2018年8月各不同时段血液内科CRE防控各项干预措施依从率、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018年5月—2018年8月4个不同时段各项控制措施依从率、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等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推行多学科协作联合集束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CRE防控水平,进而减少CRE的产生与传播。

多功能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李英兰,谢俊清,张玉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功能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指导早产儿护理方案的优化及护理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出生时及出生4周的血氧饱和度及其他呼吸功能指标、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首次胎便、胎便转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频次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4周,观察组早产儿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尽早接受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胃肠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暖宫带联合盆底治疗对人工流产术后病人疼痛及子宫复旧的疗效研究

陈思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暖宫带联合盆底治疗对人工流产术后病人疼痛及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行人工流产术的病人,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暖宫带联合盆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总量、月经复潮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流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月经复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宫带联合盆底治疗能明显缓解人工流产术后病人的疼痛,同时能有效促进子宫复旧。

气管插管病人行氯己定口腔护理后不同时间段的口腔状况分析

田莉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应用氯己定口腔护理后不同时间段的口腔状况及预后分析。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112例气管插管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插管期间应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进行擦洗,观察组插管期间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联合0.12%氯己定纱布擦洗,两组病人操作频率为每天3次,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第3天、干预第7天口腔清洁度评分、口臭评分、pH值、菌落数、牙菌斑指数及预后情况[口腔细菌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率、口腔出血发生率、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第3天、干预第7天口腔清洁度评分、口臭评分、菌落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pH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口腔细菌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率、口腔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应用氯己定口腔护理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及抑菌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病人住ICU时间,提高病人满意率。

父母的应对方式对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薇薇,周静,潘娟,李艳君,巩照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父母的应对方式对1型糖尿病(T1DM)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石河子市3所医院住院的82例T1DM患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对82例T1DM患儿的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并应用简单应对方式量表对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进行测量,当患儿出院时给予其父母发放患儿治疗依从性记录表,患儿出院后电话随访3个月。当患儿出院3个月后进行复诊时,测量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患儿用药、活动、饮食依从性较高,血糖监测的依从性较低。父亲的应对方式与患儿用药依从性、血糖监测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母亲的应对方式与患儿用药依从性、血糖监测依从性、饮食依从性、活动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母亲的应对方式、患儿饮食依从性是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预测因素,可解释变异的53.6%。结论:T1DM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尤其是患儿母亲的应对方式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大,临床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

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在儿童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时璇,吴金霞,王敬艳,冯丽婵,何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在儿科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急诊患儿4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及使用成熟后)急诊患儿4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分诊登记时长、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分诊准确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1.3%(P<0.01);观察组患儿分诊登记时长为(42.69±11.32)s,短于对照组的(95.87±67.22)s(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分诊护士服务态度、管理候诊秩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儿童急诊分诊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儿童急诊分诊的质量和效率,在保证急诊患儿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分诊的满意度。
护理管理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朱子军,王小玲,姚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共词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近10年来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为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护士”“护理人员”“医院”为主题词,“护士”“交班”“交接班”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献,使用Bicomb 2.0、NoteExpress、SPSS 22.0软件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检索文献963篇,有高频词28个,总结出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的7个热点:优质护理服务下的交接班研究、流程管理在低年资护士交接班中的研究、品管圈在内科晨间床旁交接班中的研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接班模式及表格式交接班报告在监护室及急诊交接班中的研究、交接班在护理安全中的研究、交接班在外科导管管理中的研究、交接班在手术安全管理及药物管理中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我国护理交接班主要关注低年资护士交接班、监护室及急诊交接班、交接班在外科导管管理中的研究、交接班在手术安全管理及药物管理中的研究等热点。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李文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总结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邀请12名业内专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并采用1~9级标度法构建重要性判断矩阵。通过求和法获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计算一致性系数和检验系数。结果:受邀专家全程参与研究,专家参与积极性为100%。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得分分别为0.92、0.90分,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得分为0.91分。经3轮专家函询获得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具体包括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目标层,健康宣教与风险评估(综合权重为0.164)、肠外营养溶液配制(综合权重为0.297)、肠外营养输注护理(综合权重为0.539)3个准则层,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综合权重为0.047)、病人风险评估(综合权重为0.047)、全营养混合液评估(综合权重为0.047)、文书档案管理(综合权重为0.023)、溶液配制操作(综合权重为0.127)、溶液性状观察(综合权重为0.127)、溶液标签标识(综合权重为0.042)、病人信息核对(综合权重为0.077)、输注操作(综合权重为0.231)、巡视管理(综合权重为0.231)10个解释层。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能够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团队应急预案演练测评工具的研制

张文静,赵丽婷,张红梅,赵新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制适合医院管理者评估医护人员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与协同合作能力的测评工具。方法:采取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法、急救能力相关知识理论构建法、Delphi专家函询法拟定指标名称和权重,最终构建测评量表。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电子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89.4%、100.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是0.272、0.324,权威系数分别为0.856、0.882,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重测信度为0.874。构建了包含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的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团队(MDT)应急预案演练测评工具。结论:研制的测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调查研究

孕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贵珠,连云卿,吴倩滢,李婧怡,魏碧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孕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产前指导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孕检的40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孕妇对无痛分娩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程度,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孕妇无痛分娩认知度得分为(5.16±2.65)分,平均得分率为43.0%,处于中等偏下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1)、学历(OR=1.97)、职业(OR=1.21)、参加孕妇学校次数(OR=1.91)是孕妇无痛分娩认知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孕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度有所欠缺,需要加强对孕妇进行无痛分娩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对无痛分娩的知晓率。

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对情绪耗竭影响的研究

董静静,马振霞,徐昀晗,张来香,蔡妤珂,李凤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及情绪耗竭现状,分析职业紧张对情绪耗竭的影响。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问卷、情绪耗竭分量表对上海市457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中的工作要求维度、自主程度维度、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分别为(13.56±2.04)分、(23.30±2.64)分、(22.87±3.85)分,情绪耗竭得分为(13.97±7.6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对护理人员的情绪耗竭有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工作要求和学历(P<0.05)。结论:职业紧张是影响护理人员情绪耗竭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降低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度,减少情绪耗竭的发生。

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早期离床康复运动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吴华炼,李晓娟,权明桃,王海燕,王勇,王本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早期离床康复运动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早期离床康复运动的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跌倒及导管滑脱担心;身体改变(精神状态改变、呼吸功能改善、胃肠道蠕动加强、神经及肌力改善);家庭支持力度不够;重拾生活自信心。结论:ICU机械通气病人早期离床康复运动时主要担心跌倒,对早期离床康复运动的益处有一定认知,早期离床康复运动积极性较高。早期离床康复运动能改善ICU机械通气病人机体功能,为病人带来新的希望,但ICU机械通气病人早期离床康复运动时家庭支持系统薄弱。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排便功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罗宝嘉,郑美春,丘雪,覃惠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排便功能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表,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46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恢复肛门排便1个月及以上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仪检测病人的肛门直肠生理功能,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排便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的LARS的发生率为76.71%(112/146),重度LARS发生率为35.62%(52/146)。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病人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便意感觉容量、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接受放化疗、肿物位置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普遍存在排便功能失调,LARS的发生率较高,术前接受放化疗、肿物位置越低,术后排便功能越受影响。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术前接受放化疗、肿物位置低的病人尽早干预,可通过指导针对性的康复锻炼、症状自我管理尽可能降低排便功能失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就医延迟原因的质性研究

杨艳艳,李博,李俊晴,胡桂丽,李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就医延迟的原因,为改善病人疾病预后、对病人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AMI就医延迟病人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提炼。结果:得出病人延迟就医原因的4个主题: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疾病症状长期存在致重视度不足而忽视就医、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结论:AMI病人就医延迟现象普遍且原因复杂,病人和家属应及时察觉病情变化,把握就医时机;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改善不足并协同社会、政府和各部门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减少因就医延迟造成的不良后果。

小儿尿道下裂病人术后并发尿道瘘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宁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小儿尿道下裂病人术后并发尿道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医院行尿道成形术的136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尿道瘘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小儿尿道下裂病人术后并发尿道瘘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8例患儿术后并发尿道瘘,发生率为20.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患儿年龄、尿道下裂分型、手术类型、切口感染、主刀医生手术年限是小儿尿道下裂病人术后尿道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患儿年龄大、合并切口感染、尿道下裂分型为近端型、主刀医生手术年限低是影响小儿尿道下裂病人术后并发尿道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病人术后并发尿道瘘易受手术患儿年龄、切口感染、尿道下裂分型、主刀医生手术年限的影响,临床应制订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以降低术后尿道瘘发生率。

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郭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共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灵性健康量表评估患儿的灵性健康水平,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灵性健康得分为(24.81±6.86)分,整体处于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年龄、疾病类型、疾病危险程度、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危险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水平整体处于低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针对病人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强化认知干预,消除患儿负性情绪,并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儿灵性健康水平。

膀胱肿瘤病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王宁红,江霞,环汝利,徐国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膀胱肿瘤病人等离子电切术后导致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泌尿外科189例行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病人的住院资料,其中术后53例病人发生膀胱痉挛设为观察组,其余未发生膀胱痉挛的136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膀胱肿瘤病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负性情绪、气囊前端尿管长度、膀胱冲洗液温度、膀胱冲洗液速度、导尿管气囊注水量、术后便秘、提肛肌训练依从性会影响病人术后膀胱痉挛(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情绪、气囊前端尿管长度≥3.0 cm、膀胱冲洗液温度<34 ℃、术后便秘、提肛肌训练依从性低是膀胱肿瘤病人等离子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膀胱肿瘤病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膀胱肿瘤病人等离子电切术围术期心理疏导、管道护理,提升病人依从性及自护能力,做好冲洗液温度调节,以有效降低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临床疗效。

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与正念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黄修妤,谢宇红,林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和正念水平的相关性,为制定提高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福建省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80例结直肠癌肠造口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造口自我效能量表及正念觉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和正念水平得分分别为(73.71±16.60)分和(51.54±9.69)分,均处于中等水平。造口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正念水平总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与正念水平密切相关,正念水平是造口病人自我效能的重要预测变量。医护人员可通过采取正念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正念水平,进而提升造口病人自我效能,促进造口适应。

居家病人对延续护理服务护士首次服务信任感知的质性研究

王伟伟,林清然,王琳,黄瑞英,刘曼丽,张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在实施首次延续护理服务过程中病人对延续护理服务护士的信任感知。方法:基于什托姆普卡信任理论拟定访谈提纲,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接受首次上门延续护理服务的7例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包括5个问题:①您是通过哪些方面建立对延续护理服务护士的信任呢?②居家护士能满足您对延续护理的期望吗?③您怎么看待延续护理和延续护理服务护士?④对于延续护理服务护士,您有什么顾虑和担心吗?⑤您会期待延续护理服务护士的再次服务吗?结果:利用Colaizzi分析方法,提炼出专业素质、护理时长、人文关怀、护理质量、品牌效应、护理费用6个影响要素。结论:居家病人对延续护理服务护士信任感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针对影响信任关系的主要因素制定对应措施,增强居家病人对延续护理服务护士的信任。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陈彩容,陈映红,张桂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60例(72只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术后高眼压情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术后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根据术后高眼压评定标准,在60例(72只眼)病人中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病人5例(7只眼),高眼压发生率为8.33%;其中6只眼在降压治疗及局部抗感染后1周内恢复至正常眼压,1只眼于治疗后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眼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高度近视、术中并发症、眼部炎性反应、术后眼压波动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结合以上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提升其治疗效果。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新发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李丽蓉,张崇健,吴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新发腹腔积液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7月在医院心外科手术的112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分为新发腹腔积液组(19例)和非腹腔积液组(93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判定其预测病人术后新发腹腔积液的价值。结果:体外循环时间、液体平衡、上腔中心静脉压(CVP)、下腔CVP、术后肌酐对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病人新发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管理要重视新发腹腔积液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病人腹部体征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