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23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目录

论著

近10年我国护理人员离职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张凤,孟娣娟,梅紫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护理人员离职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0年—2020年发表的护理人员离职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对10年的发文量、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66篇文献,研究发现,10年文献发表量呈增长—稳定—下降的趋势。部分作者间合作较密切,区域内机构合作相对较多,跨区域机构间合作较少。共对325个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形成了涉及4个方面的9个聚类标签。突现词分析发现,从职业发展的内在激励因素“职业认同”“职业获益感”“心理契约”等角度关注护士离职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与趋势。另外,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是近期离职领域研究新的关注人群。结论:近10年来护理人员离职相关研究比较全面且系统,但应加强跨区域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深入的离职领域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关注护士离职问题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另外,该领域研究应重视护理人员中特定群体的离职问题。

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趋势可视化数据挖掘

罗弦,王小文,李永红,张兴瑜,田晓静,詹永佳,黄润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趋势,以便为该领域研究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0年—2020年国内死亡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 033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载文量最多,有143篇研究获得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发文量最多,江苏省是发文量最多的省市,作者文献合作度为2.53,合著率为61.57%。结论: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也较为重视,但需加强科研的质量和深度。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病人出院后短期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彭忠艳,安莉芳,李稳恒,张小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ARS)模式下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病人出院后短期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103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人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实施术后造口以及EARS模式干预,比较出院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病人出院后短期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出院后各项功能领域评分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出院前,而各项症状以及单项条目评分均低于出院前(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结直肠癌病人总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学历、开腹术式。结论:EARS模式下结直肠癌术后造口病人出院后短期生活质量改善较明显,且低学历以及开腹术式病人的生活质量相对低下,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王娜娜,韩丽娜,孙滕滕,吴善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老化态度量表、中文版积极老龄量表对延吉市25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在评价视角方面,一般老化态度得分为(25.60±4.70)分、自我老化态度得分为(63.17±8.24)分,在内容视角方面,心理社会丧失得分为(18.68±7.34)分、心理变化得分为(30.89±4.73)分、心理获得得分为(28.57±4.15)分;积极老龄化总分为(99.22±13.6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化态度各维度(心理社会丧失维度除外)与积极老龄化总分呈正相关(r=0.197~0.505,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和积极老龄化水平都有待提高,两者有明显相关性,老化态度对提高积极老龄化水平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述

基于互联网的自我管理在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蔡星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基于计算机决策系统、网络平台、移动程序及微信平台的互联网干预在癌因性疲乏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挑战,以期为互联网在癌因性疲乏病人的自我管理和康复中应用的推广提供参考。

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城乡差异研究进展

王译曼,陶志敏,李瑞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现状、出现城乡差异性原因进行综述,为缩小我国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的城乡差异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农村地区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提供更好的方式和科学依据。

生理性缺血训练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田春云,杨梦竹,杨铭霞,梁红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生理性缺血训练(physiological ischemic training,PIT)方案、生理机制、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情况,为PIT在临床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为缺血性疾病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

癌症相关性睡眠障碍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刘成成,陈利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癌症相关性睡眠障碍患病率、发生机制及对病人和家属的影响,阐述癌症相关性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研究现状,总结各种疗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旨在为临床上改善癌症病人睡眠障碍提供参考,为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命质量评定量表的研究进展

宋爱峰,万崇华,潘海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命质量评定相关量表的内容,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工具,同时为量表的制订者提供创新的思路。

糖尿病病人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质量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蔡丽华,李红,王丽珍,何利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糖尿病病人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肠道准备质量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内容,为临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的支撑和循证依据。

卵巢癌病人化疗期间症状群管理的研究进展

杨娇,耿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卵巢癌病人化疗期间症状群及其管理进行回顾,从症状群的相关概念、卵巢癌病人化疗期间主要的7个症状群、主要的评估工具及其干预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当前国内关于卵巢癌病人化疗期间症状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护理方案在ICU压力性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徐栩,黄蕾,姚秀英,耿丽,姚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图像信息化联合结构化护理方案在重症监护室(ICU)压力性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60例压力性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评估减压治疗护理;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0例病人为观察组,进行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压力性损伤预后。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病人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压力性损伤病人预后,提高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水平和病人满意度。

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王改存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ICU病人的CVCRI的防治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ICU住院治疗期间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的51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监测CVCRI发生情况,观察入住ICU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共59例发生CVCRI,感染率为11.57%,其中42例导管病原菌定植、12例导管局部感染、5例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CRBSI),感染率分别为8.24%、2.35%、0.98%;CVCRI病人共分离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革兰阳性菌26株、真菌8株,分别占53.43%、35.62%、10.96%,主要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分别占19.18%、13.70%、12.33%、9.59%;CVCRI病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分别为(73.23±24.68)分、(7.86±3.94)分,明显高于无CVCRI病人的(63.35±23.79)分、(6.18±3.47)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4例病人死亡,其中 CVCRI病人病死率为44.07%,无CVCRI病人病死率为8.4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人CVCRI率与APACHE Ⅱ评分和MODS评分、病死率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CU病人容易发生CVCRI,其中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最高,CRBSI率相对低,CVCRI病人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周极新,朱菱,谢湘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ID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收治的68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干预5 d后比较两组病人VIDD发生率、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OI),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VIDD发生率、RSB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符合肺康复指证的情况下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膈肌功能,降低VIDD发生率和RSBI,降低病人VAP发生率和提高病人撤机成功率,缩短病人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陈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气道分级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病人均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呼吸道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气道分级评分表评估气道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气血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肺顺应性(TC)、气道阻力(R)、潮气量(Vt)]、预后情况[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OI、PaO2、PaCO2、TC、R、V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病人血气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提高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氧合状态,减少病人机械通气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结合行为护理对肾移植病人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的影响

彭玉华,郑珊,刘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结合行为护理对肾移植病人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肾移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行为护理干预,试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及出院时遵医行为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疾病知识、用药常识、生活自理、护理知识水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试验组病人按时用药、规律休息、定期复诊、规律饮食、戒烟戒酒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肾移植病人实施KABP模式下的健康宣教结合行为护理,可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率、认知水平、生活质量。

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陈淑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早期虚拟现实训练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医院就诊的123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的颅脑损伤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及MMSE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训练可明显促进该病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状态。

改良蓝光箱遮光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诸丽嫦,李雯,朱奈香,李全威,戚艳霞,刘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蓝光箱遮光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蓝光箱遮光布罩,观察组使用改良蓝光箱遮光技术,即外贴PET材质聚酯薄膜,比较两组蓝光箱外溢蓝光的辐射强度、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改良蓝光箱遮光技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传统蓝光箱遮光布罩的满意度(P<0.05)。结论:改良蓝光箱不会影响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儿病情观察、操作过程节省时间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满意度。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王秀梅,倪燕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DN)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DN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9年7月—2020年6月,n=48)及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n=48),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应用FMEA护理模式实施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97.29±5.88)分、(82.91±6.92)分,高于对照组的(78.05±5.12)分和(71.73±7.28)分(均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 22.92% (P<0.05)。结论:基于FMEA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DN病人遵医行为及疾病知识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对喉癌病人术后食管发音言语康复的影响

曾如意,曹华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对喉癌病人术后食管发音言语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喉癌发音重建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康复护理,观察6个月,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评估病人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同时护理后对两组病人言语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SDS、SAS评分为(40.31±5.24)分、(40.27±5.13)分,低于对照组的(45.62±6.49)分、(46.14±5.89)分,QLICPHN总分为(175.29±21.73)分,高于对照组的(160.45±19.57)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言语康复优良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康复护理能改善喉癌病人术后负性情绪,增强食管发音言语康复效果,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卢健冰,陈志君,罗婵,何凌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INSURE)+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给予LISA+NCPA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失败、插管成功、用药过程中SpO2下降(<85%)、心动过缓发生、再次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死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插管成功率、再次使用PS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失败率、用药过程中SpO2下降率、心动过缓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ISA技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临床评估暂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应优先使用LISA技术。

4%抗凝血用枸橼酸钠不同封管频次在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导管封管中的应用

刘海燕,李文龙,肖清英,陈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4%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封管频次对血液透析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行右颈内中心静脉置管并伴高危出血的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次的血液透析。透析结束后使用4%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进行右颈内透析导管封管,根据封管频次分为间隔24 h、间隔36 h、间隔48 h、间隔60 h 4组,比较不同封管频次病人导管通畅程度、透析治疗参数及导管封管液中钙离子(Ca2+)与外周血Ca2+的比值。结果:间隔48 h与间隔60 h封管病人透析器凝血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60 h封管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Ⅱ级堵塞率占20%,其余分组均未出现血液透析导管Ⅱ级堵塞;间隔48 h与间隔60 h封管病人透析治疗参数及导管封管液中Ca2+与外周血Ca2+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封管可以满足透析频率间隔48 h的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封管需求;封管频次间隔48~60 h的建议增加一次封管次数。
护理管理

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应用

郝静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积极探索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针对业内顾虑较多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方案设计,通过确立互联网信息专属平台,设计下单—接单—服务路径,制定居家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及考核管理方案,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护患双方安全保障机制,保障“互联网+护理服务”科学、规范、健康地开展。经过2019年7月—2020年1月的半年试点实践,成功服务了305 例病人,无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护患双方满意度100%。
调查研究

重庆偏远地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病人靶向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李本,高寒,周文正,安璐,梁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了解重庆偏远地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接受靶向治疗的内心真实体验,探索其困难与需求,为制订更优质的治疗服务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9例重庆偏远地区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病人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4个主题:身心俱倦、医院选择倾向、渴望更多关怀及盼望改善现状。其中,身心俱倦包含极度疲惫的生理状态与巨大的心理压力;盼望改善现状包含获取就近治疗资源与保障就近治疗质量。结论:重庆偏远地区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因多种原因选择到上级医院接受靶向治疗,面临诸多困难与压力,需给予更多关注,制订合适策略,推进乳腺癌分级诊疗,以提升其治疗体验与生活质量。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魏黎华,郑莉兰,苏继亮,李蕾,连泽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后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南昌市属三级甲等医院161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结果:南昌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161名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26.60±36.66)分,教育与咨询能力得分最高,为(2.41±0.65)分,领导能力得分最低为(2.21±0.71)分。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临床护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批次进行规范化培训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多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每月不同夜班数量、所在科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多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范化培训时间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了核心能力得分的回归方程,解释核心能力得分总变异量达到78.6%。结论:针对影响因素分层设计规范化培训方案和考核指标,进一步提升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

养老机构衰弱前期老年人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质性研究

陈秋,沈军,喻秀丽,童立纺,王欣霞,刘玥,张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衰弱前期老年人健康信息寻求经历与体验,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提供老年人健康教育及指导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17名养老机构衰弱前期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整理。结果:经分析提炼出四大主题:多层次健康需求感知(治疗性需要、促进及预防、生活及社会支持);多元健康信息获取来源;正向健康信息寻求体验(信息赋能、满足感/成就感、安全感/信任感);负向健康信息寻求体验(信息壁垒、信息超负荷、信息支持不足、被动获取不适)。结论:养老机构衰弱前期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来源及寻求体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受多重因素影响,机构应加强健康信息环境建设,医生-护士-家属三方应尊重并协助老年人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ICU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刘艳辉,曹浪平,秦月兰,石泽亚,罗兰,邱小英,崔强,吴秀娟,陶冶,周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工作疲溃感量表对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ICU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在本科室的工作年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了解情况、科室的医用口罩是否充足、近1个月内值晚夜班数量有关(P<0.05)。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ICU护士工作疲溃感处于高疲溃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院管理者优化科室人力资源配置,多渠道联系防护物资的补给,加强对ICU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加强对ICU护士的心理支持,肯定护士的工作价值,减少ICU护士压力源,从而减轻ICU护士的工作疲溃感。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心理应激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燕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心理应激状况与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病人心理应激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临床资料,在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病人进行心理应激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病人分成正常组、单纯焦虑或抑郁组、合并焦虑和抑郁组,使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病人心理应激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心理应激状况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中无心理应激(正常)15例,单纯焦虑或抑郁41例,合并焦虑和抑郁24例;3组病人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由低至高依次为合并焦虑和抑郁组、单纯焦虑或抑郁组、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SDS、SAS评分与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S、SAS评分升高是SF36总分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应激状况,这可能是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医务工作者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应重视病人心理干预,以缓解病人心理应激状况,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一定积极意义。

急诊就诊误服中毒患儿父母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孙丽华,周明敏,方婵,俞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误服中毒患儿父母在照顾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2分的12例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家属安全意识淡薄;家庭对儿童缺乏正向引导;渴望得到社会帮助。结论:患儿父母安全意识薄弱是儿童误服中毒的主要原因,树立家庭对儿童正向引导教育,提高社会整体关注度,有助于减少儿童误服中毒的发生。

高龄二胎孕妇心理体验与孕期保健需求的质性研究

钟素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高龄二胎孕妇在孕期心理体验与保健需求,为产科医护人员改善高龄二胎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与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在医院产前检查的9例高龄二胎孕妇进行深度半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四大主题:①高龄二胎孕妇在孕期存在高水平的抑郁、焦虑、分娩恐惧、困惑与疑虑等不良心理体验;②高龄二胎孕妇在孕期行为发生改变,出现睡眠障碍、易怒、疲乏等;③迫切期望得到医护人员围生期保健知识、心理疏导、分娩知识等多方面帮助与支持;④期望得到专业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性护理服务。结论:高龄二胎孕妇在孕期存在不良心理体验和行为改变,医院应重视并加强对高龄二胎孕妇在孕期的心理状况评估和随访,制定出孕期心理疏导与保健手册,提供信息支持,促进母婴健康。

养老护理员工作体验及健康需求的现象学研究

曹兆铭,王迎春,张会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养老院的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体验及健康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的方法,采用访谈法(面对面访谈或微信视频)收集资料,对17名在养老院、干休所和福利院工作的养老护理员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lo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工作负荷、心理压力、面临的困难、健康行为和对管理的建议。结论:养老护理员工作强度大,在工作时承受的心理压力大,休息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的排班不合理,造成养老护理员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养老机构应重视对养老护理员实行科学和人性化管理,维护养老护理员身心健康状况,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自闭症患儿家庭主要照护者心理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郑志彬,李彦品,侯奇奇,许先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自闭症患儿家庭主要照护者的心理体验,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2例自闭症患儿的家庭主要照护者进行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处理资料。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连带病耻感(社交隔离/失落挫败感);负罪感与补偿;亲职压力增加;挑战性压力促使个人成长(心理韧性增加/接受事实勇敢面对);社会支持需求(健康信息需求/经济负担重/智谋水平有待提升)。结论:自闭症患儿家庭主要照护者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照护技巧并改善就医体验,进而促进患儿康复。

某医学院校在校护生对老年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研究

倪娟,李莹霞,杨蕊铭,那金花,杨菊,柳梅,王海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护生对老年临终关怀的态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优化临终关怀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对某医学院校830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校本科护生对老年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95.00±8.55)分;不同年级针对临终关怀病人利益的态度、与临终病人交流的态度、针对病人家属的关怀态度和针对临终关怀病人的关怀态度4个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死亡的态度和有患重大疾病的血缘亲属是在校本科护生对老年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校本科护生对老年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不高,医学院校需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制订临终关怀相关课程,提升护生临终关怀照护态度。

老年病人对护士关怀行为感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姜萍,岳利群,郑志敏,邱丽清,李春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要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文关怀教育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老年人关怀行为量表(CBI-E),包括老年病人及护士自身对关怀行为的评价两部分,分别对242例老年住院病人、1 116名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病人关怀感知总分为(74.78±10.49)分,老年病人关怀感知处于中上水平。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与老年病人的关怀需求不一致。28个条目中排在前4位的为专业行为,排在后4位的为情感表达行为,相对于情感交流,病人对护士的专业素质给予了更高的肯定。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的相关培训与教育,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促进情感交流,为老年病人提供更具专业性的人文关怀,增强老年病人对人文关怀的感知。

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

热比古丽·热合曼,乔婷婷,甫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选取新疆某高校2018级346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法,教学前后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51.17±16.15)分,教学后总分为(182.02±19.01)分,教学后明显高于教学前(t=-16.39,P<0.001)。结论:以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法应用于《护士人文修养》教学中可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但处于中上水平,在今后教学中应进一步探索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先进教学方法。

英国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教学特点及启示

李瑞,刘玉平,周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英国斯旺西大学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通过护理教育专业方向与课程要求、教学模块的设置与阶段性教学计划、护理教学内容及形式以及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启示等方面,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刘红华,易霞,张银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的启蒙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对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级专门护理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思政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学情分析,提炼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积极探索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升护理学专业学生思政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客教育应用于外科护理技能课程中对本科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张永学,蔡圣年,杨家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创客教育应用于外科护理技能课程中对本科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某护理学院2018级本科护理专业两班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创客教育,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学生穿手术衣得分为(84.71±7.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7±8.35)分(P<0.01);教学后试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总分为(287.27±18.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22±18.74)分(P<0.01)。结论:创客教育应用于外科护理技能中能提高护理本科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本科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
健康教育

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健康教育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马素芳,唐嘉倩,朱映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健康教育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病人按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正性情感、情感平衡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病人中实施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健康教育可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个案护理

1例交界型大疱表皮松解症新生儿的护理

刘自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护理措施:将患儿安置于暖箱,予心率血氧监护,皮肤局部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涂抹、美皮康湿性敷料外敷,同时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粘胶祛除剂、水床等综合治疗和护理。
经验荟萃

一种体能训练用防滑沙袋的研制与使用

梁秋霞,李威,徐鹏,徐涛,王辉,张颖,杨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