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21期 刊出日期:2021-07-30 目录

论著

应对方式在乳腺癌病人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研究

赵红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心理社会适应、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外科274例乳腺癌病人进行调查。采用乳腺癌病人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医学应对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分别测量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应对方式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社会适应及面对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得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44,P<0.01);应对方式在心理社会适应与创伤后成长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00%。结论: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不仅会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也会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

脑瘫患儿照顾者获益感的现象学研究

傅涵,侯丹,宋佳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照顾者获益感的内容,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2019年11月—2019年12月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康复中心12名脑瘫患儿照顾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脑瘫患儿照顾者存在照顾获益感,并可归纳为4个主题:能力提升(处理问题能力、与他人交往能力、学习知识能力)、个人成长(懂得换位思考、主动承担照顾责任、学会接受现实)、照顾价值(感觉自己更加有用、收获肯定与称赞)及感知多方支持(感知社会支持、感知医护人员支持、感知家人及朋友支持)。结论:脑瘫患儿照顾者能够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感知照顾获益感。临床护理人员应引导脑瘫患儿照顾者发现照顾的积极意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感知照顾获益感,从而维持长期照顾。

来院就诊病人继发性高血压认知现状及态度的调查分析

刘婷,马玉容,贾楠,高常彤,张欣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来院就诊病人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加强继发性高血压相关宣教和专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来院就诊病人继发性高血压的认知情况及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5%的来院就诊病人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概念知晓且比较了解;对继发性高血压诊疗必要性的认可度较高,完全认可和基本认可例数分别占总例数的45.09%和48.83%;愿意接受继发性高血压诊疗者占比为79.18%,同时有96.84%的来院就诊病人建议医院进一步推广继发性高血压诊疗知识。年龄[OR=2.03,95%CI(1.52,2.70)]、学历[OR=2.57,95%CI(1.83,3.62)]、医疗保险情况[OR=2.64,95%CI(2.10,3.31)]和所属区域[OR=13.14,95%CI(6.27,27.54)]均进入多元回归方程,年龄、学历、医疗保险情况、所属区域是影响来院就诊病人对继发性高血压相关诊疗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来院就诊病人对继发性高血压认知情况差,但对继发性高血压诊疗的必要性认可度较高,绝大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继发性高血压诊疗,并且建议医院进一步推广继发性高血压宣教和专病诊疗。针对年龄大、学历低、来自乡镇的病人应加大宣教力度。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卢芳,崔秀珍,何月月,尹安春,付绍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本研究围绕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康复治疗内容,以对象筛选、康复类别及效果评价为中心展开综述,旨在促进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深入扎根与延续,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秦娜娜,桑文凤,贾冠华,王亚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干预,改善其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终末期癌症病人对死亡地点的倾向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曾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终末期癌症病人死亡地点概况、终末期癌症病人对死亡地点的倾向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

围生期生育舞蹈干预对初产妇产痛感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朱燕芬,王桂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初产妇围生期引入生育舞蹈干预对产时疼痛感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在医院产科助产士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1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生育舞蹈干预组。比较方案实施后两组初产妇在分娩疼痛、自然分娩率及各产程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方案实施后,生育舞蹈干预组初产妇分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生育舞蹈作为一种新颖的运动方法,应用至初产妇的孕期管理中可有效改善初产妇的产时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并能够缩短分娩时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胡庆花,洪爱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并发症预防)评分与生活质量(情感功能、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病人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6个月后空腹血糖(5.65±0.71)mmol/L、餐后2 h血糖(6.55±1.37)mmol/L,低于对照组的(6.34±0.85)mmol/L、(8.36±1.21)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其积极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快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李金利,朱时雨,李德彦,丘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9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病人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病人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AHSMSRS)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AHSMSRS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心理状态,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医疗辅导游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王敏华,杨琦,刘倩倩,沈婷婷,任丽琴,郭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疗辅导游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某大学附属儿童专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初次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首次行PICC置管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医疗辅导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首次PICC置管前、首次维护前、置管1个月后的焦虑程度、依从性、家长满意度、患儿和家长对PICC维护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首次PICC维护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和PICC维护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辅导游戏可有效降低患儿的焦虑,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家长满意度,提高患儿和家长对PICC维护知识的知晓率。

不同清洁方式对卧床病人口腔及感染指标影响的研究

戴喜花,张杰彪,林娇,张琼玲,毛惠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擦拭法和冲吸法应用于卧床病人口腔清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为重度功能障碍或完全残疾的卧床病人215例,采用知情自愿选择法分为擦拭组103例和冲吸组112例,擦拭组采用口腔棉签擦拭法,冲吸组采用负压冲洗法。比较两组病人4个时段Beck口腔评分、pH值等卫生状况以及全身感染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05:00~06:00、10:00~11:00、16:00~17:00、21:00~22:00的Beck口腔评分均>10分,显示口腔功能中度受损;pH值均<6.6,为偏酸性。两组各时段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Beck口腔评分与口腔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口腔Beck评分和pH值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擦拭组05:00~06:00Beck口腔评分最高,冲吸组10:00~11:00口腔pH值最低。冲吸组病人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擦拭组(P<0.05)。擦拭组29例病人痰培养阳性,占28.16%;冲吸组47例病人痰培养阳性,占41.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胃管病人普遍存在口腔卫生问题,冲吸式口腔护理新技术缺乏标准化操作指引,临床擦拭法优于冲吸法。运用冲吸法时要吸净口腔污液,以免引发感染。

蒙脱石散四联用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

温秀兰,贺芳,莫小兰,黄海英,苏小玲,邝彩云,黄子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甲强龙、制霉菌素和阿奇霉素四联混合粉末治疗儿童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化疗性口腔黏膜炎患儿99例,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交替漱口,试验组采用蒙脱石散四联混合粉末涂抹在黏膜炎处,观察7 d后两组患儿口腔黏膜炎的愈合率、黏膜炎持续时间,对蒙脱石散四联用药、康复新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用药接受度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有53例愈合(92.98%),对照组有30例愈合(7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黏膜炎持续时间(4.58±1.81)d,对照组黏膜炎持续时间(7.35±2.6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脱石散四联用药比康复新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用药接受度较好(P<0.05)。结论:蒙脱石散四联用药能有效缩短黏膜炎愈合时间,减轻患儿痛苦,用药接受度好。

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黎丽嫦,张艳,曾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生存质量[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FPG为(6.47±0.51)mmol/L、2 hPG为(9.13±1.07)mmol/L、HbA1c为(5.97±0.3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7.26±0.65)mmol/L、(9.82±1.12)mmol/L、(6.47±0.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DSCA和DSQ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维持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以Neuman理论为指导的压力管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病人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张黎雪,王洁,孙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Neuman理论为指导的压力管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病人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8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Neuman理论为指导的压力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干预前后心境状态(POMS评分)、应对方式、心理压力(CPS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评分)、社会支持(SSRS评分)。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0.48%(38/42)、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紧张感、失控感、CPSS总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积极心境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心境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回避、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Neuman理论为指导的压力管理可提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及社会支持,且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对女性孕晚期心理体验的影响研究

胡颖,周明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对女性孕晚期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对25例参加过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根据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题:提升了孕期的自我护理效能;降低了因担忧母婴安全而产生的压力;缓解了面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打消了对产后母乳喂养的顾虑;增加了对母亲角色适应的自信。结论: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对孕晚期女性的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女性围生期心理体验及孕育幸福感。

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余燕平,杨仙姬,李龙凤,黎燕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医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法,置管后行胸部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采取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以导丝为介质获取腔内心电图P波改变,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置管后再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第5胸椎~第7胸椎)到位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心律失常、血流感染)。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应用,对于提高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到位率及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效果,可减少二次置管。

中药热盐包辅助用药对产妇分娩后情绪及身心舒适状态的影响

曾连英,易云霞,张苑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药热盐包辅助用药对产妇分娩后情绪及身心舒适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8月在医院分娩的105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盐包辅助用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负性情绪评分、疼痛程度变化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产妇分娩后护理中辅用中药热盐包干预,不仅操作简单易行,且能够有效缓解产妇情绪,预防产后抑郁及焦虑的发生,还能够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精细化健康宣教对角膜屈光围术期病人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

马秋霞,史清霞,巩瑞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精细化健康宣教对角膜屈光围术期病人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6月在医院实施角膜屈光手术的15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手术病人77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手术病人7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健康宣教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围术期注意事项知晓情况得分分别为(42.59±6.82)分、(48.10±7.12)分,满意度分别为78.0%、94.0%。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病人围术期注意事项知晓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及急性疼痛护理

黄亚男,钱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急性疼痛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1月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20例,两组病人均行蛛网膜下隙麻醉。A组病人术后镇痛方式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B组病人术后镇痛方式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时静息状态、主被动活动时的疼痛评分及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静息和主被动运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镇静过度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病人头晕、恶心、呕吐等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术后镇痛方式。

冷热敷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分析

范卫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冷热敷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冷热敷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复积极性的变化。结果: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实施冷热敷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后,干预组病人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病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实施冷热敷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康复效果,同时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关节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效果。

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对癫痫病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李莉,姚春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对癫痫病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癫痫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病人均接受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采用Zung制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对护理前后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同时采用院内自制调查表统计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病人SAS与SDS评分以及CSQ表中幻想、退避、自责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SQ表中求助、解决问题以及合理化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理性情绪调节与希望理论相结合护理应用于癫痫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帮助病人建立成熟的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临床治疗配合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李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96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干预,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同时有利于病人控制血糖水平。

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在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芦玮玮,王燕,胡亚平,张琴,王国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在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63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VLBW/ELBW)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住院的31例VLBW/ELBW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住院的32例VLBW/ELBW早产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体位管理,观察组采用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方案。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结局和住院期间并发症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VLBW/ELBW早产儿头颅畸形、呼吸暂停、鼻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LBW/ELBW早产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可以降低VLBW/ELBW早产儿头颅畸形、呼吸暂停、鼻胃管意外拔管率,并且可以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臭氧自血疗法对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刘艳,裴胜利,杜谢琴,刘英,黄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与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臭氧自血疗法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rTMS联合臭氧自血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臭氧自血疗法与单纯药物治疗护理相比,可明显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快病人康复。

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骆志慧,黄锡纯,陈锦秀,苏丽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方案,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围生期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孕产妇干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围生期结局,提高满意度。

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腰椎后路融合术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陆春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腰椎后路融合术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腰椎后路融合术病人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疼痛程度。结果: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后,试验组病人的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病人中,可有效促进病人的机体功能恢复,改善病人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疼痛程度,有利于病人疾病康复。

新生儿PICC置管后致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及防范处理

尚文,赵晓娜,钮燕筠,刘秀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胸腔积液新生儿病人的临床特点,通过对9例PICC少见并发症的经验总结,提高危重症新生儿医护人员的观察及应急处理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7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留置PICC导管后并发胸腔积液9例新生儿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新生儿病人均为早产儿,留置PICC后首次拍片导管尖端位置4例未置入上腔静脉,5例置入上腔静脉,其中3例在住院6~29 d时发生导管异位。8例病人出现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呼吸困难、心率改变等不同临床表现;9例病人床边胸部X线片及超声检查提示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胸腔积液;7例病人进行了胸腔穿刺,胸腔积液多为乳白色或黄色浑浊;8例病人明确胸腔积液当日立即拔出导管,1例夹管观察3 d后拔除,9例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结论:PICC置管过程中任何原因导致的导管异位是导致PICC输液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PICC置管后一旦并发胸腔积液,疾病进展迅速,护理人员应提高PICC少见并发症的认识,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防范并积极处理。

29例中医外治医源性烫伤事件回顾性分析

宋鉴,刘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在进行中医外治时发生烫伤的原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中医外治医源性烫伤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1日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生的中医外治医源性烫伤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结果:中医外治医源性烫伤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护理操作规范性及病人皮肤、意识、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结论:加强护士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建立并完善评估量表,开展护理安全巡查,改善中医治疗环境,以减少中医外治医源性烫伤事件的发生。

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潘霞,龚丽,郑敏,张玲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功能评分、功能障碍量表(D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及护理后4周观察组病人GCS评分、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病人便秘、继发感染、肢体痉挛畸形、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30 d后对照组未苏醒病人22例,观察组未苏醒病人6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昏迷时间,促进苏醒。

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命体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贺芳,郭晓萍,刘会,张喆,徐曼丽,江翠婵,杨依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体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胎龄≤32周的27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出生胎龄≤32周的26例早产儿为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胎龄、出院体重、住院天数、每天体重增长及氧疗天数、喂养情况(开奶日龄、全经口喂养胎龄、母乳量、总奶量、母乳占总奶量比率、每天摄入母乳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早产儿全经口喂养胎龄小于对照组,母乳量、每天母乳摄入量、母乳占总奶量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中的心率、呼吸明显低于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护理前后(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稳定早产儿生命体征,促进母乳喂养有积极影响。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干预延伸护理服务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朱晓萍,蒋美琴,陈婷,俞晓蓓,何晓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干预延伸护理服务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产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妊娠期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干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评估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记录两组病人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不良结局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干预延伸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妊娠结局。

TAD危险因素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主动脉夹层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冯海珊,陈清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TAD)危险因素评分表应用于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突发性胸背痛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分诊护理筛查,研究组采取基于TAD危险因素评分表的急诊分诊快速筛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确诊时间、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误分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确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分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AD危险因素评分表的急诊分诊快速筛查可明显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病人确诊时间,提高病人分诊满意度。

穴位贴敷半夏粉加生姜汁防治静脉自控镇痛泵相关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黎伟珍,蒙伟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半夏粉加生姜汁防治骨科术后病人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医院骨科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自控镇痛泵内药物相同)的1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立即夹闭自控镇痛泵2 h,并肌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镇吐,用量根据病人实际病情而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半夏粉加生姜汁穴位贴敷。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术后0~8 h、8~24 h、24~48 h、48~72 h恶心、呕吐的情况,统计两组病人夹闭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和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使用率。结果:术后0~8 h、8~24 h、24~48 h观察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8 h、8~24 h观察组病人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8 h、8~24 h观察组病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使用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8 h、8~24 h时段内观察组病人夹闭静脉自控镇痛泵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半夏粉加生姜汁可有效防治骨科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引起的恶心呕吐,可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护理管理

孕产妇盆底功能康复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效果分析

张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孕产妇盆底功能康复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的孕产妇盆底功能管理平台有两个部分,即操作平台[包括医生版应用程序(APP)、孕产妇版APP、临床工作平台]和系统管理平台(具有数据及账号管理功能)。统计2019年1月—2019年12月(平台运行后)平台运行数据,并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平台运行前)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自拟调查问卷调查孕产妇满意度。结果:平台注册的医护工作者共38人,孕产妇12 486例,平台完成7 934份问卷调查,有12 824例次的健康资讯阅读量。较平台运行前,孕妇产后盆底功能评估参与率及盆底康复设备使用率都有所提升(P<0.001),康复治疗中断率有所下降(P<0.001),孕产妇对平台和护理服务的总体评价为(4.47±0.60)分,提示满意度较佳。结论:孕产妇盆底功能康复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合理应用,使得孕产妇的管理更加有效、科学、更具系统性,有助于产妇盆底功能评估的参与率、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提升,同时还使得医疗单位的管理效率得到切实提高,从而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调查研究

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护措施

冯娜娜,林美华,王彦芬,王慕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对应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0例处于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均行IVAP。根据化疗期是否发生感染将病人分为发生组58例与未发生组112例,查阅文献并结合医院临床经验纳入导致IVAP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0例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发生IVAP感染58例,发生率为34.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IVAP置管时间、IVAP封管液选择、植入路径、化疗方案是影响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植入路径、IVAP封管液选择及IVAP置管时间均为影响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风险与病人自身状况及置入操作均密切相关。应加强监测与防护,尤其对于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长时间置管者,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置入路径与IVAP封管液选取培训。

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认知与需求分析——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覃目圆,李东洋,吴滨延,潘桂宇,康永琦,姚波,刘玉滔,李咏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急救技能和施救意愿。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在校1 00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常见急救知识的回答正确率较低;12.59%的学生有信心做好急救;学生对急救知识认知和运用的能力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88.31%的学生对于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持支持态度;医学专业学生急救知识明显比非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得更好。结论:医学院校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程度高。在急救安全教育方面需做出一定的改进,实现急救知识和技能理论同实践并重发展。

卵巢癌病人住院期间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龚晶晶,李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卵巢癌病人住院期间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卵巢癌病人12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卵巢癌病人住院期间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为(99.17±32.82)分,需求程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信息需求、医疗照顾与支持需求、心理精神需求、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性需求。家族史和病程是影响卵巢癌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支持性照顾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为卵巢癌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性照顾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并且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老年病人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白雪,李丹,李雨欣,郭卫婷,曹英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纳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面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归纳老年病人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结果显示MARSI的危险因素分为5个方面,包括人口学特征、皮肤因素、自理能力、胶粘剂因素、使用药物。结论:MARSI发生率较高,相关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医务人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结合临床证据,制订预防措施,降低MARSI的发生率。
护理教育

基于Web Quest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葛家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Web Quest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在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实习的11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实习的5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应用科室原先固有的教学模式;2018年8月—2019年8月实习的56名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基于Web Quest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实习结束时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带教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Web Quest的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个案护理

1例瘢痕妊娠并发胎盘植入孕产妇的护理

许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1例瘢痕妊娠并发胎盘植入的孕产妇进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产前纠正孕产妇贫血,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术前母婴的监护、新生儿复苏抢救准备;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分娩方式的配合;产后出血的预防。该例产妇经过精心的护理术后第5天恢复良好出院。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Santulli造瘘术后的造口脱垂护理

付翠霞,陈劼,马丽丽,沈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胎龄29+5周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经腹腔引流、肠切除肠吻合术、Santulli肠造瘘术,术后发生造口肠管脱垂的护理。使用新型防脱垂装置限制肠管脱垂,过程中未出现造口肠管黏膜损伤、肠管缺血坏死或破裂穿孔,腹部皮肤未出现糜烂及压力性损伤,未对防脱垂装置材料产生过敏、不耐受,未出现喂养不耐受及腹胀、肠梗阻、肠坏死、粪便堵塞等并发症。出院后定期造口伤口门诊随访,也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53 d后停止使用防脱垂装置,未再出现造口脱垂。

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慢性移植抗宿主病合并双足难愈性创面病人的护理

陈芳,赵洁,谢明凤,邹国英,金昱,冯少兴,曾曼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病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2年出现局限性的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合并双足难愈性创面的护理经验。方法:经过伤口局部评估和系统化的整体评估后,对病人局部伤口进行保守锐性清创,应用抗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高吸收性敷料进行控制感染和渗液管理,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辅以疼痛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101 d的全方位个体化护理,病人病情最终得到控制,伤口痊愈。结论:全方位运用“医-护-病人-家属”一体化模式,结合多学科合作,对病人开展全面的护理,并根据伤口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实现精准护理。

1例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术后阴茎异常勃起病人的护理

李莎莎,陈桂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术后阴茎异常勃起病人的观察和护理经验。阴茎异常勃起期间快速明确勃起类型和原因,同时关注病人肾功能恢复情况和心理问题,为病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缓解异常勃起症状。该例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拔除尿管后排尿顺畅,勃起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未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