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18期 刊出日期:2021-06-30 目录

论著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低收入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现状研究

黄馥桦,廖莉莉,陈文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Diabetes Distress Scale,DDS)并将其应用于低收入2型糖尿病病人,探讨低收入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低收入2型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痛苦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及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478例低收入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中文版DDS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应用研究。结果:中文版DDS量表的模型拟合结果较理想,量表最终模型各拟合指标:χ2/自由度比值(χ2/df)=2.6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拟合指数(CFI)=0.92,递增拟合指数(IFI)=0.92,Tucker-Lewis指数(TLI)=0.91,拟合优度指数(GFI) =0.86。应用研究结果提示纳入本研究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存在中等或以上痛苦的比例达25.58%,在DDS量表4个维度的评分中,得分最高的是情感负担,DDS得分情况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提示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病人知识行为量表总分、采取饮食疗法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采用运动疗法控制血糖、心功能不全、采取药物疗法控制血糖、病人的年龄。本研究结果同时呈现低收入2型糖尿病病人综合代谢控制的达标率极低。结论:中文版DDS量表应用于低收入低教育层次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各项模型拟合指标良好,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心理痛苦的占患病人群的比例很大,心理因素也是血糖综合管理的一架马车,临床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病人的心理痛苦,及时评估并给予干预。

高等职业院校贫困护生成人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

张迪,程方满,纪忠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贫困生成人依恋类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选取某高等职业院校155名贫困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安全型依恋者占40.65%,拒绝型依恋占7.09%,恐惧型依恋占22.58%,先占型依恋占29.68%;积极应对得分为(1.99±0.46)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19±0.52)分;UPI总分为(17.47±10.55)分。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UPI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483和0.333,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75,P<0.05)。亲近依赖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77,P<0.05),与UPI总分呈负相关(r=-0.209,P<0.05)。路径分析显示,消极应对方式在依恋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P<0.05)。结论:高等职业院校贫困护生依恋焦虑、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依恋焦虑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来降低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张潇,徐蓉,黄海珊,刘于,杨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汉化英文版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the Partnership Scale for Primary Family Caregivers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Dementia)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首先获取原作者的授权,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源量表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及专家咨询,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某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及某养老院共120例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各个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1.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纳入的3个因子(接纳应对能力、主动咨询与信息搜寻、信任建立与角色合作)的特征根均>1,累计解释70%以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94,各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0.83、0.87,重测信度分别为0.89、0.93、0.81。结论:中文版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评估我国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能力水平。

《中华护理杂志》近5年刊文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唐诗,张美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2015年—2019年《中华护理杂志》的刊文情况和对我国护理科研的启示,以期为护理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Ⅴ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5年—2019年符合检索条件文献的发文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结果:近5年《中华护理杂志》核心发文机构集中在高校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杂志有核心的作者团队;高频关键词、突现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结论:高水平科研成果期待更多的跨机构、跨学科合作;近5年杂志刊文的研究热点围绕老年人、重症监护室(ICU)、糖尿病等方向展开;循证护理已经成为研究趋势。

河北省教学医院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齐敬晗,高婷,刘宁宁,朱立贤,陈春宁,姚家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河北省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目的抽样法,采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对河北省5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131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总分为(220.78±33.22)分,其中分娩保健维度得分较高,条目均分为(4.30±0.70)分,孕前保健的得分较低,条目均分为(3.62±0.90)分。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与年龄、婚育状况、初始学历、工作时间、助产工作时间以及是否参与带教工作等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助产工作时间是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1)。是否参与科室/医院带教工作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教学医院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水平较高,教学医院应根据不同的助产工作时间和是否参与科室/医院的带教工作等特点,制定合理的培训措施与内容,提高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临床带教师资的培养,完善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体系,为助产教育奠定基础。

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Meta分析

刘丹娜,詹艳,王劼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18年10月,纳入中医非药物疗法与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1 4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若单用中医非药物治疗与单用西药比较,两者均降压有效,且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非药物疗法采用中医非药物联合西药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有效,可辅助或替代单一西药治疗。

骨科住院病人皮肤损伤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构建

詹国锋,薛水兰,黄伟斌,肖秋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骨科住院病人皮肤损伤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方法:在回顾不良事件相关案例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成立课题小组,讨论并初步制定骨科住院病人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的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2个方面,26个指标构建骨科住院病人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0%和94.7%,权威系数为0.84和0.8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0.266和0.413(P<0.01)。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制定骨科住院病人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骨科护士做好预防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预警管理和指导作用。

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田园,钱丹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不同时期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幽门螺杆菌相关知识调查问卷、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Zung 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20例Hp 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于服药初期(第1天~第5天)、服药中期(第6天~第9天)、服药末期(第10天~第14天)进行调查。结果:共22例病人放弃服药,其中18例在服药末期放弃服药。服药初期病人MMAS-8得分为(6.00±1.11)分,服药中期为(5.88±1.21)分,服药末期为(5.64±1.23)分,服药初期和服药中期MMAS8评分高于服药末期(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初期服药依从性的预测因子为文化程度、Hp相关知识,服药中期为焦虑水平,服药末期为居住地。结论:Hp 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在服药末期最易放弃服药,且服药中期和服药末期依从性较差,病人不同时期服药依从性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医护工作者要更加重视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完善多样化的延续护理,针对不同时期影响病人服药的因素给予信息支持、心理社会支持、服药监测等综合干预,以提高根除Hp服药的依从性。

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最佳证据的应用研究

王艳芸,常乐,武佳丽,殷丽,陈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最佳证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检索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PubMed、Elsevier、Up To Date、美国国立指南库 (NGC)、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数据库等、Cochrane Libarary CDSR、Provation M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部有关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最佳证据,包括系统评价、临床评价、对照试验、可行性研究等。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通过审查、评估证据总结康复训练具体措施,构建从支具干预、体位摆放、肢体训练、运动疗法及护理人员培训教育的全面有效锻炼策略。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最佳证据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病人全身运动功能尽快恢复。
综述

国内外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闫泽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目前国内外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对比不同筛查工具的适用性、有效性及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耳穴贴压在改善骨科病人疼痛、焦虑、睡眠质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白彩霞,雷雅婷,莫林,邹佳利,金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耳穴标准化的发展、耳穴的特点以及耳穴贴压技术,分析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在骨科病人疼痛管理、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用耳穴贴压于不同疾病病人的症状管理和疾病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与新方向。

女性癌症病人生育忧虑及其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

杨亚宁,阮真,胡艳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女性癌症病人生育忧虑及其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旨在为缓解女性癌症病人生育忧虑、提高其家庭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产后会阴部疼痛早期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赵清明,梁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产后会阴部疼痛早期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阐述产后早期会阴部疼痛的部位界定、疼痛非药物和药物的干预措施及方法、疼痛的测量工具,以期为临床产后会阴部疼痛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优化护理质量。

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政策下护理经济学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徐悦洋,李巧秀,常艳玲,闫超然,王雪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政策下护理经济学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指出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点工作,更是从事儿童康复工作的医护人员的核心目标。护理经济学是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阐明和解决护理服务中出现的经济学问题,以达到护理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与利用的最优化。运用护理经济学解决康复护理资源配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拓展康复护理服务市场,可以有效促进“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尽快得以实现。
临床研究

适应性训练联合微视频宣教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冯瑞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适应性训练联合微视频宣教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护者增加适应性训练联合微视频宣教。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照护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吃奶呛咳次数低于对照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应性训练联合微视频宣教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呛奶次数,缩短患儿住院日和吸氧时间,提高照护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

护理结局分类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张丽,张娜,刘新爱,王文娟,梁翔宇,宋乃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NOC)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为NOC在精神科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1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实施精神科专科常规护理和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开展 NOC结局指标的评价和干预。将NOC结局中冲动、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的条目制定为调查问卷,分别在两组病人入院时、入院4周和出院时进行NOC指标评价,记录两组病人入院1周和入院4周至出院的2个时间段暴力攻击行为(自伤、自杀、伤人及毁物)的发生例次和实施保护性约束的例次。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冲动自我控制结局评分和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结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周、出院时观察组病人冲动自我控制结局评分、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结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入院1周暴力行为的发生例次和保护性约束例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入院4周至出院的时间段发生伤人例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发生毁物行为和保护性约束的例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NOC应用于精神专科护理中有助于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提高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的护理预防与控制水平,有效降低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

不同主动加温湿化装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的临床观察

袁聪,崔少帅,王靓,王海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不同主动加温湿化装置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中的湿化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NPPV治疗的104例AECOPD病人分为MR410组和MR850组各52例,NPPV治疗时分别应用MR410、MR850主动加温湿化装置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病人28 d气管插管率和90 d全因死亡率,在NPPV治疗12 h后测量呼吸管路内送气流速的温度(T气体)、相对湿度(RH)、绝对湿度(AH)及测量时的环境温度(T环境),评估面罩内壁附着冷凝水情况和痰液黏稠度,收集动脉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RSBI)。结果:MR850组病人28 d气管插管率低于MR410组[42.3%比55.8%,P=0.170];两组病人90 d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比25.6%,P=0.819)。两组病人测量时T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850组病人呼吸管路内T气体、AH及RH均高于MR410组(P均<0.05)。与MR410组比较,MR850组病人面罩内水蒸气的冷凝现象增多(P<0.05),痰液黏稠度下降(P<0.05),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RSBI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AECOPD病人应用NPPV治疗时配置MR850主动加温湿化装置可达到更好的湿化效果,减少湿化不足相关并发症。

基于护士的抗凝管理模式对肝素抗凝血液滤过病人效果的影响

马柱仪,叶婷,李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基于护士的抗凝管理模式对肝素抗凝血液滤过病人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重症医学科住院的200例接受肝素抗凝血液滤过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基于医生为主体的抗凝模式,试验组运用基于护士的抗凝管理模式。记录两组病人血液透析时间、实际超滤量,统计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抗凝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血液透析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际超滤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行肝素抗凝血液滤过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对抗凝管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液滤过治疗的病人运用护士抗凝管理模式进行抗凝管理,可显著提高肝素抗凝血液滤过效果,保证血滤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消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及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张超峰,赵丽琼,冯砚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WPV)情况及根本原因分析法(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98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Workplace Violence Frequency Measurement Scale,WVS)调查其遭受WPV现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参加暴力技能培训、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编制、工作时间、所在病房精神科护士的WVS量表总分,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MPV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入院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人,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常规干预+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WVS评分、情绪智力(EI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74)评分。结果:98名精神科护士遭受WPV以威胁恐吓及情感虐待居多;不同性别、年龄、所在病房、是否参与暴力技能培训、工作时间、EIS得分、职称精神科护士WV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所在病房、EIS得分是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P<0.05);研究组护士干预3个月后情感虐待、躯体攻击、威胁恐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士干预3个月后EIS、GQ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遭受WPV以威胁恐吓及情感虐待居多,性别、所在病房、EIS得分是WPV的影响因素,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减少WPV,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和生活质量。

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陈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4例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门诊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居家有氧运动护理干预,2个月为1个周期。采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Pipers′s Fatigue Scale,PF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因性疲乏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居家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

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护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史云霞,赵晓莉,张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护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心内科80名冠心病病人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主要照护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接受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1周开展1次干预,干预5周。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BI)、自我效能感量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检测量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负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ZB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主要照护者干预后心理状况、躯体症状、社交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表露理论下的团体干预可提升冠心病病人主要照护者的自我效能,减轻照护者照护负担,提高照护者生活质量。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奚雪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检索和获取国内外预防及管理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者、病人及家属提供防护支持。方法:选择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制定严密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文献。由2~3名专业研究者借助科学评价工具提取证据、评价质量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4篇试验研究,2篇指南,2篇实验研究,1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最终汇总15条最佳证据,分别为DVT评估、诊断与筛查、高危因素、干预对策、预防管理时机及方法、健康指导6个方面。结论:护理管理者需加强护理人员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临床预防和管理,并予以相关培训,结合医疗机构自身临床环境、护理人员知信行判断及病人意愿针对性选择证据。

艾灸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杨海蝶,陈哲子,刘玉莲,邱贞贞,黄少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艾灸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检索的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10日。将筛选出的文献由2名专业从事系统评价的专家进行评价,按照纳入标准将提取出的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本研究共8个RCT,有646例病人。相关结果分析认为:治疗组的艾灸方案可显著提高寒湿闭阻型腰痛治疗的总有效率[OR=2.97,95% CI(1.81,4.90),P<0.000 1,I2=25%];改善疼痛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SMD=-0.72,95% CI (-0.90,-0.53),P<0.000 01,I2=64%]、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SMD=1.40,95% CI(1.05,1.75),P<0.000 01,I2=0%]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SMD=-4.44,95% CI(-5.20,-3.69),P<0.000 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根据目前有限的研究证据证实,在寒湿闭阻型腰痛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症状,无明显副作用。但受限于纳入文献的质量,本研究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RCT研究来证实。

术前清洁灌肠联合肛管排气在婴幼儿经腹腔镜行肾盂成形术中的疗效分析

吴瑞娟,杨艳芳,张春爱,贾璐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术前清洁灌肠联合肛管排气在婴幼儿腹腔镜行肾盂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泌尿外科经腹腔镜治疗的91例肾积水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清洁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术前清洁灌肠+肛管排气。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清洁灌肠+肛管排气在腹腔镜下治疗婴儿肾积水可缩短患儿的手术时间、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管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病人中的应用

陈楚端,谭永宜,曾丽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饮食管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镇静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饮食管理。干预前后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NRS-2002)、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评估病人的营养风险、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病人出血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RS2002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BADL评分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管理可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术后再次出血,有助于降低病人营养风险,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管理

多院区静脉治疗团队构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李亚南,鲁丰华,张莹,曹逸,张珍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院区静脉治疗团队建设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体系,运用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回顾性研究,比较2017年—2019年护士静脉治疗培训率、输液工具、穿刺部位不当发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结果:2017年—2019年护士静脉治疗培训率由26.04%提升至64.68%,一次性输液钢针使用率由21.12%降至11.77%,穿刺部位不当发生率由9.98%降至8.95%,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由8.37%降至4.8%,病人满意度由92.98%提高至95.70%。结论: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静脉治疗团队构建在多院区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定置管理法在急救车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招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定置管理法在急救车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佛山市某医院80辆急救车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予以定置管理法。比较急救车在使用定置管理法前后护理人员的急救车管理时间、管理满意度、急救物品完好率。结果:与管理方案实施前比较,使用定置管理法后护理人员的急救车管理时间缩短、管理满意度上升、急救物品完好率提高(P<0.05)。结论:在急救车规范化管理中应用定置管理法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在急救车管理上耗费的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利于医院急救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调查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梁秋霞,符白玲,刘会,卢荔婕,罗梅,翁廷松,胡顺平,韩田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高危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2月76例住院的NRDS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病例组,同时期入院的非NRDS新生儿76例设为对照组,对影响N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分别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并发症、宫内窘迫、分娩窒息、剖宫产、产后PS 应用、胎龄以及发生宫内感染是新生儿NRDS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产后PS 应用是影响NRDS发生率的独立保护因素,其余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NRDS发生的危险因素对NRDS患儿早鉴别临床特征、早诊断及治疗,减少孕妇和胎儿并发症,降低出生风险。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下的质量控制护士对质量控制工作的真实体验

程鹤,谷桂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运行模式深入了解临床质量控制护士在医院“三级三路径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工作中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分析“三级三路径质量控制方案”在三级甲等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8名质量控制护士就在临床中推进质量控制方案实施的自我感受和问题进行一对一访谈,采用Colaizzi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6个主题,分别是有利于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落实、能调动科室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科室一级质量控制难于有效落实、角色转换存在一定障碍、质量控制护士对质量控制方案的建议。结论:于全面质量管理下实施“三级三路径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护士存在角色转换障碍、推进科室一级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困难,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质量控制护士的心理状态及其所提出的建议,构建符合临床实践的质量控制体系。

锦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护理缺失与团队合作的相关性研究

朱悦,梁春光,高野,张芷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锦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护理缺失和团队合作的现状,探讨护士的护理缺失与团队合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缺失量表和护士团队合作量表对锦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6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锦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护理缺失总分为108(96,116)分,有缺失 (总分<96分)155人(23.63%), 无或很少缺失501人(76.37%),不同学历、职称、职务、倒班形式、加班时长、请假时间、离岗计划、科室工作时间对护士护理缺失的发生存在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团队合作总均分为4.37(3.88,4.63)分,团队领导维度得分为4.75(4.00,5.00)分,信任与支持维度得分为4.62(3.85,4.85)分,团队心智模型维度得分为4.50(4.00,4.83)分,团队取向维度得分为3.89(3.44,4.44)分。护士的护理缺失总分与护士团队合作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415,P<0.01)。结论:锦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护理缺失普遍存在,提高护士团队合作水平可以减少护理缺失的发生。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伟娜,訾希存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7例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入院时参照相关量表评估病人认知功能并分为发生组32例[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及未发生组65例(MoCA评分≥26分)。仔细阅览病人病历资料,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因素。结果: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高尿酸血症、脑梗死部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高水平均可能是诱发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合并基础疾病、脑梗死病史、脑梗死部位、高尿酸血症等,临床需重点关注并予以相应干预措施。

二胎产后返岗哺乳期护士阻碍其持续母乳喂养因素的质性研究

李西娟,陈倩,张军君,付秋燕,柴宇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阻碍二胎产后返岗哺乳期护士持续母乳喂养的因素,为延长二胎产后返岗哺乳期护士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提供相关对策。方法:对15名二胎产后返岗哺乳期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呈现3个主题:“经验主义”导致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自身因素影响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母乳喂养的信心与态度;影响持续母乳喂养的家庭及工作因素。结论:多种途径普及宣传并更新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巧,提高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母乳喂养的信心和态度;家庭以及临床管理者重视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母乳喂养支持需求,以延长产后返岗后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潍坊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男护士自我概念清晰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刘玉娟,张君,谢文玉,谭春平,李静,李忠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潍坊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男护士自我概念清晰度与离职意愿现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潍坊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5名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CCS)、离职意愿量表(TIQ)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男护士自我概念清晰度与离职意愿相关性。结果:发放问卷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120名男护士SCCS总分为(32.76±6.12)分,条目均分为(3.11±0.65)分;离职意愿Ⅰ、Ⅱ、Ⅲ及总分分别为(4.78±1.58)分、(5.26±1.62)分、(5.63±1.34)分、(15.24±2.86)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男护士自我概念清晰度与离职意愿各维度呈负相关(r值为-0.304、-0.276、-0.283、-0.432,P均<0.05)。结论:潍坊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男护士离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且与自我概念清晰度密切相关,即自我概念清晰度越高则离职意愿越低,故需强化男护士媒体宣传、提高其自我概念清晰度,以增加工作稳定性。

神经外科成年病人腰椎穿刺后腰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马琛,沈梅芬,李晨曦,张伊洁,蒋凌艳,徐逸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成年病人行腰椎穿刺后并发腰痛的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腰椎穿刺后腰痛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法量表(NR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神经外科行腰椎穿刺术的234例成年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腰椎穿刺后腰痛的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成年病人发生腰椎穿刺后腰痛的概率为26.07 %(61/234),NRS评分为(3.9±1.2)分,疼痛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疼痛。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的年龄、焦虑、脑脊液漏、腰椎穿刺次数、卧床时间与腰椎穿刺后腰痛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087)、焦虑(OR=1.829)、脑脊液漏(OR=5.350)、反复穿刺(OR=12.376)、卧床>6 h(OR=5.536)是导致腰痛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成年病人腰椎穿刺后腰痛的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注重穿刺技能的提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做好术前评估,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加强对老年腰椎穿刺病人的照护,避免术后长时间卧床,将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神经外科成年病人腰椎穿刺后腰痛的症状。
护理教育

职场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王进,杨艺,沈娟,丛小玲,邹霞,李璐寰,江春燕,刘玮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职场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人和对照组10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职场体验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操作成绩和急救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和急救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职场体验式教学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和急救综合能力。

案例式微课程培训在住院老年病人陪护预防跌倒知识-态度-行为中的应用

陈凤莲,曾文,刘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案例式微课程培训在住院老年病人陪护预防跌倒知识-态度-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住院老年病人陪护160人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人,对照组陪护予以常规陪护教学培训,观察组实施案例式微课程培训,比较两组陪护预防跌倒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情况、陪护病人跌倒事件发生、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及等级、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陪护知、信、行评分分别为(141.25±7.91)分、(29.04±2.46)分、(76.83±7.09)分,均高于对照组(120.93±8.26)分、(23.19±2.30)分、(53.41±6.75)分(P<0.05);观察组病人跌倒事件、跌倒伤害发生率、跌倒伤害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式微课程培训可有效提升住院老年病人陪护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降低病人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率,降低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等级,提升病人满意度。
健康教育

知己健康管理对冠心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罗维,高俊峰,王莉,颛孙程程,胡弘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对冠心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8月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实施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情绪认知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生活管理、急救管理、用药依从性管理与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及躯体受限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冠心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模式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杭琤,丁琰俊,张侃,缪艳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模式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伸照护模式,以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进行评估及干预。干预3个月后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EORTC)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评定量表(QLQ-C30)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记录观察组住院阶段及出院后3个月各领域护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护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住院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马哈系统进行系统评估并实施延伸照护模式能改善食管癌术后病人的健康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人院外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延续性护理对策

陈亚丹,张玉丽,朱海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MHVR)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居家延续性护理对策。方法:采用MHVR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便利抽样的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MHVR术后病人106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MHVR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4.45±0.60)分。不同年龄、居住方式及术后阶段的病人之间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VR术后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总体较好,不同年龄、居住状况、出院时间长短对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影响,年龄较大、独居、出院后半年的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较差,应为延续性护理中重点关注的人群。

数字技术在社区康复服务应用的SWOT分析

王芸,苏沂,张良娣,姚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数字技术在社区康复服务应用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康复服务的可及性,为满足资源匮乏地区弱势群体社区康复需求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数字技术在社区康复服务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挑战。结果:社区康复服务使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包括:便捷的获取医疗信息、提高人群满意度、解决社区康复工作者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社区康复人员专业发展和建设能力;劣势:通信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使用数字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网络成瘾风险增加;机遇:政策环境的支持、康复医疗需求大;挑战:数字技术使用的伦理困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困难。结论:数字技术并不意味着取代传统的社区康复保健活动,而是在资源较少的地方增加这些活动的提供,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效率和效力。

我国老年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陈建云,危志华,冯秋月,何光梅,郭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糖尿病病人社区照护研究趋势和热点。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发表的老年糖尿病病人社区照护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753篇文献。作者及发文量情况可根据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2010年前处于萌芽阶段,发文态势呈上升状态。发文量≥2篇以上作者纳入6人,合作人数≥3人的学术团队1个,由王云霞、张辛和席冠华等学者组成。2011年—2015年进入繁荣增长期,年发文量增长速度保持平稳。纳入34名高产作者,形成6个合作团队,个人最高产量为5篇。以李新辉、徐月贞、巩存涛等构成的团队人数最多(9位),合作次数18次。2015年至今进入瓶颈期。年发文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112篇),后出现下降。49名作者中有15名作者未参与任何合作。6个学术团队中,以王明华团队合作频次最多,共计11次。目前老年糖尿病病人社区照护研究的重点关注人群多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和空巢特征。研究热点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延续护理、家庭访视护理等。结论:近年来,我国老年糖尿病病人社区照护研究成果丰富,但研究热度有所减退。建议进一步丰富现有作者合作网络,提高社区机构工作者的科研参与水平,并聚焦于当前研究对象和热点,以促进该领域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