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15期 刊出日期:2021-05-30 目录

论著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意义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静,胡惠菊,唐启群,成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分析唐山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意义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机构特征性问卷、生命意义源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孤独感量表简版(USL-8)、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6所养老机构47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唐山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意义源量表得分为(153.33±9.79)分,各条目均分为(5.48±0.75)分。其中,医疗保障条目得分最高为(6.82±0.43)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月收入、参加集体活动频率、文体娱乐活动开展情况、抑郁水平、孤独感水平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意义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生命意义源得分与抑郁和孤独感水平呈负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唐山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意义源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老年人认为机构的医疗保障是生命意义的主要来源。养老机构应当通过丰富自身文体娱乐活动,提高自身医疗康复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意义感。

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社交焦虑与病耻感、心理弹性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刘敏,张会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社交焦虑与病耻感、心理弹性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社会影响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及社交焦虑量表对锦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养老机构330例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进行调查,并展开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社交焦虑得分在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及是否到医院咨询漏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焦虑得分与病耻感得分呈正相关(r=0.661,P=0.000),社交焦虑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r=-0.679,P=0.000),病耻感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r=-0.897,P=0.000),文化程度对社交焦虑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0.116,P=0.031),饮水量对社交焦虑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0.109,P=0.011),病耻感对社交焦虑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0.231,P=0.012),心理弹性对社交焦虑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0.427,P=0.000)。结论:在护理老年女性尿失禁病人时,应当选择适当的干预方式,提升病人的心理弹性,降低病耻感,减轻社交焦虑。

ICU病人应激性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胡莹,耿力,刘灵巧,杨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Meta分析,提取有效数据,构建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应激性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Scopus、CBM、知网、万方、维普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月15日全部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甄选合格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文献原始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基于临床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基于Meta分析得出9条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α+1.504X1-1.661X2+1.327X3-0.777X4-0.942X5-1.022X6+1.836X7+0.451X8+0.344X9。收集ICU住院的86例既往非糖尿病临床数据得出α=-0.426,使用SPSS 21.0绘制ROC曲线,计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3,95%CI为[0.583,0.824]。结论:基于Meta分析的结果构建ICU病人应激性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有效性较好,对快速识别ICU应激性高血糖高危病人有重要意义。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尹雪燕,谷桂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28例稳定期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稳定期CODP病人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各维度分别与常模比较,病人的内控性得分低于常模(P<0.01),有势力他人及机遇得分高于常模(P<0.01);屈服得分高于常模(P<0.01),稳定期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10.63±3.57)分、(10.49±2.81)分,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36.72%。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负相关(P<0.05),机遇与面对呈负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P<0.05),而机遇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表现为外控倾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适当提高病人的内控性,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

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的饮食稠度量化调节对脑卒中病人进食质量、营养风险的影响

李究,秦灵芝,杨玉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的饮食稠度量化调节对脑卒中病人进食质量、营养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的饮食稠度量化调节干预,干预前、干预1个月采用中文版简易进食观察量表Ⅱ(CH-MEOF-Ⅱ)评估两组病人进食质量,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及实验室指标评估两组病人营养状态,对两组病人误吸及吸入性肺炎(AP)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病人CH-MEOF-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NA-SF评分及三酰甘油(TG)、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和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V-VST的饮食稠度量化调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病人进食质量和营养状态,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是一种有助于脑卒中病人预后的饮食护理方式。

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思潼,李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期刊、作者、基金、机构、地区、文献被引频次、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运用CiteSpace 5.2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文献1 663篇,发文量缓慢增加后曲折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文献分布于355种期刊,《齐鲁护理杂志》载文量最多,但是仅17篇研究论文获得资金资助;文献发表地区主要为江苏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发表机构前3名依次为吉林省肿瘤医院、大庆市第二医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肝癌病人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病人健康教育及生活质量等。结论: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研究总体发展趋势平稳,研究内容覆盖较广,但研究水平整体偏低,应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地区间、机构间、作者间的合作,创新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模式,提升研究设计水平。

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的Meta分析

葛周勤,侯春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颅内动脉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对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关于颅内动脉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研究文献,制作文献提取表,提取相关文献数据,筛选RCT研究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软件RevMan 5.3和Stata 15.1进行处理。结果:纳入文献20篇,共涉及1 791例,其中试验组897例,对照组8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对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效果有统计学意义[RR=0.23,95% CI(0.17,0.30),Z=10.18,P<0.000 01];循证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R= 1.23,95% CI(1.16,1.30),Z=7.22,P<0.000 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模式。
综述

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的研究进展

袁天漫,徐菊玲,钱秀群,袁梦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认知功能受损的危害以及认知功能受损的护理策略,旨在为更合理地照顾老年痴呆病人提供参考。

清洁间歇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吕静,肖静蓉,肖亭英,袁春明,于海燕,文皓,汪世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病人中的可行性、现状及护理干预。指出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在宫颈癌术后病人中还未得到有效推广,饮水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导管的选择缺乏统一的规范,亟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和相关指南。

正念干预在慢性肾脏病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马倩文,张萌,万艳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慢性肾脏病病人正念干预的方法和内容,分析正念干预对慢性肾脏病病人的影响。指出正念干预能改善慢性肾脏病病人心理及生理状况,但仍需要更多长期、科学的研究来确认其干预的效果。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监测方法和保暖措施的研究进展

卢玉云,胡玉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术中病人体温监测最新方法和最新保温措施,以激发临床工作者的创新思维,为更好地预防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术中病人低体温发生率,促进病人康复。
临床研究

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周丽,黄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PC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疗法,比较两组病人便秘评分、首次排便时间及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病人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应、担心焦虑、满意度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中药贴敷和穴位按摩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防治PCI术后病人便秘症状,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基于格林模式提高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参与度的研究

胡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格林模式提高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参与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9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二级预防管理措施,强化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格林模式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发生率及干预后病人对心脏康复参与度。结果:强化管理组干预后生活方式、按时服药、健康锻炼、定期复查、控制危险因素各方面管理能力均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强化管理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强化管理组干预后急性心脏事件及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强化管理组病人干预后3个月心脏康复参与度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病人给予格林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人急性心脏事件及再入院发生率,使病人意识到心脏康复的意义,从而提高病人心脏康复的参与度。

红外血管显影仪引导在新生儿PICC四肢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王玲,曹慧丽,李智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红外血管显影仪用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四肢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需要进行PICC穿刺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显影仪引导为患儿进行PICC静脉穿刺,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为患儿进行PICC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操作耗时、留置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送管困难、导管异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耗时少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送管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新生儿进行PICC静脉穿刺时使用静脉显影仪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盐熨法缓解血液透析相关性肌肉痉挛的效果观察

冯小芳,茅松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盐熨法缓解血液透析相关性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将在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反复发生肌肉痉挛的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局部盐熨法缓解肌肉痉挛,对照组则给予局部按摩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肌肉痉挛发生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提前下机率、血清瘦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游离肉碱浓度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熨法用于缓解血液透析相关性肌肉痉挛能够减少痉挛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缓解疼痛程度,纠正肉碱缺乏状态,有效清除瘦素,提高透析的耐受性。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前声音场景模拟对脑卒中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

王昊,廖莹莹,庞晨晨,蒋恩社,吴桥伟,张桂芳,冯英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声音场景模拟对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前脑卒中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8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脑卒中并预约MRI检查的14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随机分组方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MRI检查前观察组接受声音场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口头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检查后MRI运动伪影发生率。结果:8例因故中途退出研究,最终纳入观察组64例、对照组68例。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且首次MRI检查脑卒中病人观察组病人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运动伪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声音场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可以减轻脑卒中病人首次MRI检查的焦虑状态,提高MRI影像学诊断效果,改善病人磁共振检查的体验度。

营养咨询联合同伴支持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与血糖指标的影响

蔡莹莹,张华,赵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营养咨询联合同伴支持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血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2个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登记的居民健康档案选择119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每个社区采用单盲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至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营养咨询联合同伴支持,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完成研究。干预6个月观察组病人饮食管理、运动锻炼、遵医嘱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处理高低血糖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咨询联合同伴支持可以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在治疗不孕症病人中的应用

危美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在治疗不孕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300例不孕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的遵医检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改变不良习惯及相关知识掌握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优势卵泡率、成功排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不孕症病人的优势卵泡率、成功排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前口服5%葡萄糖溶液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裴艳红,张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前口服葡萄糖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300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100例)和观察组2(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禁水禁食方法,观察组1术前口服温开水,观察组2术前口服5%葡萄糖溶液。对3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咽喉疼痛程度、切口延迟愈合率、切口感染率等进行比较。结果:3组病人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术后1d血清C反应蛋白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d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术晨口服液体2h后血糖与观察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咽喉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及口渴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前口服5%的葡萄糖溶液不但不会使其术后血糖上升,而且还可使其口渴感、咽喉疼痛感缓解,同时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应激、降低切口延迟愈合率。

基于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病人急救效率及病人预后的影响

冯海珊,谷爱奇,章晓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AD)病人急救效率及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118例A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5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病人给予以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急救效率、护理质量、预后。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急救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AD病人可提高急救效率,改善其预后与护理质量。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汪文静,王志敏,彭艳红,李娜,谭玲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智能配药机器人配制化疗药物对临床的影响。方法:配药机器人配药环境、配药速度、垃圾处理错误率、残余量、配药差错率、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与手工配药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配药机器人操作护士进行访谈,运用NVivo 8.0软件进行编码及分析。结果:配药机器人配药环境明显优于手工配药,垃圾处理错误率、配药差错率和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配药(P<0.05);配制速度在西林类药物配制中与熟练的护士配药速度相比,抽液精准度高、残余量少,比人工配药更稳定。结论:配药机器人配制肿瘤药物能提升病人用药的准确度、更好地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利于配药护士的职业防护、提升护士的职业幸福感;能正确处理化疗垃圾,减少化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3例努南综合征早产儿的护理

冯怡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3例努南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给予努南综合征患儿以呼吸及循环系统为主的病情监测、合理喂养及用药护理、加强出血和感染预防,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抚慰。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临床症状好转,病情平稳出院。结论:全面、对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努南综合征早产儿的疾病监护至关重要。

分级管理联合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

梁吒吒,胡嘉媚,吕少芸,陈怡,朱杰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联合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医院神经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吞咽功能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级管理及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吞咽障碍性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管理联合吞咽摄食管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栾婷,栾运慧,王颜芳,闫丽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尿毒症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弹性评分、面对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回避、屈服等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尿毒症病人心理弹性,使病人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从而促进病人康复及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护理管理

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的软件设计及应用研究

赵洁,吴彦,杨银玲,邓建玉,黄华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规范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防范管理流程,提高术中获得性压疮防护质量和管理成效。方法:2017年8月由手术室、临床外科护理团队、信息软件公司成员组成课题小组,设计研发“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程序软件”。设置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识别、压疮防范措施决策支持、高危病人术后预警提醒、术后跟踪随访及情况反馈、统计查询5个模块,并运行。结果: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软件可准确筛选压疮高危病人,规范手术病人压疮的评估及护理流程,便于了解及跟踪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护理情况。结论:该系统的运行促进术中获得性压疮防范管理流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提高围术期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质量和相应的成效,确保病人安全。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魏霞,殷花,韩晓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在创建安全输液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中选取20个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病区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排查输液风险,改善输液流程;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安全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房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钢针使用率、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敷料固定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级甲等医院病区中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有效改善静脉输液质量,提高病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交接质量的影响

田竟,张杨,臧舒婷,张红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交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EICU进行治疗的150例急诊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急诊-EICU转运中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急诊-EICU转运中采用无缝隙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转运交接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话咨询、推卸责任、危急值漏交接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中进行无缝隙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调查研究

双带教模式下我国首届二年级助产专业本科生实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肖燕璇,莫岑,杨玉芬,关旭红,陈明锈,罗晨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双带教模式下助产本科生实习体验,探讨早期实习及学院专任教师参与实习带教的必要性。方法:安排2017级二年级第4学期助产本科生进行6周内外科实习,在4个科室中试行学院专任教师与临床教师共同完成实习带教的双带教模式,其余科室仍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师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1周内选取不同带教模式下的助产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助产本科生认为学院教师与临床教师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学院教师参与带教提高了科室重视程度,增加学生解惑与反馈意见的途径;二年级实习能够早期体验临床工作,提高学习意识,促进理论联系实践,但学生实习准备不充分制约实习效果;实习提高了助产本科生对护理职业认可度。结论:二年级早期内外科实习及双带教模式对助产本科生实习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长沙市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护理员照顾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海艳,蒋玉芝,颜丽霞,刘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护理员的照护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雨花区、天心区、岳麓区等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护理员进行调查,采用Zarit照护负担量表调查护理员的照顾负担,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例(98.7%)。护理员的照顾负担得分为(42.21±10.35)分,为中度负担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每天工作时长、照顾失能老年人人数和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影响护理员照顾负担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护理员的照顾负担为中度水平,机构管理者应为其提供更多疾病和照护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进一步改善护理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质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辛季麟,纪晓霞,周玉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疲劳严重度量表(FSS)以及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90例COPD病人的睡眠质量PSQI总均分为(5.54±1.90)分,处于较差水平,其中睡眠障碍病人占62.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夜间症状、气道支持方式、有无呼吸训练器辅助、家庭及社会支持度、知信行水平均为影响CODP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P<0.001)。结论:CODP病人普遍存在睡眠问题,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开展针对性睡眠干预与管理,以提升病人睡眠质量水平。

35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分析

薛莉萍,易美芳,魏碧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35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现状,以发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落实行业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使用调查量表了解35所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及建筑管理、集中管理情况、资源配置情况、人员配置情况,对比我国消毒供应室卫生行业标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35所医院均有消毒供应室中心,其中7所三级医院、19所二级医院,9所一级或其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与管理合格率为91.4%~100.0%;集中式管理中的“贵重器械集中处理”条目合格率为77.4%;个别医院的设备配置管理存在不足;仅有77.4%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接受过省级培训。结论:部分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存在设备配置缺乏、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势在必行。一定规模的三级医院不仅要做好本院常规消毒供应任务,还要循序渐进地把消毒供应服务送到附近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院,不断增强无菌物品灭菌质量,有效消除医院感染隐患,保证附近居民能够在基层医院安全就医。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刘春花,管芳龄,卢莎莎,陈惠萍,周锡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60例ESRD病人作为调查对象,设计ESRD维持血液透析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病人一般资料以及延续性护理需求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份。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电话随访”的需求评分较高。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是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对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病人不同特征和需求的侧重点,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孕期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丙霞,葛藤蕾,姚丽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分析孕期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照顾者及病人提供针对性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8月—2019年12月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61名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对161名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孕期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总分为(14.00±2.5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照顾经验以及病人伴随疾病数量是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妊娠糖尿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准备度处于低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科门诊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对照顾者及病人展开个性化护理,提高照顾者准备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赛赛,马明逸,石斐,倪明月,王滢菲,张素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的自我领导力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我领导力问卷量表(Revised Selfleadership Questionnaire,RSLQ),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71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RSLQ均分为(3.81±0.85)分,自我奖励、信念假设评估、自我目标设定得分较高,而自我惩罚、成功预见、自我提示得分较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为学习成绩(P<0.001)和是否参加领导力课程(P<0.001)。结论: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大体水平较好,但高校和医院仍需应重视实习护生自我领导力的培养和全面均衡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教育

护理本科全程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刘一弦,王媛,金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全程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效果。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一个学校2016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以2018年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学习的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在校本部学习,采用传统的大班制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教学基地采用小班制教学,全程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采取临床科室见习开放制度和“一对一导师制”。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结果:全程班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分为(91.13±6.69)分,总评价为“优秀”,对照组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分为(81.80±12.16)分,总评价为“良好”,且观察组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4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本科全程教学达到了与校本部同质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质量较高。
健康教育

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血糖水平、自我效能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朱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血糖水平、自我效能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病人主观幸福感。

思维导图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杨梦珂,胡美霞,伍岳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后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病人护理过程中开展思维导图式的健康教育,能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
个案护理

1例含钾药液外渗致皮罗序列征患儿组织坏死的循证护理

阳丽芬,刘佩珍,吴军,李会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探索含钾药液外渗致皮-罗序列征患儿组织坏死的治疗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检索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包含有含钾药液外渗致皮罗序列征患儿组织坏死治疗方法的最佳证据,根据15条最佳证据转化为12条审查指标并应用于1例静脉输入含钾药液发生外渗的皮-罗序列征患儿的护理中。结果:纳入文献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年修订版)》和《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2011版)》。当前证据认为,每日拍照对比评估创面,选用生长因子和抗菌敷料做好创面护理,积极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全身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通过循证护理后患儿坏死组织修复,体重增长正常,顺利出院,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AICU)护士输液外渗知识知晓率由63.5%上升至 85.09%。结论:通过循证护理证据的应用可加快患儿组织坏死面的修复,提高护士输液外渗的知识知晓率。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叙事护理

鲁彦君,石英,马燕,王姝亚,肖兴米,胡铖曦,陈秀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1例舌根癌脑转移病人的护理

卓平,向彩琼,邹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