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9期 刊出日期:2021-03-30 目录

论著

高职高专实习护生逆商现状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徐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实习护理专业学生(护生)逆商现状,探究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教育者提高实习护生的逆商水平,进而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路西版逆商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62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大部分护生的逆商得分处于警惕值与理想值之间。应对方式的5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自责。逆商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与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逆商与应对方式有相关性,提示通过提升个人应对能力,可以提高护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其逆商水平。

基于CiteSpace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分析

谢桂荣,王李胜,夏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研究现状,明确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为动静脉内瘘科研工作提供思路以及辅助临床血液透析安全有效地进行。方法:本研究纳入2000年—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检索到的有关动静脉内瘘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Ⅴ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知识主体、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00年1月1日—2019年5月9日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相关研究文献发文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发文量排名较前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发文量排名较前的研究机构有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阿拉巴马大学系统、多伦多大学等;发文量排名较前的期刊有Seminars in Di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等。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得出相关热点为“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及处理”“动静脉内瘘病人相关的心理体验”。得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研究领域的前沿在早期动静脉内瘘失功、超声技术在动静脉内瘘病人中的应用、人造血管、介入治疗等方面。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明确了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为动静脉内瘘科研工作提供基础。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肺康复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覃梦霞,董翠萍,李勤云,潜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肺康复知信行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肺康复知信行调查问卷对136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肺康复知信行得分率为70.55%,其中知识维度得分率为63.68%,态度维度得分率为83.89%,行为维度得分率为67.48%;影响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肺康复知信行的主要因素有肺康复设施使用种类、疼痛控制情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医护人员宣教次数和文化程度。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对肺康复知信行的整体情况尚可,尤其是态度方面较为积极,但在认知和行为上仍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加强病人肺康复相关知识宣教和疼痛管理,多样化肺康复设施种类,完善病区软硬件环境,同时教会病人其他学习途径,提高病人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综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远程居家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刘薪,谢姣,王亚青,杨卓,曹会平,马睿晨,尹英莹,迟红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远程居家肺康复的概念、远程居家肺康复设备的选择以及远程居家肺康复的方式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结直肠癌病人症状群研究进展

陈园园,周娇娇,袁媛,陈玉瑛,祝娉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了症状群的概念、结直肠癌病人症状群研究的意义、调查现状以及结直肠癌病人症状群的干预措施,提出在今后应积极开展结直肠癌病人症状群的研究,重视结直肠癌病人的症状管理,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康复现状及思考

褚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心脏康复的相关概念,并对心脏起搏器术后病人的心脏康复现状及主要测评工具进行比较、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的策略,为构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康复模式和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俯卧位通气的应用现状与护理进展

陈小蒙,张春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俯卧位通气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俯卧位通气的应用现状及护理进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剂使用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刘舒,谢新芳,金培英,邓妙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使用吸入剂依从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COPD病人使用吸入剂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探讨COPD病人使用吸入剂依从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研究进展

童辉,王李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查找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影响因素、负性影响以及干预措施5个方面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居家老年人安全用药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倪明月,马梦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常用的居家老年人安全用药评价指标进行整理分析,阐述了其主要内容、优点及局限性等,以期为制订更加完善的老年安全用药评估系统提供依据。

肺癌病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刘思雨,戴安,张权,黄渝,朱琳,侯建文,林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肺癌病人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国内外肺癌病人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现存的问题与展望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冠心病双心护理的慢性病管理现状

孙曼珊,张红,刘智利,陈书盈,黄雪琴,陈奕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双心疾病的认识、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双心疾病的识别、双心护理措施等,指出我国的双心护理体系仍不完善,多学科医护团队协调合作模式尚未规范统一,健康教育内容缺乏循证依据,管理流程没有指南指导,双心护理的普及仍面临很大挑战。

肿瘤病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张如渊,王兰,胡晓玉,周洪昌,姚惠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约30%的病人无法缓解恶心呕吐症状,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肿瘤病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提出药物管理规范,但是非药物治疗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肿瘤病人CINV非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员非药物干预提供指导,减轻肿瘤病人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病人治疗期间舒适感,增强病人治疗依从性。
临床研究

四位一体化疼痛目标管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疼痛的影响

尚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四位一体化疼痛目标管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进行保守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基础护理+四位一体化疼痛目标管理,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评分标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分及功能锻炼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JOA评分均升高,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JOA评分比对照组高,ODI指数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病人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病人NR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CSE)、功能性自我效能感量表(FSE)、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P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四位一体化疼痛目标管理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病人功能锻炼情况。

改良鼻饲管置入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中的应用

许春花,赵玉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估改良鼻饲管置入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住院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半卧位改良鼻饲管置入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管置入法,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操作用时、并发症(呕吐、呛咳、黏膜出血)发生率、置管前后心率及收缩压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后心率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置入法较传统法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操作更快、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健康调查平台在健康体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朱影娴,陈露诗,赵巧红,李小蓝,唐燕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健康调查平台应用于病人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99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体检模式,试验组采用健康调查平台,比较两组病人体检前后的慢性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体检认知评分、健康行为(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和健康体检满意度。结果:体检后试验组病人慢性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得分为(17.42±1.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7±2.38)分(P<0.05);试验组病人体检认知情况得分为(18.49±1.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6±2.11)分(P<0.05)。体检后试验组采取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戒烟戒酒行为习惯的病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为76.35%,试验组病人对健康体检的满意度为96.2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调查平台应用于病人健康体检管理,可以提升病人对慢性病及常见病防控知识的认知,并改变自身不良习惯,提升体检满意度。

运动疗法时间推送管理模式在有下腹部手术史的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金爱娟,何荣芳,李彩钱,潘嫦敏,谭捷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时间推送管理模式在有下腹部手术史的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双号病室入住者45例设为对照组,单号病室入住者45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于术后做运动疗法价值告知与运动疗法方式讲解,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运动疗法时间推送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有下腹部手术史的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实施运动疗法时间推送管理模式干预,可明显缩短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医护-家庭一体化服务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穗妮,古美容,李志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护-家庭一体化服务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医院医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家庭一体化服务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医护家庭一体化服务干预能明显缓解病人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遵医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红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遵医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于此基础上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遵医行为、睡眠质量及幸福感。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病人遵医行为评分为(104.02±9.23)分,高于对照组的(85.26±11.19)分(P<0.05);试验组病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为(6.70±2.42)分,低于对照组的(9.19±2.82)分(P<0.05);试验组病人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评分为(92.56±16.43)分,高于对照组的(78.68±16.91)分(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有助于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遵医行为、睡眠质量及幸福感。

同质化管理在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马培芳,王泉,李成娟,熊丹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实施同质化管理,探讨其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同质化管理团队,对病人实施一致的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同质化预防措施并使其持续有效落实。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科胃或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人497例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同质化管理前的25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同质化管理后的244例病人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实施同质化管理后,观察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可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实施系统一致化的风险评估、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肠内营养预适应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拾春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预适应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前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3 d口服肠内营养液以预适应,比较两组病人相关并发症、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腹痛、腹泻、腹胀、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预适应在改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益处,能明显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环式管理流程在急性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许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环式管理流程在急性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52例为观察组,实施环式管理流程干预;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呼吸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潮气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救治成功率、救治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环式管理流程能有效改善急性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功能,促进病人改善预后,提高病人救治成功率及治疗满意率。

精准化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武玉品,付敬,侯宪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精准化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9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瘘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化护理,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包括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动脉瘤形成)发生率及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及动脉瘤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的临床实施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长度,充分利用病人的血管资源,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效的通路,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对内瘘使用的满意度,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

儿童互助模式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王玲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儿童互助模式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儿童互助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肘功能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VAS评分、肘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儿童互助模式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患儿康复锻炼依从性,可缓解患儿疼痛感,促进肘功能恢复,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希望理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朱礼阳,鲁美苏,王晓阳,马瑞霞,耿营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92例,根据病人每周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每周一、周三、周五透析)及对照组(每周二、周四、周六透析),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希望理论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希望水平评分、肾病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理论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能明显改善病人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水平。

精准护理对难治性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晗,雷艳,杨小梦,潘小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癌痛病人实施精准护理的效果,并观察其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科室收治的46例难治性癌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护理,利用简明疼痛调查量表(BPI)、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核心量表(QLQ-C30)比较两组病人癌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癌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护理能有效改善难治性癌痛病人癌痛控制效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静,蒋莹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2例尿毒症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联合膳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且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纽曼自护理论模式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影响分析

冯宛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纽曼自护理论模式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医院接受疗护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纽曼自护理论模式联合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肺功能以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观察组病人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延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催眠药物、白天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纽曼自护理论模式联合呼吸训练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肺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音频转换听觉锻炼对颅脑损伤病人执行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刘敏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音频转换听觉锻炼对颅脑损伤病人执行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旨在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听觉锻炼,观察组病人接受音频转换听觉锻炼,干预后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执行功能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测试(BAD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病人的认知功能、执行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MMSE中定向力、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注意力和计算力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BADS中规则转换卡片、找钥匙、动作计划、时间判断、修订六元素以及动物园测验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WHOQOLBREF中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关系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频转换听觉锻炼应用于颅脑损伤病人,能够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康复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护理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李景慧,孟庆慧,侯林丽,张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医院核医学科住院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67例,其中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住的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住的3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分。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病人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9、0.038)。干预组病人抑郁程度等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42)。干预组病人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的病人中实施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干预在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护理效果

孟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干预在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应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73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回顾之前未应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6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带管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对孕前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刘高炎,宋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对孕前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14例孕前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妊娠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值、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母婴结局以及血糖水平情况。结果:实施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值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强孕前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控制孕妇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改善母婴结局,有效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对病人获取优质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化监督机制在外固定支架居家针道护理中的应用

沈筱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个体化监督机制在外固定支架居家针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医院骨科使用外固定支架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入院后安排患儿及其家属观看视频,使用电子媒介做术前指导,手术后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做针道护理,出院后以微信、门诊随访指导、举行外固定支架护理指导活动等形式进行个体化监督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个月的护理与随访后,比较两组患儿针道感染状况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针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居家针道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监督机制对设置外固定支架的患儿进行居家针道护理指导,能够降低患儿居家针道感染发生率,提高针道护理满意度。

医护养联合查房模式在鼻咽癌放疗病人中的应用

尚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护养联合查房模式在鼻咽癌放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医院头颈部肿瘤放疗科住院的86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医护养(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营养护士)联合查房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护养分开查房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体质指数、病人主观整体评估(PG-SGA)量表评分、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鼻咽癌放疗病人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鼻咽癌放疗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7);干预后观察组鼻咽癌放疗病人的EORTC QLQ-C3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养联合查房模式在鼻咽癌放疗病人中应用对其营养支持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最终提高鼻咽癌放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管理

心脏外科手术延迟关胸时器械清点时机和方式的回顾性研究

陈刚辉,高兴莲,黄颖,张晓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延迟关胸时最佳的器械清点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延迟关胸的42例心外科手术,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按照开胸前、关胸前、关胸后常规进行器械清点,试验组将准备填塞用的显影纱布单独清点并记录,与其他器械及敷料按照开胸前、填塞前、填塞后、关胸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进行4次清点。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清点器械耗时缩短、器械清点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显影纱布块准备的齐全率、手术医生对器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器械清点及时率均得到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外科手术延迟关胸时器械的清点时机和方式,采取4次清点、分开记录的模式符合手术的要求。
调查研究

ECMO幸存者的真实体验及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郭清华,王卫红,田馨怡,肖慧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成功病人的真实体验,探寻其治疗和康复期间生理、心理、情感的变化历程及社会支持状况,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成功救治的6例ECMO幸存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结果:ECMO幸存者的真实体验主要包括零碎事实记忆、恐惧与焦虑、时间感知错乱、抑郁、创伤后成长。护理需求提炼出4个主题:护理安全的需求、健康信息需求、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与支持、融入社会的需求。结论:对ECMO治疗期间的病人提供情感、社会支持,敏锐捕捉病人的心理需求,护士应具备专业的技能、高度的责任心,为病人持续引导正性心理,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全身心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静脉通畅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国琴,李丽芳,夏爱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静脉通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31例单侧静脉血栓病人中,下腔静脉通畅率≥50%者14例(45.16%);在29例双侧静脉血栓病人中,下腔静脉通畅率≥50%者13例(44.83%);60例病人中下腔静脉通畅率≥50%者27例(45.00%),下腔静脉通畅率<50%者33例(55.00%),整体效果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治疗方式、发病部位、手术时间、卧床时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静脉通畅率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静脉通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方式、合并有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静脉通畅率的危险因素。

宫颈癌病人治疗期间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张蒙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了解宫颈癌病人治疗期间的内心感受,为病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宫颈癌病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患病后角色的转变与责任的变更;负性情绪过多;应对方式消极;病耻感严重;自我形象紊乱。结论:护理人员需关注宫颈癌病人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及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以提高其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谵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洁,蒋月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谵妄的发生情况,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医院ICU进行治疗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研究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60例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谵妄发生率为23.7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机械通气、脑出血量、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均是导致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现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现谵妄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谵妄发生率。

糖尿病肾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王琰,罗静,杨瑾,李争艳,苗金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DN病人82例,应用自拟的疾病管理能力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肾病及透析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为(56.48±3.22)分,病人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22.12±3.78)分,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为(30.11±3.11)分,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9.09±5.02)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P<0.05),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总评分、肾脏病负担、肾脏疾病症状、生理领域健康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及情绪行为管理维度评分与心理领域健康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DN病人疾病管理能力与积极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临床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病人的应对方式,从而增强病人的疾病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烫伤患儿母亲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马明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烫伤患儿母亲在照顾患儿入院治疗期间的体会及内心感受,了解影响其内心感受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半结构访谈方式访问14名因热液不慎烫伤患儿的母亲,将获得的资料通过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将烫伤患儿母亲的照顾体验归纳于心理负担重,照顾任务重,经济负担重,需要社会支持4个方面。结论:了解烫伤患儿母亲在照顾患儿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感受,可以协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护理,促进患儿健康恢复,提高患儿母亲的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个案护理

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少数民族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循证护理

董晓燕,陶贵彦,张莉,李晓娟,闫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为1例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少数民族患儿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根据获得的高质量的循证证据结合患儿情况及家属意愿,制定并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结果:共纳入循证文献6篇,通过对纳入的文献全文详细阅读,制定并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诊,双侧髋臼指数分别为24 °、27°,双股骨头复位良好。结论:用循证的方法为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的少数民族患儿制定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方案安全、有效。

1例乳腺癌术后输液港并发纤维蛋白鞘病人的护理

褚彦香,邓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输液港并发纤维蛋白鞘病人的护理过程,针对输液港并发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给予深度剖析,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