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33期 刊出日期:2019-11-30 目录

论著

恶性肿瘤病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的效果比较

陈湘威,陈妙霞,林金香,卜秀青,李欢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的357例病人纳入研究组,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155例,PICC组 202例,比较两组病人不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臂式输液港组与PICC组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3/155)与9.90%(20/20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与0.99%(0.072/千导管日),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为0.65%(1/155)与3.47%(7/20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PICC少。

浙江省养老机构护理员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陈瑞,荣宁,甘宁,方雪妮,刘敏,董建新,沈旭慧,沈国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浙江省养老护理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建设良好的养老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访谈调查法和蹲点调查法,对浙江省5个地级市346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护理队伍存在以下问题:①数量短缺;性别比例失衡;年龄整体偏大。②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能欠缺。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护理员。④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单一。⑤薪资水平低;福利待遇差。⑥培训内容偏重于生活护理,多为“补偿式培训”。[结论]浙江省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产后不同时机实施乳房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对初产妇泌乳质量、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丘青,张燕娜,刘惠贤,黄婷,林丽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产后不同时机实施乳房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对初产妇泌乳质量、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某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初产妇均进行乳房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措施,根据实施乳房按摩联合穴位按摩的不同时机分为1组(产后2 h)、2组(产后12 h)、3组(产后24 h),记录并比较3组初产妇产后72 h的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单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初产妇产后72 h的泌乳量及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初产妇的泌乳量及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2组和3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初产妇产后72 h的单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初产妇的单纯母乳喂养率高于2组和3组(P<0.05)。3组初产妇产后72 h的产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初产妇的产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组和3组(P<0.05)。[结论]产后2 h对初产妇实施乳房按摩联合穴位按摩为最佳时机,能有效增加泌乳量,提升泌乳质量和单纯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乳房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乳房按摩启动时机对泌乳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韦清,柏晓玲,成忠莎,杨曾桢,张家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产后乳房按摩最佳启动时机对促进产妇泌乳效果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乳房按摩最佳启动时机对促进产妇泌乳效果及母乳喂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6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此次研究共纳入9个研究,合计93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产后2 h启动乳房按摩组较24 h启动乳房按摩组泌乳始动时间缩短,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MD=-10.54,95%CI(-11.17,-9.90),P<0.000 01];增加产妇首次泌乳量,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MD=11.51,95%CI(10.55,12.47),P<0.000 01];提高产后一个月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4,1.35),P<0.000 01]。[结论]产后2 h启动乳房按摩较24 h泌乳始动时间缩短,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我国自我感受负担护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利平,孙建萍,吴红霞,李玉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我国自我感受负担护理研究现状,梳理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总结研究趋势及挑战,以期为该领域护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建库至2018年10月29日关于自我感受负担的护理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符合标准文献,对文献的年份、区域、期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71篇有效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6年—2018年发表相关文献数量为235篇(63.34%),主要分布于南部、东部地区。研究类型主要是描述性研究181篇(48.79%);研究对象主要是癌症或恶性肿瘤病人126篇(41.86%);在纳入的98篇临床试验研究中,干预形式主要是心理支持护理24篇(24.49%)和综合护理干预10篇(10.20%)。[结论]我国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这一心理问题逐渐得到关注,但研究质量较低,研究深度不够,研究形式较单一,需构建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团队,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支持,开发具有专科特色的干预方案,以提高我国自我感受负担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述

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研究现状

李艳,王永琼,王安琪,罗琦,余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老年慢性病病人家庭照顾者的视角分析其照顾的负担情况及影响因素,对比国内外照顾者负担的应对措施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负担应对方式,进而为我国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评估型和诊断型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研究进展

卢一慧,童莺歌,柴玲,刘苗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本研究通过比较评估型和诊断型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评估内容、临床应用范围等,为护理人员合理使用神经病理性疼痛(NPP)评估工具提供借鉴和参考。

集束化护理理念在ICU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缘婷,田莹,杨继娟,刘永刚,何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集束化护理理念在ICU的发展应用、概念框架和设计流程,旨在为护理人员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智慧护理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方业香,奚瑞,汪艳红,丁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医院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是未来护理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回顾了智慧护理的发展现状,包括智慧护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智慧护理的应用以及智慧护理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智慧护理建设对医护人员、病人及医疗体系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为加快智慧护理建设的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PICC体外测量方法及尖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余琪,冯丽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不同人群PICC体外测量方法、PICC尖端理想位置、PICC尖端定位方法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由于各种改良方法中PICC尖端位置不统一无法比较其准确性,尖端导航结合心房内心电定位将成为PICC尖端定位的金标准,现阶段在我国采用超声检查来排除导管尖端位于颈内静脉,置管后行胸部X线正位片拍摄也是一种简单、可行性高的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恐惧回避信念及干预研究进展

吴佳倩,赖丽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疼痛恐惧回避信念的概念、产生机制、不良结局、研究进展、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恐惧回避信念的认识,掌握干预技巧,进而强化疼痛护理、康复护理的质量。

二元应对心理干预在慢性病病人及其配偶中的应用进展

刘小妹,倪静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二元应对心理干预在慢性病病人及其配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二元应对干预的形成、干预者、干预方法、干预效果。指出以夫妻为中心二元应对心理干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我国慢性病病人的长期管理提供思路。
临床研究

团体绘画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病人自尊及认知的影响观察

冯玲芳,李建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团体绘画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病人自尊及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团体绘画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自尊水平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自身情绪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精神运动速度、言语学习和记忆力、认知能力、注意力、工作记忆、推理能力和社会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病人,而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绘画疗法能增强青少年抑郁症病人自尊心,提高其认知功能,消除负性情绪。

中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在产后尿潴留预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史芝璟,邵艳,黄瑾,熊晖雯,陈莉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预防产后尿潴留提供一种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产科病房2018年1月—2019年1月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第二产程时间≤120 min,产程中无合并症的单胎产妇120例,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2 h采用常规指导及诱导排尿;干预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频脉冲治疗仪对关元、中极、水道穴、三阴交实施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分别是1.67%(1/60)、15.00%(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2,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6 h排尿通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6,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6 h B超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91,P<0.05)。[结论]应用中频脉冲电刺激关元、中极、水道穴、三阴交等穴位能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对产妇产后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无痛。

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妇科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的影响观察

高青青,白莲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妇科盆底重建手术病人围术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手术的子宫脱垂Ⅲ期病人70例,按照围术期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所有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8.8 d,观察组在7 d出院比例(57.1%)优于对照组(22.9%),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第3天血常规结果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排便时间观察组3.1 d,对照组4.2 d,术后3 d内排便观察组64.9%,对照组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灌肠病人人均需要灌肠7.7支,护士需要约34 min,病人有腹痛、头晕、恶心、甚至脱水,低血糖等现象。[结论]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术前不进行灌肠准备,对住院天数、术后血常规等方面没有明显影响,术前不灌肠则有利于术后尽早排便,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减少因灌肠引起的不适。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抗脓毒症感染中的精准应用及集束化护理干预

李明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抗脓毒症感染中的精准应用,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0例脓毒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基因测序技术及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反应指标及动脉血乳酸(LAC)等组织灌注指标。比较两组病人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病人ICU住院时间。[结果]入住ICU第1天,两组病人WBC、PCT、CRP及LA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第3天及第7天,干预组病人WBC、PCT、CRP及LAC等各项指标比对照组均明显好转(P<0.05)。入住ICU第1天,两组病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第3天,干预组病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精准诊断脓毒症,为科学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提供参考。集束化护理为脓毒症病人提供了优化的护理服务,有效地控制感染,加速病人康复。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邓佩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诱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资料。[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颅内感染病人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调查量表对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手术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术后脑脊液漏等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总结颅内感染发生因素。[结果]GCS评分、手术治疗部位、损伤类型、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后引流、机械通气、切口脑脊液漏是导致颅内感染发生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口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损伤类型是导致颅内感染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诱发因素多,需要对病人实施综合考虑,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使感染率降低,从而改善预后。

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认知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分析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状况,探讨SLE病人认知功能与其临床各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分为神经精神性狼疮组(NPSLE组,n=30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组(n-SLE组,n=45),同期纳入正常对照40例,分别应用WAISRC成人智力量表对受检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应用Zung-SAS、SDS量表评估病人焦虑抑郁状态,详细记录其临床资料情况;同时对比分析认知功能与其临床各指标相关性。[结果]NPSLE组病人认知功能障碍11例、nSLE组病人认知功能障碍10例;三组受检者相似性、领悟及木块图测验评分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NPSLE组病人与nSLE组病人各分测验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所有SLE病人相似性、领悟及木块图测验评分对比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病人病程时间、受教育年限、神经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症状发生受病人病程时间、受教育年限与神经精神症状的影响。

水化治疗双版提示卡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刘明珠,梁兜选,梁爱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双版提示卡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水化治疗双版提示卡使用前(2017年2月—2017年12月)和使用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病人各6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水化治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水化治疗双版提示卡,比较两组病例干预后饮水合格率、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及对水化疗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干预后饮水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化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专用双版提示卡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老年病人开展水化治疗护理服务,可明显提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护理对象饮水合格率与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是一种在老年病人中整体认可度较高的水化治疗护理服务方式。

412例高危孕妇高危因素与妊娠结局分析

李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筛查高危妊娠孕妇,分析高危因素并总结高危孕妇的VIP系统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方法]回顾2017年4月—2017年1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特诊产科建立产检VIP套餐的1 669例孕妇,按照苏州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由臻鼎妇幼软件从中筛选出符合高危因素建卡的孕妇412例,追踪整个孕期的产前检查至2018年6月,并分析妊娠结局。[结果]经筛查,高危孕妇人数达412例,占24.68%。高危评分10分达148例,占35.92%;20分达82例,占19.90%;15分达67例,占16.26%。高危因素前3位:瘢痕子宫(≤2次)达141例,占34.22%;辅助技术受孕人数达122例,占29.61%;年龄≥35岁的人数达107例,占25.97%。妊娠结局:剖宫产人数达229例,占55.58%;顺产人数达158例,占38.35%;死胎、流产人数达25例,占6.07%。[结论]通过母婴电子卡的建立,对孕妇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专属的产检档案,重视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保证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动静脉足泵应用于跟骨骨折围术期的疗效观察

吕亚,陶敏红,杨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动静脉足泵应用于跟骨骨折围术期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9例跟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为常规护理,包括抬高患足、指导功能锻炼、应用冰敷以及药物治疗;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动静脉足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足跟部最宽度,术前、术后和总住院天数,术前、术后出现并发症例数。[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患足跟部最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前1 d、术后6 h、术后第5天患足跟部最宽度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前肿胀减轻率为(74.03±14.99)%高于对照组(61.26±16.05)%(P<0.05);试验组病人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前出现张力性水疱或血疱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44.1%(χ2=10.234,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皮瓣坏死、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9.41%(χ2=9.879,P<0.05)。[结论]动静脉足泵应用于跟骨骨折病人的围术期,可明显改善患肢肿胀,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病人尽早恢复健康。

流程化进阶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彭文骏,倪叶彬,王丽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流程化进阶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18年8月某科室心脏手术病人25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0月心脏手术病人25例为进阶组,运用流程化进阶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血清清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6 min步行距离(6 MWD)等。[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血清清蛋白、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阶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流程化进阶管理模式使工作内容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

刘运萍,刘玲,曾裕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9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病人按不同液体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照组在维持液体出入量平衡时予以液体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CVI)、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d后心肺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APACHE I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该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47.92%;观察组死亡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病人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不仅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安全进食路径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摄食管理中的应用

周翔,相晓萍,任兴珍,赵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安全进食路径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摄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91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6例病人,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试验组45例病人,采用安全进食路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例数、留置胃管率、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误吸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4.220,P=0.040);两组病人术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8,P=0.148);两组病人术后营养不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胃管留置率比对照组低(χ2=4.643,P=0.031);术后1 d、3 d、7 d、14 d两组间吞咽障碍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0,P=0.413;χ2=0.670,P=0.413;χ2=1.184,P=0.757;χ2=2.251,P=0.522)。[结论]规范安全进食路径能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留置胃管率。

持杖行走训练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病人的改善效果

徐博昱,岳小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持杖行走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病人的改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取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T2DM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病人8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糖尿病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为期6个月的持杖行走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足部血流动力学及行走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病人爬楼梯能力、持拐行步速度、独立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简易生活质量(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持杖行走训练能有效改善T2DM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病人足部血流状况,改善病人行走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症状困扰的影响

梁杨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症状困扰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病人112例,根据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56)及对照组(n=56),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前1 d应用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困扰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心理症状困扰评分、生理症状困扰评分及总困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能有效提高甲状腺癌手术病人自我效能,使病人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减轻病人症状困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人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依从性影响的效果研究

喻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人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某院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412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206例,对照组20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宣教及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病人在12个月内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能力、复查率、再次入院率(出院1年内)以及采用延续性护理的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上随着出院时间不断推移,差异度也明显扩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后1个月、12个月时复诊,两组病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时候复诊,两组病人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出院12个月内再次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1年时,观察组病人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很高。[结论]延续性护理方式提高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在核苷类药物服用上的依从性,再次入院率降低,卫生服务成本得到有效节约,还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

赵颖,张振宇,王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享8例病人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的意识、症状、化验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病人经联合干预后,7例好转转入普通病房,1例因伴有其他疾病死亡。[结论]联合应用人工肝综合治疗可提高肝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管理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实施护士处方权的必要性

韩世范,孟伊霏,曹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基于2019年国际护士大会的相关内容,分别从健康中国、护理门诊等方面阐述给予护士处方权的必要性,以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使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疗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调查研究

中青年PCI术后病人冠心病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王翠,陶明,杨文笔,王小鹏,何丽,胡议尹,蒋明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病人冠心病知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中青年PCI术后病人于出院前1日分别采用自制问卷及冠心病相关知识评价调查表(Perceived Knowledge Scale for CHD,PKSCHD)调查病人一般资料情况及冠心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冠心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00例病人冠心病知识得分为(27.93±9.60)分,得分指数为53.71%。不同文化程度、心血管病家族史、居住地、医保类型、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有无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文化程度(P=0.037)及病程(P=0.011)是中青年PCI术后病人冠心病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中青年PCI术后病人冠心病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医护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时应关注病人文化程度及病程,对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病程阶段的病人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病人提高冠心病知识水平。

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蒿若楠,杨巧芳,白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老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社会支持评定量表(ESCA)对河南省11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6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7.36±22.74)分,64.35%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42.7±7.4)分。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80)。[结论]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曹美玲,周晓美,姚艳萍,季瑞杰,董绪英,李锋,冯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143例PCI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冠心病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现况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PCI术后65.74%的病人自我效能处于低水平,18.18%的病人处于中等水平,16.08%的病人处于高水平,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248±0.799)分。在影响因素中,男性较女性病人自我效能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学历病人较低学历病人自我效能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者较病变程度轻者自我效能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状况、婚姻状况、费用来源、家庭收入、支架置入个数对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水平较低,自我效能受性别、文化背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为制定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PCI术后病人的自我效能,结合其影响因素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以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探究

张文光,席杨娟,韩雪,李晓俞,董觊彦,王巧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及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的养老问题愈加严重。“医养结合”理念的提出,为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出了意见,但各个省份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构成等多种原因,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有着特殊性。本研究针对山西省目前的养老状况及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挑战及对策。

产妇健康商数与出院准备度间的相关分析

许文娟,周静,黄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产妇健康商数和出院准备度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产科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产褥期妇女健康商数量表(PWHQS)和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对80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本组产妇的健康商数和出院准备度得分分别为(67.22±11.56)分和(154.45±27.87)分。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健康商数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出院准备度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235~0.567,P<0.05)。[结论]产妇的健康商数和出院准备度待提高。护士可先提高产妇的健康商数水平,再改善出院准备度状况。

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与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焦虑的关系

朱孟欣,任玥宏,姚菊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焦虑状况,探讨三者之间关系,为预防患儿家长焦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62例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体自我效能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焦虑总分为(51.36±8.24)分,得分≥50分为104例,焦虑发生率为64.20%;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个数、宗教信仰、疾病严重程度的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43.88~64.44(54.16±10.28)分,占总分的64.48%,自我效能得分为16.72~33.64(25.18±8.46)分,占总分的62.95%;领悟社会支持得分、自我效能得分与焦虑得分具有负相关(r=-0.582、r=-0.611,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458,P<0.01);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自我效能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6.32%。[结论]房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家长自我效能在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如果能够帮助ASD患儿家属提高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社会支持及健康管理需求调查分析

江恒,夏丽莉,刘滢,黄梅,朱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社会支持及健康管理的相关需求及意愿,为更好给予病人出院后社会支持及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老年心血管科在院的共186例病人或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83.3%的病人出院后需要社会支持,有开展健康管理的需求。病人出院后转介地点中家庭占90.3%,可利用人员资源中子女占62.3%,出院后健康管理的内容需求中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最高为24.2%,复诊信息最低为5.9%;希望得到出院后电话随访的为75.2%,其次是家庭访视为11.9%。[结论]由于出院后社会支持系统尚不完善,更多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选择在家中进行康复。针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的主要照顾者人群和其护理知识需求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并且选择合适的随访方式,从而改善病人的家庭功能,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致残率,再住院率。

CCU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及系统性压力管理措施

方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系统性压力管理措施。[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0名C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CU护士在情绪衰竭维度、玩世不恭维度、成就感低落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4.03±3.80)分、(7.85±3.16)分、(25.15±3.73)分。职业倦怠情况评分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玩世不恭维度得分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论]武汉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CCU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应采取系统性压力管理措施改善护士职业倦怠情况。
护理教育

TTT模式在急诊预检分诊新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郭芝廷,金静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培训者培训(TTT)模式在护理新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在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培训中采用TTT模式,对培训前后培训者和分诊护士的理论考核、案例考核结果及分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培训者的理论成绩由(88.45±3.53)分提升到(95.22±2.28)分,分诊案例考核成绩由(91.31±3.61)分提升到(97.46±2.22)分,分诊护士的理论成绩由(85.92±3.72)分提升到(94.81±2.52)分,分诊案例考核成绩由(89.53±3.96)分提升到(95.88±2.15)分,分诊准确率提升到95.25%,以上指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T模式有效提升了分诊护士理论和实践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推广示范手段。

体验式培训提升老年病房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研究

陈萍,张宁宇,林秋时,林敏英,夏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验证体验式培训提升老年病房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老年专科病房5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对其实施为期6周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培训,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研究对象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人文关怀理念得分、人文关怀知识得分、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人文关怀感知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体验式培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

四元教学设计在高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刘海燕,唐富琴,袁海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综合学习的四元教学设计模式在高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级护理专业2个班共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人,观察组采用四元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和对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期末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学生对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综合学习的四元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提高了学生对外科护理课程的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实习护士压力性损伤新分期培训的效果评价

李惠东,张忠玲,李书慧,石伟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实习护士压力性损伤新分期知识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在医院实习3个月的124名护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人。对照组采取集中多媒体授课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两组护生对压力性损伤新分期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生培训后压力性损伤新分期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生培训后压力性损伤新分期掌握程度较培训前高(P<0.05);观察组护生培训后对深部组织损伤和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掌握程度较自学后高(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实习护士压疮新分期知识的培训效果,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护生思维能力。
个案护理

1例临时起搏致病人大面积肺栓塞的多团队协作及抢救护理

杨芳,吴君,沈燕,沈菲,华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临时起搏;肺栓塞;多团队协作;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