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29期 刊出日期:2019-10-20 目录

论著

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董玉静,殷海燕,王爱红,杜世正,陈冬,戴春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6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且入院天数在3 d及以上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Essen卒中风险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问卷、医学应对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探讨影响病人医学应对方式的因素。[结果]面对维度得分为(14.74±4.14)分,回避维度得分为(13.53±2.80)分,屈服维度得分为(8.83±4.03)分。本组病人面对、回避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屈服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①面对维度。文化程度高、入院天数长的病人更倾向于采取面对策略。②回避维度。无功能障碍的病人更易采取回避策略。③屈服维度。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差及有功能障碍的病人更倾向于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其他因素如发病情况、性别、年龄、ESRS得分等因素对医学应对方式无影响。[结论]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应对水平较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入院天数、是否存在功能障碍是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首次发病还是复发对病人的医学应对方式无影响,提示上一次的发病经历并没有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应对疾病,也凸显了医院健康教育的不足。

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的影响

黎佩珊,磨慧慧,马方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将其以抓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低,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日常及疾病相关照顾技能、自我压力与健康管理、应对策略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评分比干预前高,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可明显改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正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广泛切除术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申瑞芳,周美云,司博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正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广泛切除术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广泛切除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性心理干预,对比不同干预方式对病人心理状态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日焦虑抑郁得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子宫广泛切除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

肿瘤病人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卢秀英,郭秀兰,柳露,朱琳,曾维蓉,唐红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记录2018年3月实施腔镜手术的100例肿瘤病人术中鼻咽部温度情况,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肿瘤腔镜手术病人中有64例发生术中低体温;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低体温病人与未发生低体温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和手术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显示,病人BMI和手术部位是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病人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高,多种原因可以引起术中低体温,手术室护士应加强围术期管理措施,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主动被动综合措施以维持手术病人正常体温。
综述

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孙博伦,鲍金雷,熊桂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叙事护理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列举叙事护理临床应用于军队特勤疗养人员、老年病人、孕妇、术后病人,提出目前国内叙事护理的应用已基本成型,欠缺的是更加标准化的操作规范。

决策辅助在癌症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郭菲菲,李秋芳,赵毛妮,崔芳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决策辅助的概念、特点与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进行回顾与评价,以期为临床开展针对癌症病人的高质量决策辅助提供信息。

老年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胜任力研究进展

樊丹丹,王家兰,尹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胜任力核心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的现状进行综述,以便为护理高等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国内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郑晓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作用、价值及优势,胜任力3个方面对国内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麻醉专科护士临床培训研究进展

徐能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麻醉专科护士临床培训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等多个方面梳理及阐述,对现阶段麻醉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中共识点及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为相关部门及医院建立规范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叙事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作用

王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护理研究中叙事研究的应用价值、三维空间叙事结构、研究人员与参与者的关系等,认为叙事研究做为护理研究的一种方法,强调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对于揭示以往经验的细微差别和细节非常有用。

我国出院准备服务的研究进展

何艳丽,张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出院准备服务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包括定义、出院准备评估、随访方式3个方面,为我国医护工作者开展出院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病人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王迪,张黎红,刘晓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病人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病人56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病人56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同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方案

周芝华,王玉侠,宗美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方案。[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拟定初步的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咨询泌尿外科方向、造口伤口方向护理管理的12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形成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方案。[结果]12名专家经过2轮咨询后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的可靠性高,构建的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方案包括生理、社会、心理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方案内容科学、可靠、完整,对临床开展泌尿造口病人延续护理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

周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实施前(2018年3月—2018年7月)和实施后(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住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各44例为观察研究样本,实施前后入住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护理流程基础上进行饮食宣教,试验组接受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饮食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食物稠度量化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误吸预防护理,可获得较好的误吸防范效果,是一种深受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认可的饮食护理工作方式。

穴位按摩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江崇凤,应海丽,李淑玲,张季林,胡娇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析穴位按摩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遵循病人自愿原则,选取脑卒中后偏瘫住院病人27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B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训练,试验A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3组病人患侧肢体疼痛、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肿胀、股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B组病人患侧下肢疼痛、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肿胀、下肢DVT发生例数均低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B组病人患侧下肢股静脉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以有效预防偏瘫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协同护理团队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疾病知识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

曹亚君,裴彩珍,吴志萍,严春红,代淑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团队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疾病知识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9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7)。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通过成立协同护理团队对病人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治疗积极性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SS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骨质疏松性相关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团队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锻炼依从性,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在PTCD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住院行PTCD置管穿刺并带管出院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出院前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出院前1 d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并邀请病人关注微信公众号,添加微信账号,应用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对PTCD带管出院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出院4周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PTCD堵管或脱出、伤口感染、管道相关问题等)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对PTCD带管出院病人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使PTC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下降,提高了PTCD带管出院病人的满意度。

奥马哈系统在哮喘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郭华,刘冬,王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探索奥马哈系统应用于哮喘慢性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哮喘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拔管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铭,周田,周敏,王静,尉喜燕,张家浩,李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比较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和无创呼吸机对重症监护室(ICU)拔除气管插管后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ICU收治的93例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鼻导管氧疗失败的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3例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40例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病人在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率、呼吸、住院时间、拔管失败率、病人舒适性、耐受性及气道湿化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86.98±16.65)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105.46±33.02)mmHg;观察组心率(94.08±13.39)/min高于对照组(87.60±17.89)/min(P<0.05);观察组拔管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拔管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在舒适度和耐受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拔除气管插管后的病人应用HFNC能提高其氧合指数,降低拔管失败率及减少住院时间,并且能保证病人舒适度、耐受度以及气道湿化程度,是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模式。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田艳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9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予以常规护理的45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的45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生理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均较高,回避维度评分、屈服维度评分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自我效能,促进病人积极应对疾病,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理指标水平。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的护理

李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回顾性总结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的护理。[方法]对101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高眼压的观察,及时降眼压,做好药物宣教。[结果]所有高眼压病人眼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认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眼压的发生和发展,促进视力恢复。

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刘桂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单中心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病人经过介入治疗后情况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统计单中心近3年来18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人的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对出现TRAS症状前后尿量、血肌酐、血压、水肿程度等数据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此类病人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和重要性。[结果]7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均接受了介入手术治疗,1例在接单纯球囊扩张的过程中出现血管破裂,4例单纯球囊扩张、2例支架植入均成功,经过介入治疗成功的6例病人中,术后均未发生血栓、出血、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病人介入前少尿、血压居高不下(药物控制效果差)、体重增加、水肿、负荷量增加、肾功能减退、心理状态差等情况得到完全改善。[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TRAS介入治疗成功后减少术后并发症、扭转术前不良临床表现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术后病人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双心医学管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王颖,白井双,丁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管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择期PCI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PCI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按照双心医学管理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直至病人出院后1个月,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病人健康问卷9项(PHQ-9)和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结果]排除失访病人,最终纳入77例PCI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出院1个月后试验组GAD-7、PHQ-9总分及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医学管理模式对PCI术后病人可以起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有效减轻病人的躯体化症状。

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异物的护理

胡方瑞,刘明涛,马晓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异物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食管异物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护理方法。[结果]40例食管异物病人经内镜微创治疗和专业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是治疗食管异物经济、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项目管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住院病人意外事故中的应用

郑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住院病人意外事故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对老年痴呆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运用PDCA管理方法,分析老年痴呆住院病人意外事故发生原因,设立干预目标,并制定干预对策,比较项目管理实施前(2017年1年—2017年12月)及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痴呆不良事故发生率、病人满意率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病人坠床、走失、跌倒、呛噎食、意外伤等意外事故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人家属对基础护理、住院环境、不良事件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而实施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项目管理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住院病人意外事故发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气道管理策略在肺移植术后预防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中的应用

钟劲,袁诚忱,彭丽萍,郭远,周育萍,王丽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气道管理策略在23例肺移植术后预防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中的应用经验。根据病人术后转入ICU时的移植肺水肿液量、氧合指数、尿量及床边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实施分阶段化气道管理策略。第1阶段重点为病人气道的评估和移植肺水肿液的清除;第2阶段重点为加强气道湿化和序贯式氧疗,以促进肺功能恢复。本组23例肺移植术后病人全部病情明显好转后转往胸外科病房继续治疗。
专科护理

医-护-患沙龙模式对出院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管理效果的影响

黄春景,肖冬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对出院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58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院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对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复发率、妊娠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的控制和无力感、情感健康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健康状况30(EHP-30)核心问卷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水平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妊娠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沙龙模式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并提高病人的妊娠率。

早期综合护理对鼻咽癌病人放疗副作用的影响

王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病人放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放疗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炎、放射性张口困难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放疗后副反应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鼻咽癌放疗病人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放疗后副反应的发生率。

肺康复路径对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丁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肺康复路径对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胸外科4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肺癌根治术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胸外科40例常规护理+肺康复护理路径的肺癌根治术病人为观察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比较两组呼吸功能、运动耐力、肺部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出气量容积(FEV-1)大于对照组,呼吸困难量表(M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的运动耐力(6MWT)大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路径能够促进肺癌术后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

妈妈的声音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进程的影响

于蓉,杨富国,陈蕾,刘丙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妈妈的声音(MV)联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妈妈的声音联合非营养性吸吮(NNS+MV)组。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NNS+MV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每次喂奶前给予早产儿统一规格、型号的已严格消毒的安抚奶嘴进行吸吮,每天8次,每次5 min;在给予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的同时播放妈妈的声音录音。妈妈的声音刺激是将录音笔放在距早产儿头部15~20 cm处,以30~40分贝的音量播放,干预持续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由管饲喂养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喂养成效。[结果]NNS+MV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NNS+MV组的喂养成效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妈的声音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种适用于超低出生体重儿下肢PICC的改良体表测量法

黄颖穗,陈雪雨,熊小云,陈丽莲,孙盼盼,袁瑞琴,曹爱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1种改良体表测量法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静脉治疗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需置入PICC的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按所采用的下肢PICC体表测量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对照组测量方法从穿刺点直线拉至剑突的长度,试验组测量方法从穿刺点直线拉至左右肋弓形成的夹角下缘的长度,测量时均伸直下肢与躯干呈15~30°。置管成功后,根据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到位情况、PICC使用1个月后两组管端位置下移椎体情况。[结果]以胸部X线片定位管端到达最佳位置胸8(T8)~胸10(T10)为标准,对照组到位率为64.6%,试验组到位率为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使用1个月后两组管端位置下移椎体情况,以胸部X线片定位下肢PICC尖端在T11以上位置为安全范围,试验组60%1个月后尖端在T11以上,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改良体表测量方法,使下肢长期留置PICC导管1个月后仍在安全使用范围,减少再次置管的发生。
护理管理

巴林特小组对精神科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彭静,魏江辉,郑丽华,苏海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巴林特小组对精神科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未开展巴林特小组的精神科30名夜班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开展巴林特小组的精神科30名夜班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由高年资老师通过专题讲座及小组讨论形式对护士予以心理疏导工作;观察组护士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两组夜班护士干预前后满意度及职业倦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满意度评分、倦怠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倦怠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夜班护士通过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有效改善自身职业倦怠,提高护理满意度。

矩阵式二维码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调查的应用

丁希琼,朱娟,尹世玉,喻船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矩阵式二维码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调查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7年12月借助某问卷软件设计并制作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矩阵式二维码结合微信平台进行发布,比较使用该方法前后临床满意对比。[结果]实施该方法临床满意度结果数据更真实有效,屏蔽了人为及环境干扰因素。[结论]使用矩阵式二维码技术进行满意度调查是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且在各项调查中应用广泛,在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满意度调查中使用矩阵式二维码技术,提高满意度问卷调查的质量,实现数据信息化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及质量。

护理专案在改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效果中的应用

陈月芬,陈丽洁,管丽蓉,章晓娜,杨丽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改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进行现状分析和要因分析,确立“降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改善主题,制订专案改善目标为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4%,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实施。[结果]护理专案实施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得分由(6.02±1.22)分提高为专案实施后的(8.45±1.12)分,防护行为得分由(25.22±3.92)分提高为专案实施后的(33.63±4.24)分,护理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14.65%下降为专案实施后的3.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问题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和防护行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调查研究

准父亲纯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

张秀茹,孟玲玲,李治丰,靳丽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准父亲纯母乳喂养认知、态度、行为情况。[方法]2018年7月—2018年9月选择550名准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准父亲纯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低,学历及家庭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是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态度、行为影响较高。[结论]准父亲纯母乳喂养认知及态度、行为情况欠佳,应通过积极开展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普及纯母乳喂养知识改善准父亲对纯母乳喂养的认知、态度、行为。

宿迁地区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应勤,倪小玲,徐金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宿迁地区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现状,分析核心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方便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对来自宿迁地区二级以上医院从事助产工作的105名助产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宿迁地区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为(28.99±3.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助产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称、编制、医院等级、学习经历是影响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重要因素(P<0.01);学历与核心胜任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宿迁地区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应根据不同年资、工作年限等特点,制订合理的措施和培训内容,提高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稳定助产士队伍。

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在ICU住院病人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

吴文峰,丁兰束,文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在重症病人重症监护室(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182例重症病人作为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ICU相关记忆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ICU住院病人ICU相关记忆总分为(64.12±11.43)分、反刍思维总分为(65.84±9.14)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2.54±9.37)分、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为(41.28±9.52)分;ICU住院病人ICU相关记忆、反刍思维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负相关(P<0.01),ICU相关记忆、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反刍思维在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均单纯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19%和27.54%;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在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8.70%。[结论]通过提高ICU住院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可抑制其反刍思维和ICU相关记忆,减轻其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生跌倒者救助知识、意愿和勇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裴丽,黄海超,梁芳芳,窦昊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护生对跌倒者救助知识、意愿和勇气现状,并分析影响救助勇气的因素。[方法]采用救助知识、意愿和勇气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475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救助知识总知晓率为42.17%,救助意愿得分为(26.85±5.71)分,救助勇气得分为(10.11±1.8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年级和是否接受急救培训是影响护生对跌倒者救助勇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急救培训质量,增加护生救助知识,并采取措施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以促进护生对跌倒者积极有效的救助。

基于“问卷星”实习护生《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认知调查

邱小雪,唐素华,谢康妮,陈玉蓓,邓水珠,林小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简称静疗规范)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培训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静脉治疗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0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现有规范、指南基础上自行构建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对10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的学生是在岗前培训中知晓静疗规范,34%的学生认为学校只进行过基础护理中静脉治疗的培训,100%的学生认为必须进行静疗规范培训,95%学生认为学校必须开设静疗规范这门课,在培训时机上53%的学生认为应在实习前进行培训,69%的学生认为静疗规范培训对实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静疗规范相关知识培训后两轮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结论]实习护生对静疗规范的知晓率及掌握情况均欠佳,学校、教学医院都应重视静疗规范的培训,应把静疗规范纳入学校常规课程,医院应把静疗规范列为常态化实习生核心能力培训的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提升实习护生对静疗规范知识及相关技能的知晓及掌握,多维度的体现培训的成效、注重效果反馈,保证我国护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宁,倪莲芳,黄丽,汪鑫,袁雪玲,方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医护手卫生执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深圳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手卫生依从性得分为(50.77±5.28)分;不同职业、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50%的调查对象认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包括:“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81.3%)、“缺乏手卫生有关的指南”(67.6%)、认为“工作繁重,无暇顾及手卫生”(55.9%)和“手卫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52.9%)。[结论]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及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护理教育

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护生参与侵入性护理基本技术微课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林婕,周萍,张春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参与涉及侵入性基本护理技术微课教学活动的真实体验,研究微课作为教学手段的效果。[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8名护生参与侵入性护理基本技术微课教学的真实感受。[结果]护生在参与微课教学后表示微课教学具有较强直观性、针对性,减少护生进行侵入性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时不良情绪反应的发生,可以作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支持。[结论]微课能够弥补传统基本护理技术教学方式的不足,有效地减少护生在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练习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帮助护生更加有效掌握护理基本操作的同时保障了护生身心的健康,能够在今后的护理基本技术教学工作中继续应用,不断完善,帮助护生更好更快更精地掌握护理技术。

柯氏评估模型在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培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卢吉,江燕,孙丽凯,张晓乐,郭巧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柯氏评估模型在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培训效果评价中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法。[方法]遴选145名护士作为本年度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对象,使用柯氏评估模型的4级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4个层级的评估。[结果]培训后最终有126名临床护士参与了全部培训课程并完成了全部评价内容,培训有效率为86.9%;临床护士对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6.36±3.27)分;培训后临床护士的创新基本性格态度及能力、创新行为、自我创新效能感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柯氏评估模型的4级评估对创新培训的效果评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形成了评估方法及内容的雏形,并能够全面地、直观地、连续地评估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经食道超声探头存放柜的设计与应用

王玉荣,胡柳,耿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超声探头;存放柜;方法;优点
个案护理

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的护理

傅佳丹,徐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病人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偏瘫、高热、高血糖等并发症,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护理,加强颅内高压以及偏瘫的护理、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疗效观察及护理、血糖管理等护理措施,病人住院2月余后出院,继续积极配合近2年抗结核化疗,坚持移植肾后抗排异治疗,现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Ⅵ级,未曾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理想状态。

1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并发纤维蛋白鞘的临床护理分析

邢孟艳,符晗芳,赵文利,曹广劭,刘航,张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纤维蛋白鞘;护理

1例24 h内再次入科合并多种并发症的SLE病人的ICU过渡期护理实践

王辉,俞超,董真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系统红斑狼疮;过渡期护理;护理模式

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病人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护理

张晓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肠内营养;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