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27期 刊出日期:2019-09-30 目录

论著

ICU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王靓,王海播,杨豆,戴付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某省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认知、知识来源与需求状况。[方法]自2018年9月—2018年11月采取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问卷调查该省22个综合ICU的321名护士。[结果]ICU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知信行总分为(68.25±9.84)分,其中知识维度得分为(23.76±7.09)分,态度维度为(26.26±3.05)分,行为维度为(18.22±3.85)分。工作年限、职称、教育程度和是否是慢性伤口小组成员是ICU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论]该省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度偏低,需对其开展适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其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能力。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肿瘤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诊断界值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李钱玲,唐玮,李源,甘秀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讨论2009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不同分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肿瘤病人发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2017年125例行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一般资料、置管资料。将确诊已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肿瘤病人作为观察组,按照肿瘤类型相同采用1∶4配对方法,选取同期留置但未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病人作为对照组,根据2009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病人分别评分并记录。[结果]由ROC分析结果可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曲线下面积为 0.763,与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分界值为7分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具有最好的平衡性。[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测肿瘤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将分界值提高至7分。

下肢血管介入术后腰痛相关因素分析

叶鹭萍,杨献军,王晓璟,蔡婉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介入术后病人腰痛相关因素及照护情况。[方法]选取行下肢血管介入的病人4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方式对其介入术后相关因素及照护情况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下肢血管介入术后腰痛发生情况、相关因素以及护理现状。[结果]420例下肢血管介入病人对术后腰痛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调查腰痛病人术后照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腰痛病人102例(24.3%);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及是否得到生活照护、定时翻身、是否得到心理照护在腰痛与非腰痛病人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人年龄、术后缺少生活照护、未定时翻身是引起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下肢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腰痛很常见,以术后6 h最剧烈,术后及时护理、提供细致的照护能降低介入术后腰痛发生率,减轻病人制动产生的不适感。

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护理质量指标在妇科的建立与运用

卢吉,刘莉,徐蓉,张宏,高杰,闵敏,丰小庆,金薇,吴芬,邹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护理质量指标,探究其在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前期相关指标运行情况,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护理质量指标,包括1项一级指标(结果指标)、2项二级指标(过程指标)。在妇科肿瘤病房,对全员进行指标内涵、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集束化策略、指标填报及数据收集方法等培训,并运用指标实施监测,探究其应用效果。[结果]指标运行前后除妇科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外,护士血栓相关知识得分、病人下肢运动落实率、病人正确穿脱弹力袜落实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的护理质量指标为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通过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妇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

应用Barthel评分标准推行脑卒中分层级居家护理的研究

曾木兰,江莉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脑卒中病人应用Barthel评分标准推行分层级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以及随访,观察组应用Barthel评分标准开展脑卒中分层级居家护理,比较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不良事件发生率、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Barthel评分、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应用Barthel评分标准制定脑卒中出院病人分层级居家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

有氧抗阻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梁艳萍,郑娟莲,张影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有氧抗阻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氧抗阻运动干预,记录病人锻炼益处障碍感知量表、自评躯体功能、上臂围、生活质量量表、握力、60 s坐站次数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干预的进行,观察组病人锻炼益处障碍感知得分、60 s坐站次数、上臂围、自评躯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干预1个月、3个月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总分、疲劳、抑郁情绪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AOPP、MDA水平下降(P<0.05),SOD、GSHPx水平上升(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抗阻运动能够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下肢力量,改善病人躯体功能,降低病人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烧伤康复期病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辛平,赖绍燕,张冬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烧伤康复期病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省5所综合医院因烧伤就诊的康复期病人525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调查烧伤康复期病人的自我效能,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病人的应对方式,采用简明烧伤特定健康量表调查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烧伤康复期病人的自我效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存质量,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屈服)在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提高烧伤康复期病人的自我效能有助于病人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进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护理需求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珍,陈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需求,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吞咽障碍护理需求量表对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伴有吞咽障碍的116例病人进行调查,同时收集临床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护理需求总分为(39.80±3.70)分,对安全需求和技能需求较高;而病人年龄和吞咽障碍程度是影响病人护理需求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需求较高,尤其是安全和技能需求方面,年龄和吞咽障碍程度是护理需求水平的影响因素,对高龄和吞咽障碍程度重的病人应提高护理等级,以满足病人护理需求。

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陈滕,陈长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郑州市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角色认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以及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5所医院205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各维度比较,护士的角色模糊与去人格化等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角色冲突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等呈正相关(P<0.05),继续承诺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和角色认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郑州市部分医院护士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应该关注护士的角色认知中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的影响,明确角色职责;其次,对护士增加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另外还需要关注护士的心理素质,改善职业倦怠。
综述

开展“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挑战:电子健康素养

陈静,张博文,赵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医患双方在医院之外进行长期、紧密、实时的沟通成为可能,但同时,病人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限制了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成为实现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制约因素和关键。医疗实践者和管理者应当对病人的整体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和特点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程度,在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实践能力哪方面存在欠缺,并且探讨影响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从而开发适应于我国慢性病人群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eHealth管理模式和工具,最终使病人受益。

认知行为治疗在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李免花,李亚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技术,总结认知行为治疗对脊髓损伤病人抑郁、焦虑和疼痛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形式。指出认知行为治疗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病人而国内研究不多,未来可以借鉴经验在国内开展脊髓损伤病人的认知行为治疗。

中医护理在老年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江虹,陈雪萍,刘炳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验与实践、名师工作室、中医护理协会、科研与竞赛、对外交流、校政校企合作等方面在护理教育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以中医护理为特色的老年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中医护理在肿瘤病人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

彭燕,韩琳,李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中医一般护理方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药内服等的作用机制、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临床研究

音乐放松联合保温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徐丽,李育红,原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联合保温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音乐放松联合保温毯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良情绪、应激反应、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血清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低体温、寒战、感染、苏醒延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放松联合保温毯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中应激反应,可预防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

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应用于静脉采血中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

姜春英,张华秀,徐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在静脉采血中应用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减轻病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 000例来抽血室采血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病人使用快速小角度直刺法采血,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法采血。计时员记录两组护士进针时间,采血护士采血时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病人的疼痛感觉。采血完毕发放痛觉调查表,当面填写,即时回收。[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无痛率分别为90.2%和29.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中使用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可以减轻病人疼痛感。

中医辨证分型施护促进无剖宫产指证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李明先,张玲玲,温洪樱,刘歆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促进无剖宫产指证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无剖宫产指证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焦虑程度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施护可有效缓解无剖宫产指证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临床护理路径在酒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陈燕萍,丘春燕,苏碧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酒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62例酒精性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56例酒精性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损伤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分别为(27.99±3.77)d、(47.85±2.63)d,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4.3%和32.3%,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酒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病人中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基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综合护理对子宫广泛性切除术后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周笋,李少玩,王银燕,李思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基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综合护理对子宫广泛性切除术后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医院接受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的9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病人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功能锻炼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7 d、14 d自行尿液排出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尿路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性生活质量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7 d、14 d自行尿液排出量多于对照组,而术后7 d、14 d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人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各项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功能锻炼的综合护理可明显促进子宫广泛性切除术后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改善病人性生活质量。

预警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的预防效果分析

杨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5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高热、血糖和神经系统损伤指标监测等方面的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第5天血糖水平、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5例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病人的急救护理

冯文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病人的监测重点及急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5例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手术救治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胎儿均存活。[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合并妊娠病人实施急救护理是赢得手术时间、提高母婴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6例输液港注射座翻转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孔秋焕,陈雨静,石思梅,黄雯薏,覃惠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肿瘤病人发生注射座翻转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留置输液港发生注射座翻转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6例注射座翻转情况均被准确识别,5例行皮外手法复位,1例行手术切开复位,后续治疗均未发生注射座二次翻转。[结论]规范操作评估流程有助于正确判断病人发生注射座翻转;加强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对高危人群实施重点评估,同时强化对病人的健康宣教,提高其理解程度和依从性,是有效预防注射座翻转的重要途径。

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研究

万四红,刘琴,彭霞,徐宏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提供合适的术前肠道清洁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10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肠道准备效果,记录分析两组患儿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每次灌肠出入量,对患儿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灌肠优良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9%(P<0.05);观察组灌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每次灌肠出量多于对照组,残留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3.2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结论]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良好,可缩短灌肠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郭现平,孔莎,徐金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门诊病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低血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22 356例病人,选取发生低血压的404例病人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404例发生低血压的病人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异常下降,其中286例伴有面色苍白、眼前黑朦、头晕、恶心、心悸、四肢乏力等症状,16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逸搏心律,4例出现晕厥意识丧失,1例伴有5.2 s的心脏停搏。[结论]在门诊进行活动平板试验中护理人员应警惕低血压的出现,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措施对低血压的救治有重要作用。

阶段性认知行为疗法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风险的效果

温燕文,曹淑华,方景如,杨杰林,何少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疗法(CBT)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风险的效果。[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CBT,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杀态度问卷(Questionnaire of Suicide Attitude,QSA)评分及简易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QSA各维度评分、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阶段性CBT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应对方式,降低其自杀风险。

13例中重度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护理

杨婉仪,陈少敏,梁和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13例中重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相关过敏性皮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安尔碘湿敷20~30 min待干后涂擦欢肤草本乳膏,最后以水胶体敷料(多爱肤TM超薄)固定,视水胶体敷料与皮肤粘合性和有无渗液而决定换药间隔时间。[结果]13例皮炎病人经处理后全部治愈,中度皮炎治愈时间为6~13 d,重度皮炎2~3周,脱管发生率为0。[结论]肿瘤病人化疗所致的皮肤副作用常见,PICC带管期间维护不当,极易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规范维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是预防皮炎的基础;针对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敷料,在PICC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和跟踪病人皮肤状况,可更好地控制接触性皮炎。

DNA230血浆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朱芳芳,郑军,温凤鸾,陆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9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采用DNA230血浆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病人的心理评估、心理疏导、深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9例病人完成2~5次血浆吸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抗dsDNA抗体滴度较前显著下降,无不良反应发生。

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苏燕磊,王妍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医院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穿刺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效率、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疼痛感,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

高流速加温湿化氧疗在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脱机后序贯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

张娟,杨玉梅,林玫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停止机械通气后采用高流速加温湿化氧疗序贯通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8年9月—2018年10月选择入住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7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病人停用机械通气后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面罩进行氧疗,观察组病人停用机械通气后采用高流速加温湿化的方法进行氧疗,观察两组病人氧疗效果、痰液黏稠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氧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气道湿化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速加温湿化氧疗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的氧合情况,改善病人痰液黏稠度,促进病人痰液排出。

个性化围产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健康素养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刘艳华,赵新爽,史素玲,李莉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个性化围产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健康素养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医院围产保健门诊建卡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为观察组,60例未建卡妊娠糖尿病病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围产保健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实施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健康素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健康素养得分为(20.15±2.68)分,高于干预前的(18.14±3.02)分,高于对照组的(18.07±2.16)分,干预后空腹血糖为(5.54±1.21)mmol/L,低于干预前的(6.24±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13±1.45)%,低于干预前的(6.05±1.12)%,低于对照组的(5.62±1.13)%,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实施个性化围产保健有利于提高病人健康素养和更好地控制血糖。
专科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孙蓉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给予常规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进行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胃癌术后病人中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肝移植术后肠梗阻的护理

王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0例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肝移植术后肠梗阻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妥善导管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饮食护理及严格掌握拔管指证,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超声波龈上洁治术对病人疼痛的效果研究

易霞,毛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在口腔科超声波龈上洁治术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接受超声波龈上洁治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的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护理基础上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干预。使用中文版Coach′ s牙科焦虑量表、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对两组病人在洁治术过程中的焦虑状态和疼痛感受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洁治术后的焦虑得分分别为(8.35±1.77)分、(13.67±2.75)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P<0.05);疼痛评估方面,观察组病人洁治术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波龈上洁治术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

7例肋软骨移植I期耳郭再造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袁秋燕,陈蒙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郭再造术后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17年12月—2018年7月7例行肋软骨移植Ⅰ期耳郭再造术患儿的各项临床护理措施,并进行相应探讨。[结果]7例患儿术后治疗、护理得当,均恢复良好,出院。[结论]肋软骨移植耳郭再造术患儿由于年龄限制,治疗、护理等配合欠佳,围术期正确恰当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保证术后耳郭皮瓣存活的关键。

护患共同参与在宫颈癌病人术后膀胱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夏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护患共同参与在宫颈癌病人术后膀胱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4例宫颈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116例与观察组1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残留尿量≥100 mL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应用于宫颈癌病人中可提升其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介入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使用及评价

闫金玲,朱菊训,李云峰,韩梅,徐冬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专科护理记录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专科特色设计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将96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同期使用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进行围术期记录,比较两种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护士对表单的评价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新护理记录单的评价高于旧护理记录单(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专科护理记录单体现专科护理观察特点,书写简洁,信息可靠,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利于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护理进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内科门诊医生及时到诊率管理中的应用

万菁,余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门诊医生及时到诊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医生未及时到诊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对干预措施前后医生及时到诊率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后医生及时到诊率高于实施前(P<0.01),病人就诊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提高医生及时到诊率具有重要作用,可提升医护服务整体满意度。
调查研究

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黄中英,欧顺玲,邹秀梅,覃惠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水平,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理胜任力量表(Nursing Competence Scale)测量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总分为(333.53±46.96)分。已婚护士岗位胜任力高于未婚护士、往届生高于应届生(P<0.05);职称为护师及以上的护士岗位胜任力高于护士、综合医院高于专科医院(P<0.001)。[结论]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已婚、非应届和护师及以上的综合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水平更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新护士的身份特点及岗位要求,有针对性、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岗位胜任力。

首发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内心真实体验及需求分析

查梦培,董立焕,成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首发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内心真实体验和内在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入访谈法对13例处于急性期的首发脑卒中病人进行访谈,并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处理资料。[结果]对脑卒中病人内心真实体验提炼出以3个维度的相关主题:疾病知识方面,疾病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正确分辨疾病,主动获取信息,未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自我概念方面,不愿意接受,抱怨主诉,面对疾病的无奈,寻求心灵慰藉;日常生活行为方面,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较差,情绪紊乱,自我感受负担较重、渴望家庭子女的陪伴。[结论]首发脑卒中病人急性期的真实体验能够体现相应的需求,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精准医疗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康复。
护理教育

基于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能实验学教学体会

王祯莲,王悦,孙志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护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创新型护理人才。机能实验学以实践教学为主,更适合开展培养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常州大学护理学院机能实验学教研室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创新素质等方面,对机能实验学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作坊和团队合作学习式培训提高传染病科护士灾害应对能力的效果评价

黄蕤,李斯俭,陈少华,陈冰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工作坊(Workshop)和团队合作学习式培训提高传染病科护士灾害应对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应急医疗队的全体37名传染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参加人员的知识背景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具体包含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护士角色定位、传染病的监控、控制和预防;采用Workshop和团队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传染病科护士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培训后传染病科护士在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传染病监控、控制和预防4个方面的知识较培训前均有提高(P<0.05)。[结论]采用Workshop和团队合作学习形式对传染科护士进行培训,能提高其应对灾害的能力。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讲座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照料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冼美娘,曹民佑,黄海锋,黄小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研究健康教育讲座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照料者负性情绪、压力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病人照料者9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讲座宣教,比较教育前后病人照料者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病耻感感受问卷、压力应对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评分。[结果]共98名病人照料者完成本次研究,接受教育前后相比,照料者SAS、SDS总分均有下降(P<0.01),病耻感感受问卷的总分、疏离因子、歧视因子、社会退缩、病耻感抵抗因子评分较教育前均有下降(P<0.01);压力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个维度得分高于教育前,自责、幻想、退避3个维度得分低于教育前(P<0.01);WHOQOL-BREF量表除环境领域、精神信仰外,其他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照料者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宣教,可有效改善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减轻负性情绪、增强其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一体式多组标本收纳盒在宫颈癌根治手术标本送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殷雪群,韩小云,戴阿娟,张维倩,苗莉,王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设计一体式多组标本收纳盒并检测其在宫颈癌根治手术标本送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某医院手术室进行的宫颈癌根治手术9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塑料标本袋收集标本送检,观察组使用一体式多组标本收纳盒收集标本送检。评价两组装载标本容器的密封失误率、装载标本容器的倾倒率、每台手术标本固定液的使用量、病理科及妇科医生对于装载标本容器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装载标本容器的密封失误率、装载标本容器的倾倒率、病理科和妇科医生对装载标本容器的满意度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每台手术标本固定液的使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一体式多组标本收纳盒是一种标志清楚、简便、快速、安全、低成本的妇科专用标本收集容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完全适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标本收集送检。
个案护理

湿性敷料联合造口袋在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合并伤口裂开患儿中的应用

韩月皎,张兆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合并严重伤口裂开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全面评估,实施湿性敷料联合造口袋护理,同时行整体护理干预后患儿伤口恢复效果良好。经过21 d有序积极的护理,患儿皮肤黏膜分离处和伤口裂开处均痊愈。

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合并重叠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王芳,高迎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护理

1例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植入输液港化疗的医护一体化安全管理

卢玉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报告1例小细胞肺癌合并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植入输液港行化疗,在植入输液港后发生上腔静脉压迫时及时更换静脉通路治疗及全程医护一体化管理体会:包括对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定义、原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因小细胞肺癌伴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的静脉通路的选择建议。认为对小细胞肺癌伴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人在植入输液港前应进行谨慎评估,植入输液港后经严密的安全管理,不会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1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造口术后周围皮肤皮炎伴真菌感染的护理

葛慧芳,罗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膀胱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造口术;真菌感染;皮炎;护理

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伯基特淋巴瘤合并多种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李晓清,熊亚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伯基特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化疗;护理

1例高龄痴呆老年肠瘘病人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邱淑一,陈历赛,钊君,康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痴呆;肠瘘;老年人;护理
经验荟萃

一种新型易撕取输液贴及其便携装置的设计

晏保豫,杨智淳,王雨,赵志慧,陈慧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为了减少临床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的程序,节约时间,避免输液贴的污染,同时使输液贴的收纳和撕取更加方便,设计了一种新型易撕取输液贴及其便携装置,该套装置零部件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可明显提高临床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