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25期 刊出日期:2019-09-10 目录

论著

热敷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对早产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李宁涛,段小凤,李胜玲,李永静,孙彩霞,张婧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对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早产儿按照PICC指南进行操作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炎程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静脉炎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可以降低早产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发生程度,对早产儿发生PICC机械性静脉炎有一定预防作用。

血液病病人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王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液病病人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血液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家庭功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血液病病人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血液疾病病人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疾病病人家庭功能总评分为(2.89±0.45)分,社会支持总评分(35.26±4.25)分,心理弹性总评分为(57.28±7.63)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液疾病病人心理弹性总评分与家庭功能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乐观与沟通及情感介入呈正相关(P<0.05),心理弹性总评分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方程分析显示,病程、医保方式、问题解决、沟通是影响血液疾病病人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P<0.05),而社会支持利用度则是血液疾病病人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液病病人心理弹性较差,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是影响病人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

19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现状调查

刘姗姗,钱丽萍,吴斌,陆国红,张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对于自身疾病治疗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CQR19)对19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相关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具有治疗依从性的病人55例,占28.21%,不具有依从性的病人为140例,占71.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在性别、婚姻状况、支付类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支付类别进入回归方程式。[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低,其依从性与性别、婚姻状况、支付类别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
综述

催眠治疗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赵彦琴,崔宇红,董春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现状、催眠治疗慢性疼痛的心理、神经机制及相关临床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催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儿童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

林紫,郑显兰,沈巧,李霞,冷虹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根据国外发布的儿童疼痛管理循证指南及国内外儿童疼痛评估相关的原始研究对儿童疼痛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疼痛评估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电休克治疗病人人性化护理进展

肖爱祥,叶君荣,曾君芳,李伟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电休克治疗(ECT)病人的人文需求及人性化护理实施现状。从知情告知、术前护理、放松疗法、家庭社会支持、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疼痛缓解、对症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必须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及ECT流程的规范化培训。以期为完善电休克治疗病人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国内外新生儿病房探视模式的现状研究

杨依慧,王亚珂,郭晓萍,刘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新生儿病房探视模式管理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儿病房的人性化管理提供参考。

约束带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盼君,刘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约束带应用的国内外现状、约束带应用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措施,发现目前存在约束工具性能不良、家属配合度不高等问题,为临床护理约束带的应用提供参考。

社会因素剖宫产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吴筱婷,范喜瑛,王海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现状、构成因素、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影响、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降低我国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

优化护理模式指导中药灌肠治疗危重病人腹腔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季姗姗,朱桂松,诸虹,徐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系统性动态监测为特点的优化护理模式在指导川黄合剂灌肠治疗危重病人腹腔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IAH/ACS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和基础支持治疗,并采用优化护理模式对腹腔内压(IAP)、呼吸、循环、泌尿、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进行动态监测,指导临床及时进行川黄合剂灌肠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36例IAH/ACS病人治愈25例,好转8例,死亡3例,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1.67%和8.33%。[结论]通过优化护理模式对多个系统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时发现IAH/ACS的病情变化,尽早干预,可有效提高IAH/ACS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多学科团队支持下个体化营养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高红,王婷婷,顾海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支持下个体化营养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10月实施TKA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多学科合作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支持下实施个体化营养管理。观察两组病人在入院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清清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制品使用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病人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的营养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病人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5),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TKA病人围术期给予MDT支持下的个体化营养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病人围术期营养状况,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促进病人尽早康复。 

整体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病人的影响

史灵芝,刘秉诚,杨平,王轶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使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表、自制依从性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抑郁量表(BDI)和McGill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对两组病人疗效、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5.91%,高于观察组的43.18%(P<0.05);对照组依从良好率为79.55%,低于观察组的95.46%(P<0.05);两组病人HAMA及BDI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可降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依从性、减少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耳穴埋针配合安神茶对高龄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前失眠的临床护理研究

付绍燕,李润香,李颖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配合安神茶对高龄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前失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高龄胸腰椎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中医常规护理干预与耳穴埋针配合安神茶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针配合安神茶治疗高龄胸腰椎骨折病人具有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与提高疗效的作用。

心脏支架术后病人的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

刘彩媛,凡秀娟,李云玲,裴永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心脏支架术后病人的整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给予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19例心脏支架术后病人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心脏支架术后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评分及格率分别为5.9%,13.4%;饮食口味偏咸占42.0%,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及关注保健品分别仅占12.6%,11.8%。[结论]心脏支架术后病人可参考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实施自我护理。

佩戴支具与否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快速康复的影响

熊玉凤,张群,林丽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佩戴支具与否对其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骨科收治的1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佩戴支具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佩戴支具)和观察组(不佩戴支具),每组病人70例。对比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第4周、第12周,观察组VAS疼痛评分(3.38±0.71)分、(1.02±0.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0±0.62)分、(4.60±0.86)分;观察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87.01±3.35)°、(115.27±6.47)°高于对照组(83.82±4.02)°、(92.00±6.40)°;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4.05±5.73)分、(66.38±7.24)分高于对照组(59.84±6.02)分、(61.79±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佩戴支具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改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快速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体外循环变温水箱系统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中的应用

符广丽,李凤,陈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变温水箱系统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76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保温、降温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利用体外循环变温水箱系统进行术后控温。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基础代谢率、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低体温、寒战、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复苏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体外循环变温水箱系统能有效减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急诊科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金婉婉,李博,梁敏,赫小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急诊科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的关联性。[方法]选择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6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常规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以及多元领导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得分为(50.61±14.41)分,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为(79.81±13.31)分;急诊科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认为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护士工作满意度偏低。急诊科护士长应将变革型领导行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在子宫全切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符小英,余琪琪,陈文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在子宫全切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0月接受子宫全切术的7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全切术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干预,使用自制的子宫全切术病人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VASA)、自制的手术配合度量表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心理状况评分、焦虑评分、心率及血压波动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对子宫全切术病人施加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降低身心应激反应,提高治疗配合度。

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哮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吴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哮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6例哮喘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指导,观察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呼吸功能的差异。[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在认知症状管理、运动锻炼、与医生沟通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且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能提高哮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减少病人哮喘发作次数,改善病人呼吸功能。

术中配合及护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

曹燕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术中配合及护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AMI)病人为研究对象,该组病人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析总结PCI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44例病人均于90 min内开通梗死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6例,低血压4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术中护士默契配合、及时处理保障所有治疗顺利完成。[结论]严密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是减少STEAMI病人介入治疗术中不良反应的重要保障,对于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探索

王玉芹,刘玉平,王晶,樊桂莲,王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并评价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构建与实施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由专人负责调阅收集2017年5月—2017年9月实施问题导向安全管理方法前在科室进行就诊的490例病人的病历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10月—2018年2月实施问题导向安全管理方法后在科室就诊的510例病人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例资料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得分从对照组的(92.35±1.35)分提高至观察组的(94.87±1.76)分(P<0.05);在护理安全工作质量中,护理纠纷发生率由对照组的1.84%下降至观察组的0.39%(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24%下降至观察组的0.59%(P<0.05),护理流程改进率由对照组的0.81%提高至观察组的2.94%(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

儿童动脉采血部位对比分析及探讨

张素真,蔡秋妮,原小静,陈彬彬,覃秋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采血部位的选择对穿刺疼痛、成功率、血肿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需要进行采血的63例3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肱动脉采血、桡动脉采血两组,比较两组患儿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及疼痛评分。[结果]桡动脉采血组患儿疼痛评分(6.42±2.1)分低于肱动脉采血组(8.27±1.46)分;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肱动脉采血组;血肿(瘀青)发生率低于肱动脉采血组(P<0.05)。[结论]采血部位选择桡动脉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疼痛,降低血肿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以家属为主导的病程日记对鼻窦炎病人临床症状、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范恩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家属为主导的病程日记对鼻窦炎病人临床症状、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耳鼻喉科就诊的300例鼻窦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鼻窦炎相关护理内容设计成病程日记,并由家属督导病人每日执行并记录,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流脓涕、头晕、睡眠质量差、注意力不集中、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角色、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属为主导的病程日记能有效提高鼻窦炎病人疾病知晓率及用药依从性,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68例单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的护理

任静,唐文娟,邵珍珍,杨紫瑜,陈文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单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68例单次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用药前完善相关检查,完成病人评估;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消除家长顾虑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药品管理,配制药物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严格病人管理,专人护理,根据病情调整输注速度;密切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患儿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有无变态反应的发生;若患儿发生变态反应,及时配合医生处理,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结果]本组68例患儿顺利完成治疗,其中8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给予暂停或减慢输液速度、吸氧、抗过敏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并完成治疗。[结论]医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知药物的储存和配制方法,由专人护理,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及时处理,同时应做好心理护理。

稽留流产治疗中实施情志护理及中药足浴的效果观察

饶璐,刘君艳,于利,叶碧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妇科稽留流产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妇科收治的84例因稽留流产行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常规护理及清宫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及中药足浴。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和电话随访方式比较两组病人负性情绪表达水平、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流产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表达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长、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稽留流产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及中药足浴,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有利于病人流产后身体的恢复。

鼻咽镜下冲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坏死的护理体会

李艳萍,彭世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坏死行鼻咽镜下冲洗的护理,以提高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坏死的疗效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18例采用鼻咽镜下冲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首次冲洗1周后鼻臭症状消失18例,头痛消失1例,头痛缓解17例;中位随访时间14.4月,11例病人愈合,7例好转。[结论]鼻咽镜下冲洗是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坏死的有效治疗手段,护理重点是操作前评估、心理护理、鼻咽镜下冲洗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基于时机理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主要照护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李丹丹,陈锁芹,李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以时机理论为框架,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病人的照护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50名处于不同照护阶段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病人家属进行非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按时机理论提炼出5个关于慢性肺心病病人照护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主题,①诊断期:震惊;焦虑。②治疗期:有获得照护技能和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疲乏、生活质量下降;委屈和愤怒。③出院前准备期:轻松和愉悦;对将要独自照护病人没有自信;因客观条件不足带来的担忧。④调整期:对独自决策的正确性不能确定;负性情绪积累。⑤适应期:积极向上乐观满足;期望社区医疗能够更完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身心疲惫。[结论]慢性肺心病病人的照护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是动态变化的,且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改善慢性肺心病病人的家庭结局.
专科护理

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期间体重控制及运动干预

熊艳,魏晚霞,胡玉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体重控制及运动干预在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放射治疗的400例宫颈癌病人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重控制及运动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放射性膀胱炎、皮肤病变、阴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方面体重控制及运动干预具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9例机器人辅助下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高玲玲,戴韻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9例机器人辅助下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手术的护理。主要护理要点:术前对病人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和配合度,严格遵医嘱配合做好术前肠道准备,包括肠道抗生素的服用,术前饮食调整及术前当晚全肠道灌洗;术后重视体液、电解质的平衡,并发症的预防,特别是感染的观察,尊重病人主诉,前瞻性预防病情的发展及恶化,做好各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参与饮食及活动的管理;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最终达到顺利康复。

集束化护理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策略

杨丽,董佩云,董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策略。[方法]将2018年8月—2018年10月入住新生儿科的21例重症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医源性皮肤损伤采用统一、规范的预见性集束化护理;回顾性总结2018年5月—2018年7月入住新生儿科的16例重症新生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采取预见性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临床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超逸,彭采凤,张灵美,郑浩文,杨昌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临床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使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前)已出院但在住院期间有危急值报告的187例病历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7年10月(使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后)有危急值报告的196例病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历资料危急值登记完善率,医生处理危急值的及时性、医生病程记录的完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历资料危急值登记完善率、医生处置率和病程记录完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延迟处理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进行临床危急值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医生对病情的处置时间,提高了危急值登记完善率、医生处置率以及病程记录完善率,使病历记录更符合规范,也相应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基于泰勒科学管理理念的护士分层管理研究

席祖洋,杨冬菊,刘亚孔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目前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护士大多从事相同的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不同能力者的潜力,缺乏对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层开发利用,导致大多数护士缺乏职业规划、工作目标和职业成就感,离职意愿较高。受泰勒科学管理理念的启发,应建立护理人员岗位分层、绩效考核及竞聘上岗管理体制。

基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的质量管理实施成效

石俊卿,姚兆霞,张坤坤,孙绪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参照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的护理质量管理思路,结合国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研究文献,创建了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体系,通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监测、分析,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自主排班模式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潘俊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自主排班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起在本院手术室实行护士自主排班,由护士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排班、排手术台。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手术室护士、医生、手术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后医生满意度为94.17%,住院病人满意度为95.83%;手术室护士对自主排班方式的认同、排班人员能级结构的合理性、排班是否能满足休假需求、是否能自主选择班次、对手术台次安排的满意度等方面评价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排班能满足护士的需求,提高了工作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白国岭,焦红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应用品管圈手段对影响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对策,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由改善前的4.97 d缩短为改善后的2.03 d。[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同时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护理质量管理工具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调查研究

肿瘤放疗病人营养状况调查

张亚茹,王艳莉,何小杰,王征,王楠,方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病人主观整体评估(PG-SGA)调查肿瘤放疗病人的营养状况,描述其放疗期间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变化,并对两种营养评价工具的效果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营养风险调查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符合条件的病人,在入院48 h内分别采用两种工具进行调查,记录最近时点的客观营养指标及放疗次数等。[结果]共有163例病人入组,根据NRS 2002评分,有营养风险占33.7%;根据PGSGA评价营养不良占79.8%,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31.3%。NRS 2002评分在放疗5~7周(T3)与放疗1~2周(T1)、3~4周(T2)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SGA评分仅在放疗5~7周与放疗1~2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NRS 2002能更早地反映放疗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变化,推荐应用NRS 2002监测放疗病人营养状况的变化;PG-SGA 量表可与之结合,避免遗漏营养不良的病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营养治疗。

麻醉科护士加速康复外科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调查

张震,刘桂平,马丽,郭自伟,刘和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河南省58所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推广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提供保障。[方法]2018年1月—2018年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河南省58所三级医院136名麻醉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ERAS知识、态度、行为总分为(182.13±25.52)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态度(73.16±10.06)分、行为(55.54±6.87)分、知识(53.42±14.11)分。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麻醉科护士ERAS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ERAS知识缺乏,态度积极,实施行为较少。应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加强ERAS专业知识培训,以促进ERAS在国内的开展。

血液内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张琳,崔岩,解文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血液内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态度现状,探讨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348名血液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2008)中文版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KASRP)进行调查。[结果]KASRP(2008)中文版问卷答对率为(44.5±9.7)%;不同学历、岗位、是否为专科护士对KASRP(2008)中文版问卷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内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需通过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护士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马玲,李萍,袁晓旭,卫鹏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的关系,为促进护士个体和医院管理者重视并加强护士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496人,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明心境量表(POMS)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分析护士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相关性。[结果]52.3%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有睡眠问题护士的POM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无睡眠问题护士(P<0.01);护士PSQI评分与POMS总分和消极情绪状态呈正相关,与积极情绪状态呈负相关(P<0.05)。[结论]有睡眠问题的护士检出率较高,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有睡眠问题的护士情绪状态较无睡眠问题护士差,消极情绪影响睡眠质量,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需重视护士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健康管理,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护士较差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护士心理研究现状

赵娇,赵婷,田苗苗,俞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我国护士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及方向,为我国护士心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7—2019年以“护士心理”问题为主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 2.0)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系统聚类。[结果]依据词频分析和系统聚类,结果为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来源主要是工作压力,研究团队通过探索不同的方式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士心理弹性。[结论]通过词频分析和系统聚类揭示了我国有关护士心理研究的热点及现状,需要医院、管理者、社会及国家法律不同层面多方参与共同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ERCP胆总管取石术病人参与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研究

张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取石术病人主动参与到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并且行经ERCP取石术的病人42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8月肝胆外科住院的胆总管结石且行经ERCP取石术的病人4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自制的病人基本资料调查问卷、数字疼痛评估量表、简明疼痛量表、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前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最剧烈评分(2.99±1.29)分、目前疼痛强度评分(0.73±0.28)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最剧烈评分(3.97±1.63)分、目前疼痛强度评分(1.33±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护理满意度得分(75.84±10.08)分、信任关系得分(35.45±7.56)分、专业技术能力得分(18.90±3.28)分、教育关系得分(17.65±3.32)分高于对照组疼痛护理满意度得分(70.23±10.22)分、信任关系得分(32.82±5.34)分、专业技术能力得分(16.34±3.43)分、教育关系得分(15.30±3.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主动参与到术后疼痛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疼痛护理满意度,促进无痛病房的发展。
护理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综合改革与探索

张扬,仵卫民,李娟,张淑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在机制体系创新、特色专业及专业方向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虚拟仿真医院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以期为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微视频在高职院校健康评估课程症状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来慧丽,李晔,朱丽娟,李彩萍,唐省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教学过程中将适合教学的微视频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符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对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MOOC教学对我国护理相关课程教学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李晓军,张慧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慕课教学在我国护理相关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时间范围定为建库至2018年11月,并筛选已获取的文献,纳入慕课教学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教学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及资料提取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MD=8.22,95%CI(3.51,12.93)]、操作成绩[MD=8.34,95%CI(1.33,15.36)]和教学满意度[MD=1.13,95%CI(0.12,2.15)]。[结论]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确实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开展设计更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该结论。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种组合式结肠镜活检标本收集瓶

陆文全,姜书琴,贾巧玉,吕帅,杨希,宁寒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1种组合式结肠镜活检标本收集瓶,该收集瓶可有效防止标本取样数量不足、不易辨识和标记的问题,可节省工作量,提高标本完整性、有效性以及病理检查的准确性。
个案护理

1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合并多处咬伤患儿的护理

高舒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咬伤;护理

1例腹腔镜治疗外阴癌伴主动脉夹层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张宏,童茜,杨凌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腹腔镜;外阴癌;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

1例胸腹连体婴儿分离手术的洗手配合

朱啟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连体婴;分离手术;配合

1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

朱景兰,黄萍,黎娴,黄培凤,胡君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