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22期 刊出日期:2019-08-10 目录

论著

鼻咽癌放疗病人智谋水平与症状困扰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蒋睿,黄丽芳,汪点,谭杏,孙彩霞,孙娟,朱小霞,曾谷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病人智谋水平与症状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智谋量表(RS)及安德森症状调查量表-头部和颈部(MDASIH&N)对304例鼻咽癌放疗病人进行便利抽样调查。[结果]鼻咽癌放疗病人的智谋总均分为(2.68±0.64)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社会智谋得分为(2.62±0.71)分,低于个人智谋得分(2.73±0.7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放疗病人智谋水平与症状困扰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鼻咽癌放疗病人症状困扰程度与智谋水平相关,医护人员应调动家属、好友对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关爱、鼓励与支持,以增强其智谋水平,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缓解病人症状困扰.

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出院准备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露,刘影,赵平凡,何慧,毛静静,于尚,谭远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1例心血管内科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行PCI术后病人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7.72±13.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数量是病人感知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且出院准备度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出院准备度较好;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评估时应充分考虑病人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时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冠心病出院准备度的积极影响。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系统评价

魏洪悦,谷晓玲,王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我国小儿肺炎采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针对小儿肺炎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内容在Web of Science、CBMdisc、中国知网(CNKI)、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维普数据库(VIP)、Pub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对资料进行提取并评价被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5项RCT,总计病人有103 583例。通过分析表明:穴位贴敷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愈显率明显提高,患儿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小儿肺炎经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证实。

我国创伤后成长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夏广建,东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创伤后成长相关研究趋势及不足,为今后创伤后成长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创伤后成长相关文献,应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及Microsoft Excel 2003对检索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文献发表趋势、期刊分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情况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54篇文献;自2009年我国创伤后成长文献发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方法以横断面调查及综述为主,干预对照研究及质性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癌症(乳腺癌)病人、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等)经历者、意外(车祸、烧伤等)创伤经历者、创伤照顾者及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大学生等;目前我国创伤后成长研究存在研究方法不全面、研究设计不严谨、研究领域、内容较局限等不足。[结论]我国创伤后成长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还需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以促进我国创伤后成长研究不断发展。

正念减压疗法对我国癌症病人焦虑、抑郁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吴毅,何勇辉,张嘉欣,董兰天,杨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正念减压疗法对我国癌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有关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癌症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0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MD=-5.74,95%CI(-6.44,-5.03),P<0.0001]、抑郁[MD=-4.79,95%CI(-6.24,-3.34),P<0.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念减压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于我国癌症病人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促进病人康复。

在校本科护生优质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顾枫,焦文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在校本科护生优质护理认知调查问卷调查南京某高校520名在校本科护生优质护理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95名在校本科护生优质护理特征总分(28.28±2.59)分,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分最高,为(4.77±0.45)分,满足病人需要得分最低,为(4.58±0.6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本科护生优质护理认知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和是否愿意为临床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论]在校本科护生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好。学校可通过加强对护生的优质护理教育与管理,同时端正护生对优质护理的思想态度来进一步提高在校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
综述

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现状与建议

蒋华,俞洁毅,刘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失能、长期照护的概念,综述国内外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指出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失能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越来越严峻,建议应建立“医养康护相结合”养老照护模式,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夯实多元筹资机制,加强养老行业监管和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张纯,张艳,余自娟,梁书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概念与内涵,综述农村老年人ADL研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已有的干预措施及潜存的问题。指出农村老年人ADL现状不容乐观,目前研究中调查对象偏向为有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且对ADL的干预及干预后的追踪较少,相关干预性研究以及效果评价有待进一步探索。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游彤阳,权明桃,陈芳,杨静,肖旋,陈瑶,付贞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介入时机,从容量护理、抗凝护理、导管护理、预防非计划拔管、营养支持、体温护理等方面综述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CRRT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国外研究建议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为ECMO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治疗,且团队所有成员应符合其专业培训的要求。国内研究认为应构建统一和标准化的体外循环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以更好地为多器官联合体外支持提供优质、专业化护理。

ICU清醒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卢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国内外成人重症监护室(ICU)清醒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进展,明确临床护理工作中 ICU成人清醒病人满意度,归纳出 ICU清醒病人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在护理工作下生理舒适的满意度、心理情感的满意度、人性化治疗环境、病人临床医疗的参与度的满意度4个方面,提出目前临床存在的一些新问题。ICU清醒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该进一步探索临床的各个因素,从而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 ICU清醒病人的满意度。

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永男,冒鑫娥,侯苹,薛慧萍,薛玲玲,刘永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聚焦解决模式的概念、护理原则、实施步骤,综述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聚焦解决模式在国内外老年慢性病中应用广泛,在心理护理、自我护理能力、康复训练、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应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失能老人康复护理、失智老人长期照顾者的负担干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干预时间、干预者培训方式、干预途径等无统一标准,有待深入研究。

H型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薛彦涛,庞英,黄丽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H型高血压的定义和危险因素,综述H型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指出H型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应成立护理专科门诊,加强风险因素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对其饮食、生活、运动、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以提高其配合度、依从性,督促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控制血压的稳定性,改善病人预后。

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依从性及相关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

樊俐君,康凤英,李琳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心脏康复定义、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等心脏康复的基本相关知识,综述目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参与心脏康复的依从性现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整体心脏康复的依从率及病人生活质量,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玉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的研究进展,包括IVFET带来的躯体症状、睡眠障碍、心理困扰,分析影响胚胎质量、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的因素,阐述非整倍体植入前基因检测(PGT-A)、针灸、活动、冷冻胚胎与移植等问题,以期为临床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ICU病人身体约束适用指证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汤圣兰,徐玲芬,杨金丽,吴琼辉,武俐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身体约束的适用指证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指出身体约束是ICU一项重要和常用的辅助性医疗措施,但各国对于身体约束是否使用或使用指证的看法不尽相同,我国对于身体约束应用指证的描述也不够全面。目前,临床上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谵妄评估量表等身体约束的相关评估工具并不能够对病人的约束应用做出合理正确的综合性判断,且正在研究中的一些ICU病人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可信度还不够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尚不能被推广使用。为了保证重症病人身体约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制定一套规范并可量化的约束适用指证和约束评估标准以指导临床约束行动。
临床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肾移植供体全身麻醉复苏期的应用

谷昌叶,张丽丽,张申秀,尤月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肾移植供体全身麻醉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2例全身麻醉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供体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按照全身麻醉复苏的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主动保温、超前镇痛等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供者的体温、疼痛评分、复苏期并发症以及复苏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供者低体温、镇痛不全、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PACU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活体肾移植供体全身麻醉复苏期,能够减少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缩短复苏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呼吸科咳嗽咳痰病人不同氧流量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比较

杜娟,石志红,徐银美,任菲菲,张盼,易静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中适合呼吸科咳嗽、咳痰病人的最佳氧流量,为雾化吸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呼吸科152例哮喘、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49例、C组51例,每日雾化吸入治疗2次,连续治疗3 d,A组、B组、C组的氧流量分别为2~4 L/min、4~6 L/min、6~8 L/min。采用咳嗽症状积分表记录病人每天的日间、夜间咳嗽积分,第1天、第2天、第3天雾化结束后1 h记录病人咳痰难度和咳痰量,在3 d的雾化治疗结束后调查病人雾化舒适度。[结果]A组病人咳嗽症状积分、氧气雾化吸入效果得分低于B组、C组(P<0.05)。3组病人第3天咳嗽积分和雾化吸入效果均比第1天、第2天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流速、心悸、刺激性干咳和憋气方面舒适度均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咳嗽咳痰病人雾化吸入治疗的最佳氧流量为2~4 L/min,在咳嗽、吸入效果和舒适度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改良腹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应用

张晓婷,梁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腹带固定沙袋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取500 g沙袋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后直接放在伤口处协助压迫6 h,观察组术后使用自制改良腹带,将准备好的500 g沙袋放入改良腹带的沙袋固定袋内,将腹带的魔术贴根据病人的胯围粘好,持续固定压迫6 h。比较两组病人伤口疼痛、翻身活动度、6 h内手扶沙袋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病人伤口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翻身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手扶沙袋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腹带固定沙袋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压迫伤口部位,虽未显著减轻病人伤口的疼痛,但可改善翻身活动,减少手扶沙袋情况,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提升病人满意度。

智能温控报警系统在降低热疗相关中医护理技术低温烫伤发生率中的效果评价

刘静,叶美霞,陈苑婷,邱丹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智能温控报警系统在降低热疗相关中医护理技术低温烫伤发生率中的效果评价。[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脑病科采用热疗相关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的200例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中医热疗技术并加强宣教和巡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智能温控报警系统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低温烫伤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低温烫伤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99.0%,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在中医热疗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智能温控报警系统,能有效降低热疗过程中低温烫伤的发生率,增加中医热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10例心脏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的护理

孙怡,李文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心脏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心脏术后发生乳糜胸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心脏术后乳糜胸出现的时间为术后3~12 d,确诊后通过保守治疗及营养支持、胸腔引流的护理、心理护理等,10例病人全部痊愈。[结论]对心脏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给予保守治疗及护理,可以促进乳糜胸的愈合,促进病人康复。

1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王彬,戴韻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8月开展的1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所有病人采取相应的围术期护理。[结果]病人手术时间为(110.20±31.94)min,失血量为(52.80±55.03)mL,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70±1.18)d,导尿管留置时间为(5.30±1.19)d,肛门排气时间为(39.40±14.74)h,下床活动时间为(4.60±1.02)d,术后住院时间为(6.20±1.35)d。术后并发出血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异位妊娠病人腹腔镜手术后的应用

罗敏,戴芙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异位妊娠病人腹腔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56例异位妊娠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循证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的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呕吐、畏寒、气腹导致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焦虑、抑郁的主观感受。[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呕吐、畏寒、气腹导致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病人腹腔镜手术后应用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可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缩短术后并发症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

分娩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经阴道分娩产妇助产中的应用

顾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分娩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经阴道分娩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1日—2018年4月1日收治的9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助产基础上采取分娩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阴道分娩产妇助产中应用分娩球训练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可以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有助于缩减各产程时间。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胡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5年1月—2016年6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基础上于术后24 h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与干预。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 、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Hillis关节评分评价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lthel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手术后24 h有计划地进行关节功能与肌力康复、手指精细动作的康复、失语康复、吞咽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病人自杀风险预防中的应用

刘宗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在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病人自杀风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于病人入院48 h内应用NBPRS量表对其自杀风险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困扰状况及自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BPRS评分及心理困扰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N-BPRS量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病人心理症状困扰,降低病人自杀风险。

持续与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刘明月,顾艳,杨伟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持续与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匀速肠内支持方式,观察组采用间断肠内支持方式。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胀、呕吐、胃潴留、胃出血等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7 d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第7 天胃液pH值、胃液残留量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有效提高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病人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病人预后。

DDG-3300K肝功能储备分析仪在感染科的应用与护理

郑丽花,方蘅英,舒琼,尹湘,潘鸿梅,许皓彤,伍贝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感染科病人应用DDG-3300K肝功能储备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储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 820例感染科病人应用DDG-3300K肝功能储备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储备,分析检测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检测过程的并发症,提出护理改善措施。[结果]共检测4 820例,其中4 814例首次检测成功,2例药液渗出,2例准备不充分,1例因操作模式误选择为CO模式导致检测失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5例(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检测未完成,8例出现恶心,6例出现四肢躯干皮疹)。[结论]制定DDG3300K肝功能储备分析仪进行肝功能储备检测的护理操作流程、做好检测前准备、病人健康教育、精细化护理配合及熟练操作,有利于保证肝功能储备检测顺利实施及结果的准确性。

早期认知行为训练对腰椎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娄冬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行为训练对腰椎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骨科收治的96例腰椎骨折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训练。比较两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早期认知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腰椎骨折病人术后锻炼依从率及康复效果,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呼吸训练加振动排痰的肺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乔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加振动排痰的肺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呼吸训练加振动排痰。比较两组病人排痰量、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1 d、3 d、5 d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5 d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5 d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恢复正常体温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振动排痰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咳痰排痰,促进病人肺功能,改善病人快速康复。

以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在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中的应用

何桂兰,莫蓓蓉,陈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创伤团队启动(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在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病人分为非TTA组50例及TTA组60例,TTA组开展以团队为主导的救治模式,观察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效果,并与成立TTA团队前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效率提高,严重创伤病死率由42%下降至12%;TTA组病人急诊室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专科医生到达时间短于非T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构建了专业创伤团队,优化了创伤救治流程,降低了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

集束化保温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水平及康复情况的影响

刘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水平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妇科收治的150例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病人术中实施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水平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毕血糖、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中低体温、寒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麻醉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保温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宫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热量散失,减轻病人应激反应,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负性情绪、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

刘婷婷,于红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负性情绪、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6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6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领悟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后领悟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病人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病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专科护理

系统护理在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钟翠萍,付江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进行系统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病人负面情绪进行评价,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对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统计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病人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病人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能够改善病人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图文式路径护理在高频电刀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

高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图文式路径护理在高频电刀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口腔科收治的应用高频电切刀治疗的60例颌面部良性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围术期行口腔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围术期应用图文式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率、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文式路径护理能有效提高高频电刀治疗颌面部良性肿瘤病人围术期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病人参与质量控制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陈星,严凌花,樊秀娟,李莉,于君,周筱琴,朱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病人参与质量控制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置入输液港的100例乳腺癌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化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化疗期间实施病人参与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输液港维护信息获得能力、输液港日常维护能力、异常处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输液港维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输液港维护有效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人参与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乳腺癌化疗病人输液港维护能力,减少病人输液港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基础护理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并发症的影响

蔡惠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86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感、止血时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点出血、穿刺点红肿、穿刺点感染、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技术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穿刺疼痛感,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穿刺满意率,效果优于绳梯穿刺。

皮肤缺损新生儿的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

杨秀秀,卢瑞存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皮肤缺损患儿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的护理措施。[方法]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对9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新生儿制定专属静脉治疗方案,合理选择血管,及时、准确维护。[结果]患儿皮肤状况好转,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疼痛管理、选择合适的固定敷料、规范的静脉治疗及导管维护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点。
护理管理

基于多学科合作的FOCUS-PDCA降低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翁亚娟,钱惠玉,吴文君,黄亚娟,倪静玉,叶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护理团队合作的FOCUSPDCA降低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成立跨学科护理团队CQI 小组,应用FOCUSPDCA进行分析、归纳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由干预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285例次降低至干预后(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229例次,同比下降17.34%。[结论]基于多学科合作的FOCUSPDCA循环管理可降低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达到持续质量改进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效果观察

王丽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5月门诊输液患儿720例为对照组,按照相同的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3月—2017年5月700例门诊输液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调查研究

造口护理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效果

吴娟,陈冰,刘学英,廖倩,谢雯,阮小玲,周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造口护理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效果。[方法]采用标准造口护理流程即“脱、洗、干、穿、压、定”六步造口袋更换法对基层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为理论授课+操作示范,培训前后采用问卷星调查参与培训的基层护理人员对造口护理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结果]培训前后基层护士对造口护理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造口袋更换操作培训前后的总得分及各操作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理适宜技术的培训能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的造口护理知识和操作水平,从而指导造口病人正确护理造口,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基层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造口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是造口病人得到延续护理服务的保证。

恶性血液病患儿母亲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

林楠,蒋小平,雷若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儿母亲创伤后成长体验,为心理护理或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恶性血液病患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恶性血液病患儿母亲创伤后成长体验主要体现在自身力量增强、人际交往改善、生活感悟加深和利他心理衍生4个方面,促进其成长的因素主要有积极的认知态度、可获及社会支持以及合理的应对方式。[结论]恶性血液病患儿母亲的创伤后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医护人员应根据照顾者个体化需求,引导其秉持积极的态度,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帮助其获得社会支持,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使其达到社会功能的最佳状态。

护理肿瘤病人的护士同理心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丁倩,秦彦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护理肿瘤病人的护士同理心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JSE)对便利抽取的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相关科室的1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同理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护理肿瘤病人的护士同理心得分为(87.73±9.48)分;从事护理工作的时间、婚姻状况和工作聘用类型是影响护士同理心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肿瘤病人的护士同理心得分为中等偏上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同理心水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质性研究

李莉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进行访谈。[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存在疾病获益感,归纳为4个主题: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重视生命和健康、珍惜时间);个人提升(相关医学知识增长、脾气改善、坚强);积极的家庭关系;健康行为转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体验到疾病获益感。医护人员应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早期帮助和识别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给予针对性指导,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提高照护能力。
个案护理

1例右耳郭重度不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病人的护理

刘瑜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1例右耳郭重度不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病人的护理。1例右耳郭重度不完全离断伤病人给予右侧耳郭显微血管吻合术、清创缝合术,术后积极治疗,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病人的右侧耳郭再植成活良好,外观基本正常,共住院11 d,痊愈出院。

1例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姜燕,张玉霞,金伟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Prader-Willi综合征;婴幼儿;护理

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动脉栓塞病人的护理

苑贵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动脉栓塞;护理

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的护理

梁锦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儿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