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全科护理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8期 刊出日期:2019-03-20 目录

论著

本科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敏,陈勤,王瑞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某高校164名护生在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实习后较实习前下降(P<0.01),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这个维度实习后得分有明显下降(P<0.01);实习前对护生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有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和入学志愿;实习6个月后的影响因素有入学志愿。[结论]临床实习对护生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实习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关注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心理调适,帮助护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

宁波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夏雅雄,苏吉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宁波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制的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问卷,对宁波市20家养老机构中的433名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总均分为(2.096±0.706)分,在所调查的7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人际关系,最低的是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不同文化程度、养老护理员证书等级、工作年限的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文化程度和养老护理员证书等级是影响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可通过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加强在岗培训,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舒适度的Meta分析

谢霖,朱晓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和经鼻留置胃管的舒适度。[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或经鼻留置胃管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5月。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898例病人。7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留置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RR=1.28,95%CI(1.07,1.53),P=0.006];4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口留置胃管能有效保护口腔、鼻腔黏膜[RR=0.14,95%CI(0.05,0.34),P<0.000 1];3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口留置胃管能减轻病人不适和呛咳[RR=0.37,95%CI(0.15,0.94),P=0.04]。[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留置胃管较经鼻留置胃管,更舒适和安全。  

ICU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赵冬梅,朱燕妮,董兰菊,陆燕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制符合重症医学科临床实际且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不断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水平。[方法]成立科研小组,在大量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定ICU护理质量的评价条目草稿,通过邮件向权威专家组进行两轮咨询并初步确定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核心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调研,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ICU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后2个月内非计划拔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初步确立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涉及重症医学科3个维度,17个方面,共48个条目;将此评价体系应用于临床后ICU内非计划拔管率由14.3%下降至4.0%,院内感染发生率由15.9%下降至8.8%,病人或家属的满意度由90.2%提升至9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构建的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较科学合理,有助于改善ICU护理质量。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患儿分流和病情变化预测作用的Meta分析

余金秀,周霞,胡红玲,李映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Meta分析论证儿科预警评分系统(PEWS)得分与儿科入院登记、转入ICU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关键词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及其引用文献,由2人按照文献筛选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用RevMan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检索从5 721篇文献中筛选6篇,分析发现,相比于未实行PEWS评分的对照组,使用PEWS评分的试验组如休克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WS得分大于3分时,对儿科急诊患儿是否需入院登记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PEWS得分大于4分时,对急诊患儿转入ICU率和死亡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PEWS评分系统可降低ICU转入率和死亡率;PEWS得分大于3分可以作为儿科急诊入院登记治疗的标准;PEWS得分大于4分时可作为危重患儿识别标准。此外,本研究纳入文献有限,还需更多设计严谨、PEWS评分标准统一规范的原始研究,以探究PEWS评分系统临床应用价值。

正念减压疗法对肝癌病人经皮肝动脉化疗期间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爱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肝癌病人经皮肝动脉化疗期间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皮肝动脉化疗期间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疲乏、生活质量情况。〖JP2〗[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期间的肝癌病人实施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疲劳状态,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 

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与其照顾者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慕晨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与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并从中寻求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随机选取的169例符合各项纳入要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照顾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现状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5);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现状有待提高,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

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原发性青光眼手术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状况的影响

洪晓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原发性青光眼手术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2例原发性青光眼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术后5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分别评价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状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25±4.16)分、(39.45±3.47)分,低于对照组的(45.49±6.38)分、(44.85±4.34)分(t值分别为-4.667,-6.591,P<0.05);观察组SRSS评分为(25.73±6.58)分,低于对照组的(29.41±7.35)分(t=-2.53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低于对照组的43.48%(χ2=6.093,P<0.05)。[结论]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可明显缓解原发性青光眼手术病人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
综述

奥瑞姆自护理论在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研究现状

赵喜娟,杨明莹,吴光柳,钱阳凤,陶诗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奥瑞姆自护理论在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研究现状,认为奥瑞姆自护理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自我康复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蔡霞,王芳,张金梅 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干预等内容,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有效可行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院护理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钟宇,王维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护理人才培训需求、护理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方法方面综述医院护理人才培养研究进展,指出护理管理者应当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方法,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我国国情、满足时代需要的新时代高素质综合型护理人才。

老年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刘艾红,彭颖洁,邹娟,刘莉 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老年综合评估是现代老年医学的一项核心技术,以跨学科多维度的诊断过程,全面关注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态的问题为特点,从医学问题、躯体和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对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干预。作为老年医学研究中的一种全面有效的评估手段,在不同医疗机构中应用的有效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临床研究

赋能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自我管理的影响

刘正翠,李成剑,游励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1月在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和2017年12月—2018年3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赋能教育,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赋能教育的实施可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人性化预见性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病人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杨嫚,彭丽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人性化预见性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病人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预见性护理,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疼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出血病人行人性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

范邵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81±1.02)d,短于对照组的(16.87±1.37)d(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54±5.12)分,高于对照组的(72.91±6.15)分(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谢芳芳,赵磊,李丹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医院NICU收治的4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母乳喂养,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NICU收治的3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母乳喂养和患儿体重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量和患儿体重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母乳喂养率,促进患儿体重增长。

改良脚垫配合下肢牵引带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张孝云,张梅芳,戴金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改良脚垫配合下肢牵引带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脚垫配合下肢牵引带缓解患肢肿胀疼痛,改善患肢足部舒适度,对照组仅使用下肢牵引带,比较两组病人疼痛肿胀缓解时间、足部舒适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入院时及入院后第 3天、第7天疼痛程度、足部舒适度及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脚垫配合下肢牵引带能有效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患肢肿胀和疼痛,提高足部舒适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病人加强随访的抗凝效果观察

陈静,石郁,周艳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病人加强随访的抗凝效果。[方法]将400例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比较两组病人6个月内的遵医行为状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栓塞及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病人按时随访、按时用药、按量用药、戒酒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用药后6个月INR达标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2.0%(χ2=4.560,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28.0%(χ2=4.000,P<0.05)。[结论]加强随访具有提醒、监督、推动与宣传教育病人的效果,使应用华法林的病人获得了成功、规范的抗凝治疗,提升了用药方面的安全程度,进而达到了防范脑卒中的效果。

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新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

夏园,陈牡花,宋颖,谭杨洋,彭和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新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正常且足月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新生儿日常护理,观察组实施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早教新型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护理后身体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新型护理,可充分改善新生儿身体各项指标,提高新生儿家长对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 

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血压、心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白瑞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血压、心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心率的变化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BP、DB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HR)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血压波动与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10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术期护理

江延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0例患儿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9例手术患儿术后病情逐渐稳定,痊愈出院。[结论]对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积极改善肺功能,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及时手术治疗,术后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道管理,能明显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

风险管理在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中的应用

焦玲,李运飞,覃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的效果。[方法]将208例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监护,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术后监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监护室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工作中风险管理可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监护效果。

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在初产妇婴儿智护照顾中的应用

龙雅玲,梁春花,张海莲,易小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在初产妇婴儿智护照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初产妇及其婴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婴儿游泳与抚触意义宣讲及方式指导,观察组接受婴儿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婴儿游泳与抚触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娩出后6个月时智能体格发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对初产妇家庭开展新生儿智护照顾培训,可提高初产妇的婴儿游泳抚触护理技能水平,促使婴儿智能体格发育。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肖志容,张弦,何丽艳,李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先心病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热、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先心病介入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

邹小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73±1.12)d、住院时间为(6.73±1.81)d,均短于对照组的(8.68±1.96)d和(10.54±1.69)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JP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3.33%(P<0.05)。[结论]积极为新生儿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黄疸消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黄疸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唐晶 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的病人设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的病人设为观察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且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评分及康复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还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病人身体康复。

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素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病人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心力衰竭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测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以评价其心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负性情绪予以评估,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WHFQ)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予以评价,采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评价病人的自护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以及MLWHFQ、EHFSc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病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其心功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

基于适时理论对脑卒中病人家属不同阶段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赵乐琴,王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家属成员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顾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贵州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2名脑卒中病人照顾者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及远程访谈,运用 Colaizzi七步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以适时理论为基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仔细阅读、整理及分析,提取出5个关于脑卒中病人照顾者在不同阶段照顾体验的主题。①诊断期:应对应激反应;②稳定期:照顾压力巨大与照顾能力缺陷;③出院准备期:担心与焦虑感;④调整期:照顾者自我调适;⑤适应期:身心投入照顾中。[结论]脑卒中病人家属成员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顾体验是动态变化的,医护人员应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给脑卒中病人的照顾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及相关技能知识指导,以发挥家庭照顾者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家属成员的照顾能力及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分析

录娜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小儿增强CT检查中开展品管圈活动(QCC)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017年在医院接受增强CT检查的7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度未开展QCC活动的346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度开展QCC活动的40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增强CT检查中造影剂外渗发生率,通过问卷了解患儿家属对检查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0.24%,低于对照组的2.60%(P<0.05);观察组家属检查服务满意度为97.80%,高于对照组的84.68%(P<0.05)。[结论]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开展QCC活动,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造影剂外渗发生,确保患儿检查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可提升检查服务满意度。 

27例多囊肾维持性血液透析出血病人的护理

李丽芹,杜爱燕,李晓,陆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27例多囊肾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透析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专科护理

放血疗法在小儿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胡蓉,戴巧艳,何翠环,黄小芬,何嫚慧,黄天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小儿末节断指再植术后运用放血疗法治疗静脉危象的护理经验,提高小儿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3年7月—2017年7月20例22指的断指再植术后运用放血疗法的治疗与护理情况,做好患儿的镇静与镇痛护理,准确有效地实施放血疗法,配以小儿特殊的护理。[结果]20例22指再植指中成活19指,坏死3指。[结论]放血疗法是处理静脉危象的有效方法,术后患儿镇静与镇痛护理和有效实施放血疗法是小儿断指再植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时的关键。

行动学理念下护理干预用于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陈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学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卵巢癌病人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4例卵巢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行动学理念下进行护理干预,即成立护理研究小组、确定问题、制订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改进总结,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HAMA、HAMD评分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出院时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总量表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观察组病人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总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动学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卵巢癌病人可有效缓解病人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预后改善作用不明显。 

60例化疗病人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观察

陈健雯,张璇,黄泳瑜,何湘子,邝敏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接受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病人第一个化疗周期预防性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后白细胞减少情况、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为以后应用PEG-rhG-CSF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组60例恶性肿瘤病人,其中乳腺癌病人15例,均接受阿霉素+环磷酰胺(AC)方案,淋巴瘤病人15例,均接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肺癌病人15例,均接受培美曲塞+顺铂(AP)方案,胸癌病人15例,均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方案。60例初治恶性肿瘤病人接受1个周期常用化疗方案治疗,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PEG-rhG-CSF 6 mg,注射后定期检测病人血常规,观察病人白细胞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结果]共纳入60例病人。PEG-rhG-CSF注射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骨痛、肌肉酸、乏力等。[结论]乳腺癌和淋巴瘤病人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需外追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
护理管理

品管圈介入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批量伤员救护的应用

潘开菊,吴建芳,胡菊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介入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批量伤员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后医院急诊科采用QCC模式对护理管理进行调控,此前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随机抽取QCC活动前后400名批量伤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急救反应时间、应急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以及救援完成时间,比较抢救成功率以及伤员处置率,分别对比两组转运时间及转运病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应急响应时间、现场救治时间、救援完成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转运时间少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伤员处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介入护理模式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脂、血糖、血压及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无针输液系统在儿童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易青梅,陈爱霞,曹微,邹芳,肖冬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无针输液系统在儿童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8月采用常规输液系统输液的254例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2月采用无针输液系统的254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针输液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护理针刺伤的发生,降低职业暴露风险,还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

现代专科手术室的建设与管理

许文娟,姜玲,费建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专科手术室的建设,对手术类型和护理人员的合理分型,依据手术特点结合护理人员特长合理配置手术护理单元,提高手术效率与质量;通过亚专科手术护理单元的建设,在手术室、手术和外科护士3个要素建立的动态闭环中,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孙晓敏,汪虹,许方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起,收集全院各病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定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存在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016年、2017年住院病人满意度、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率情况。[结果]住院病人满意度2017年比2016年略有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2017年与2016年同比下降了0.005%;院内压疮发生率2017年与2016年同比下降了0.06%;给药错误发生率2017年与2016年同比下降了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能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
调查研究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糖尿病手机应用软件使用意愿问卷调查表

韩文娟,徐静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1份问卷以调查糖尿病病人使用自我管理APP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结合Norman的电子健康素养表、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7个自我管理行为(AADE7TM)构建初步的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江苏省内6所医院内从事内分泌临床治疗、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方面专家15人为咨询对象,运用德尔菲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咨询,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等指标对咨询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3%(>70%),权威程度分别为0.79和0.873(>0.7),最终协调系数0.306(>0.3),P<0.01。[结论]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等指标表明专家咨询的结果可接受,调查问卷能达到预期目的。 
经验荟萃

一次性锁在产科急救车中的应用

龙玲,蒋红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急救车;一次性锁;护理管理
护理教育

本科护生在暑期“三下乡”中职业情感培养的质性研究

马敬,李麦玲,韦光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深入探索本科护生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以期为护生职业情感培养和护生在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形式提供依据。[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描述性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半结构式个案深入访谈的方法对参加2017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的13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了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主题。[结果]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荣誉感提高,但受限于调查对象的年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护生也受到了挫折和质疑。针对慢性病、公共卫生知识、中毒急救等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在农村的滞后现象,护生感到担忧。[结论]以健康宣教和健康知识调查为主要形式的暑期农村社会实践可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并能发挥高校的社会责任,可在健康中国的规划中起到普及农村健康教育的作用。 

实习日志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王秀丽,杜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实习日志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进行社区护理实习的本科护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社区护理实习,观察组采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日志,比较两组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效果、社区护理服务状况知晓情况以及社区居民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理论、操作内容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社区护理服务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满意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实习日志应用于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中可提高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效果以及社区居民对护生的满意度,也可提高护生对社区护理服务状况知晓程度。 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师资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李佳临,李保刚,卢玉林,潘雨,王会笑,司延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带教老师对师资培训的需求情况,为医院开展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师资培训项目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三级甲等医院中选取1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带教老师对师资培训的迫切需求。[结果]通过整理、归纳访谈内容,提炼出教学理论培训需求、教学实践培训需求和教学方法培训需求3个主题。[结论] 各教学医院应注重对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尽力满足带教老师的培训需求,扩大护理师资队伍,有效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

SBAR沟通模式在护生管床制带教中的应用

廖春容,胡艳萍,秦新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护生管床制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普外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管床制带教方法,观察组在管床制带教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病情汇报教学方法,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考核,评定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目标、健康教育考核结果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护生管床制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的管床制带教。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马冬梅,张凤萍,马建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手术室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习护士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实习护士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比较两种带教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出科理论成绩为(95.50±2.34)分,优于对照组的(89.45±1.30)分(P<0.05);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6.70±1.00)分,优于对照组的(89.50±1.50)分(P<0.05);观察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手术室护理带教的教学质量以及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

不同班级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郑秀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中采用不同班级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6级3个班级143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 对照2组。观察组采用非本班学生标准化病人(SSP)+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式,对照1组单纯用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式,对照2组采用本班SSP+仿真模拟人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演练考核与期末技能考核3种形式检查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演练成绩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1),观察组学生期末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问卷调查3组学生对护理技能教学的总体评价显示观察组最受学生好评(P<0.01)。[结论]应用非本班的SSP+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适用于护理技能教学。

军队医院依托急诊科建设士官护士培训基地的探讨

陈晓,张瑞,邓小凤,陈苑珍,徐丹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为了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培养出复合型的士官护士人才,依托急诊科成立士官护士培训基地。阐述建立士官护士培训基地的意义、方法。
健康教育

强化-维持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病人干预的效果观察

望家琴,王旋,李海燕,谢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强化-维持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再就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社区冠心病病人60例,对其实施强化-维持健康教育,以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病人再就诊情况。[结果]干预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不良嗜好管理、一般生活管理、症状管理、急救管理、疾病知识获得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各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病人再就诊率略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维持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降低其再就诊率也有一定积极影响。  
社区护理

延续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出院患儿临床效果及再获得感染疾病的影响

赵婷,罗婵娟 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出院患儿临床效果及再获得感染疾病的影响。[方法]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出院的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再获得感染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再获得感染疾病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为2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手足口病出院患儿延续性护理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降低再获得感染疾病发生率。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一种防护型采血针的设计

徐亚洁,白霞,马聪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静脉血;防护型;采血针;设计
个案护理

银离子敷料及湿性愈合疗法在1例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感染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徐姝娟,王亚,李慧,钱广玲,翁晓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全面评估病人全身状况与伤口情况,多学科联合制订治疗方案,合理选用现代敷料,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全身营养支持,可起到清理伤口坏死组织、管理伤口渗液、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1个月后病人伤口愈合。

1例胆石性肠梗阻术后失血性休克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周映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胆石性肠梗阻;失血性休克;腹腔间隙综合征;护理

1例黏多糖贮积症患儿的护理

娄欣霞,尚清,吴英英,杜静烨,娄普,李翼,耿香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黏多糖贮积症;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急诊手术成功救治1例车祸外伤病人的护理

沈媛,张双圆,孙玉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体外膜肺氧合;车祸外伤;护理

1例高压电击伤的治疗护理

宛晓娜,孙坤霞,李梦醒,林飞,李华强,蒋恩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高压电击伤;负压封闭引流;皮瓣;疼痛;体位

1例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杨维,甘晓琴 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机器人;达芬奇;甲状腺瘤切除术;经口腔